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海风温柔,碧空如洗。
白沙湾的小码头边,焕然一新的“海鹰号”静静地泊着。
林海仔细检查着船上的装备:深潜服、气瓶、渔获袋、通讯系统,还有那至关重要的凝水小桶。
苏晓月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水和零食,还有她的相机,早早地等在船边,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一丝紧张。
“准备好了?” 林海笑着问。
“嗯!” 苏晓月用力点头,利落地跳上船,“今天天气真好,是个好兆头!”
引擎轰鸣,“海鹰号”划开平静的海面,朝着黑礁盘方向驶去。
阳光洒在海面上,碎金万点。
苏晓月站在船头,海风吹拂着她的马尾,她张开双臂,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笑容明媚:“哇!在船上看海,感觉真不一样!好舒服!”
林海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嘴角也不自觉地扬起。
有她在船上,似乎连枯燥的航行都变得生动起来。
抵达黑礁盘海域,风平浪静,海水呈现出深邃迷人的蓝绿色。
林海没有声呐可用,但他清晰地记得上次发现老鼠斑的那片海蚀柱区域。
他下好锚,穿戴好深潜装备。
“还是那片海蚀柱?” 苏晓月指着远处那片黝黑的礁石群,有些紧张地问。
“嗯,目标还在那里。”
林海检查着通讯器,“你在船上注意安全,有任何不对劲立刻叫我上来。”
“知道!你千万小心!” 苏晓月握紧了船舷栏杆。
林海再次潜入那片幽蓝的深渊。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动作更加沉稳。
抵达50米深处的海蚀柱区域,头盔灯的光束扫过熟悉的礁石。
鱼群似乎少了一些,可能被上次的惊扰吓跑了一部分,但那条逃脱的老鼠斑可能还在附近!
他激活了寻踪手套。
在水下,手套的感知范围虽然受限,但对近处的生物信号依然有效。
他沿着海蚀柱的缝隙仔细搜寻,手套传来微弱的反馈。
突然,在靠近上次那条老鼠斑消失的狭窄缝隙深处,一个相对清晰、带着“重量感”的信号传了过来!不是鱼,感觉更…硬?
“有东西!” 林海精神一振,操控推进器靠近。
缝隙太窄,他无法进入。
他抽出潜水刀,小心翼翼地撬开缝隙边缘松动的一块礁石。
哗啦…
几块碎石滚落,头盔灯光束探入缝隙深处,照亮了里面的景象。
林海瞬间屏住了呼吸!
只见在缝隙底部,散落着几件被泥沙半掩埋的物品:一个布满珊瑚和藤壶、但造型古朴的瓷盘!
旁边还有一个锈迹斑斑、呈长条状的金属盒子!
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在盒子旁边,似乎还有几枚圆形的、带着绿锈的金属钱币!
“沉船遗物?!”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林海的脑海!黑礁盘自古就是险地,沉船传说不少!
他强压激动,小心翼翼地将那几件东西一一取出:
瓷盘:约脸盆大小,青花纹饰,虽然被海洋生物覆盖,但釉面在灯光下仍能看出温润光泽,盘底似乎有款识。
金属盒:长约一尺,宽半尺,锈蚀严重,但结构基本完整,沉甸甸的,锁扣已经锈死。
钱币:三枚,圆形方孔,布满绿锈,隐约可见“乾隆通宝”字样!
他将这些“宝贝”小心地放入特制的渔获袋(特意用凝水小桶的海水精华浸泡过,希望能保护这些脆弱的东西)。
又用手套仔细感知了一下缝隙深处,似乎没有其他明显信号了。
他不敢久留,带着沉甸甸的渔获袋(里面不仅有“宝贝”,还有顺手在附近礁石缝里抓到的两条中等个头的东星斑),浮上水面。
“怎么样?找到老鼠斑了吗?” 苏晓月看到他上来,连忙问。
“老鼠斑没见着,但…找到点别的东西。” 林海爬上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卸下装备,小心翼翼地从渔获袋里先拿出那两条东星斑放入准备好的海水箱(混了凝水小桶海水),然后才郑重地捧出那几件沾满泥沙和海洋生物的沉船遗物。
当苏晓月看清林海手中的东西时,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嘴微张,半天才发出声音:“天…天啊!林海!这是…古董?!你…你找到沉船宝藏了?!”
“还不确定,就在上次那条老鼠斑消失的缝隙里发现的。”
林海将东西小心地放在甲板一块干净的帆布上。
苏晓月立刻拿出手机,对着瓷盘、钱币和金属盒仔细拍照,尤其是盘底的款识和钱币的字样。
她迅速将照片发给了省城一位研究海洋文化和历史的大学老教授(她父亲的朋友),并附上简要说明和发现地点。
“先别声张!” 苏晓月叮嘱道,她比林海更清楚这些东西可能的价值和随之而来的麻烦,“等教授回复!这两条东星斑我先处理。”
她麻利地将鱼称重、放入增氧海水箱。“野生东星斑两条,总重4.6斤!按800元\/斤算,3680元!” 她当场给林海转账。
林海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鱼上了。他守着那几件“宝贝”,心潮澎湃。
深海之下,果然藏着意想不到的财富!
