东方那片神州大陆,即将上演一场由他亲手导演的大戏。
而那些自以为是棋手的世家门阀,不过是他棋盘上,被算计得明明白白的棋子而已。
“王爷……”
长孙玥的声音带着一丝轻颤,她那只被李唐握住的手,依旧有些冰凉。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震撼,幽幽说道:
“此计……环环相扣,直指人心根本。只是,玥儿有一事不明。”
“但说无妨。”
李唐收回目光,温和地看着她。
“王爷欲以西北为根基,吸纳中原流民,聚拢人心。可流民入西北,解决的只是他们的生存问题。
五姓七望之所以能千年不倒,根基在于他们垄断了知识,掌控了‘出路’。寻常百姓,即便温饱,若想子孙后代有出头之日,终究还是要依附他们,走科举入仕的老路。长此以往,人心恐怕还是会……”
长孙玥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只要世家门阀对“上升通道”的垄断不被打破,他们就永远有翻盘的资本。
老百姓都是很现实的。谁能给他们的子孙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们最终就会倒向谁。
“问得好。”
李唐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松开长孙玥的手,转身对众人笑道: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给百姓饭吃,更要给他们一条全新的,不被任何人垄断的通天大道!”
他走到书桌前,杨文菁立刻心领神会地将桌上的图纸收起,为他腾出空间。
李唐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出两套印刷装订精美的教材,放在桌上。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数学》《语文》《地理》《历史》《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
高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思想》《外语》
对这两套教材,长孙玥、拓跋尼孜、杨文菁和林昭君都不陌生。
这些教材中有好几门课程是从《格物学》拆分出来的分门别类更为细致的知识。
她们都明白,王爷不仅仅只是造福大西北一地的万千平民百姓,他心里同样装着中原千千万万底层民众。
汉语拼音让汉语的发音得到标准统一,简体字更是让人们识字写字变得更容易学会上手。
如果王爷没有手握一支足以镇压全天下的军队,即算他发明出能造福全天下苍生的汉语拼音和简体字,这些知识也照样会被世家门阀控制并垄断。
这一点,长孙玥和拓跋尼孜显然要比杨文菁和林昭君认知的更透彻。
由科技教发起的墨儒新争,经过多年发酵,西北王府代表的新墨家思想现如今已经可以跟中原儒家五五开。
西北王府倡导的格物,是格物致知。这种格物学与儒家所说的那种修身养性的格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墨家学说和思想,是要探究万事万物的起源。要让全天下人都明白天上的星晨为何东升西落?脚本下的大地究竟是方是圆?铁为何能百炼成钢?雷电风雨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知识,古人或归于神明,或付之于玄学。
而今,王爷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教育本系,从小儿蒙学开始就学习拼音识字,学习基础算术和数学。让全天下所有适龄孩童,无论男女,无论出身,无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
这些在李唐看来好像并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在长孙玥、拓跋尼孜、杨文菁和林昭君她们这些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个封建旧社会的人看来,是足以改天换地震古烁今的伟大创举。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最奢侈的资源。一卷竹简,一刀纸,一支笔,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更不用说请老师的束修了。
这也是为何知识被牢牢掌控在世家和富户手中的根本原因。
而王爷竟然要凭一己之力推行全民免费教育!
这需要多大的投入?简直是无法想象!
“王爷,此举……耗费之巨,恐怕会拖垮整个西北的财政。”
长孙玥忧心忡忡地说道:“抛开纸张、笔墨、师资不说,光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日三餐免费伙食以及春秋两季校服,哪一样不是天文数字?”
“钱不是问题。”
李唐自信一笑,指了指自己,呵呵笑道:“你们忘了,我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长孙玥、拓跋尼孜、杨文菁和林昭君闻言为之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是啊,她们怎么忘了,眼前这位王爷,可是能“点石成金”的天神下凡!他拥有的技术,随随便便都能轻易创造出海量的财富。
“纸,我们有全新的造纸厂,成本只有市价的十分之一,产量却是百倍。笔,我们可以制造出更廉价耐用的炭笔、钢笔。至于墨,更是简单,只不过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而已。”
“最大的问题,确实是师资力量。”
李唐坦然承认,正色说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所以,我的计划分三步走。”
他伸出一根手指,顿了顿,然后脸上神情非常严肃地说道:
“第一步,统一教材。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些。我会让李龙他们,将我所知的所有基础学科,编撰成一套从蒙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标准教材。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用最简单的白话文书写,保证一个粗通文墨的人,看着图画也能理解七八分。”
他再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步,建立师范学院。从我的亲卫、从安西军的老卒、从我们工厂的工人、甚至从你们的侍女中,挑选一批识字、有悟性、且绝对忠诚的人,由我亲自培训,让他们成为第一批老师。
他们不需要有多高的学问,只需要将标准教材上的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即可。”
“这……能行吗?”
拓跋尼孜忍不住插嘴,“那些酸儒书生,最讲究师道尊严,恐怕不会承认这些‘老师’。”
“我不需要他们承认!”
李唐的语气斩钉截铁,断然说道:
“我这套体系,培养的不是满口之乎者也,一心只想科举做官的腐儒。我要培养的,是能看懂图纸的工匠,是能操作车床的工人,是能进行田野调查的农技员,是能救死扶伤的医生,是能管理一方的行政官员,更是能驾驶战舰、操纵火炮的军人!”
“他们的晋升之路,不在科举,而在我西北的工厂、农场、医院、军队和各级基层政府部门!只要学有所成,就能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条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要宽阔百倍!”
一番话,说得四女热血沸腾,眼泛异彩。
杨文菁和林昭君更是双眼放光,她们自己就是这条新路的受益者,自然明白这条路的价值所在。
李唐最后伸出第三根手指,声音变得沉凝而有力:
“第三步,建立新的价值观。在所有的学校里,除了知识,还要教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
要让他们明白,他们首先是华夏子民,其次才是李氏、张氏的子孙。要让他们懂得,忠于为民谋福祉的集体,远比忠于某一家某一姓,更加高尚!”
“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眼界,将与那些被儒家经典禁锢的读书人,截然不同。到那时,五姓七望所谓的‘人心’,在我的面前,将不堪一击!”
“他们垄断了旧世界的知识,那我就创造一个新世界,用全新的知识,将他们彻底淹没!这,才是我对付他们的根本之策。这才叫降维打击!”
书房内,再一次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晚唐:开局一条船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