返航途中,苏晓月的手机响了。是那位老教授打来的,声音激动无比:
“晓月!你发的东西不得了!那瓷盘看纹饰和款识初步判断是清中期外销瓷,虽然品相受损,但价值不菲!那铜钱是乾隆通宝,普通版,但也是真品!最有价值的是那个金属盒子!从外形和锈蚀特征看,极有可能是清末商船常用的文件盒或小型物品箱!里面如果保存有文件、票据甚至银元,价值难以估量!你们在哪里发现的?具体坐标?我马上联系省文物局水下考古队!这些东西非常重要!记住,暂时保密!保护现场!”
挂断电话,苏晓月激动地抓住林海的手臂:“林海!你听到了吗?教授说很可能是真品!价值很高!省考古队可能要来!”
林海也难掩激动:“好!我知道了!” 沉船宝藏的发现,其价值远超几条深海鱼!
回到白沙湾,两人将沉船遗物小心地包裹好,藏在“海鹰号”的船舱暗格里,等待考古队的消息。
那两条东星斑则由苏晓月正常出售给听海轩,收入3680元入账。
几天后,省文物局水下考古队的一艘专业船只抵达白沙湾,在老教授的带领下,秘密与林海、苏晓月会合。
林海提供了精确的坐标和发现位置。
专业的潜水考古队员带着水下摄像机潜入那片海蚀柱缝隙。
镜头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震惊:在更深的泥沙下,他们不仅找到了林海发现遗物的位置,还在附近发现了散落的瓷器碎片、更多的铜钱,以及一小段腐朽的船体龙骨!
初步判断,这是一艘清晚期因触礁沉没的商船,虽然规模不大,但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由于林海是发现者,且主动上报、保护了现场,考古队和当地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奖励。经过协商和评估:
林海发现的三件物品(瓷盘、文件盒、三枚铜钱),因其具有代表性且是主动上报的发现物,经批准可由林海保留(但需登记备案,不得私自出售出境)。
政府颁发“文物保护先进个人”证书及奖金5万元!
考古队承诺,后续打捞工作完成后,若发现有可流通的、非文物的海捞钱币或物品(如普通银元、生活器具等),会优先考虑以合理价格转让部分给林海,作为额外奖励!
当林海拿到那张沉甸甸的5万元现金支票和红彤彤的证书时,感觉像做梦一样。
苏晓月在一旁,笑得比他还开心。
消息虽然要求保密,但白沙湾就这么大,“林海协助考古队发现沉船,还得了大奖”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村民们看林海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敬畏,简直像是在看一个传奇!连村长都亲自上门慰问表彰。
林海将支票存入银行,手头的现金更加充裕。他没有忘记深海鱼的承诺。
他用部分资金(1万元)购置了一套更先进的水下金属探测仪(非考古用,用于搜寻可能的散落海捞品或现代遗落物),又花了8000元升级了船上的小型吊机(方便打捞重物)。
这天傍晚,林海和苏晓月坐在“海鹰号”的甲板上,看着夕阳沉入海平面。
船舱里,那个锈迹斑斑的文件盒安静地躺着,等待着开启的时机(考古队建议他们找专业人士开启,避免损坏内部物品)。
“林海,” 苏晓月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轻声说,“感觉像做梦一样。从你抓到那只大青蟹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林海笑了笑,看向她:“是啊,我也没想到。不过,最没想到的是…” 他顿了顿,“能有你一直帮忙。”
苏晓月脸颊微红,转过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那…下次探索沉船外围,或者找深海鱼,还带我吗?”
“当然!” 林海毫不犹豫,“没有你的‘海味轩’和那些客户需求,我可能还天天在滩涂上挖蛏子呢。”
两人相视一笑,海风带着微醺的气息。
视野中,淡蓝界面悄然浮现:
【当前气运值:5\/100】 (发现沉船遗物并带来巨大社会价值与收益,气运值+4!)
【寻踪手套 - 冷却结束!】
【凝水小桶 - 效果持续中】
【商城】:一个新的图标在【小型声呐探鱼器】旁边亮起——【深海照明\/勘探无人机(微型)】!
兑换需求:30点气运值!效果:可进行水下照明、基础勘探录像(续航短,抗流弱)。状态:气运值不足。未解锁。
深海勘探无人机?
林海看着那个图标,又看了看身边笑容明媚的苏晓月,再望向那片蕴藏着无尽秘密的深蓝大海。
他的征途,才刚刚抵达更波澜壮阔的起点。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