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个小时的硬座,像一场漫长而混沌的刑罚。
车厢里混杂的气味早已浸透了她的衣裳,僵直的脊椎发出细微的酸响。当广播里终于传来“旅客朋友们,上海站到了”的女声时,苏晚晴几乎是凭着本能,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随着汹涌的人流挪向车门。
“嗡——”
一股庞大、杂乱而又充满力量的声浪,在她踏出车厢门的瞬间,迎面撞来。
不是山间的风啸鸟鸣,而是成千上万种声音搅拌在一起的洪流——拉客的吆喝、行李箱轮子滚过地面的轰鸣、出租车不耐烦的喇叭、还有四面八方她听不懂也辨不清的方言和普通话。空气不再是山里清冽带着草木甜香的味道,而是掺杂着汽油尾气、陌生香水、以及食物蒸腾热气的、复杂而浓烈的都市气息。
她站在月台上,有那么几秒钟,是完全失聪和失明的。巨大的信息流冲刷着她的感官,让她头晕目眩。
她下意识地紧了紧肩上的帆布包,那里面装着她的全部家当,也装着她摇摇欲坠的勇气。跟着指示牌,她像一滴水,汇入了前往出站口的人潮。周围的人行色匆匆,步履快得让她必须小跑才能跟上,他们的穿着、他们脸上的表情,都透着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属于城市的节奏和漠然。
终于,走到了出站口的通道尽头。
一步踏出。
天光豁然开朗,然后,是更猛烈的冲击。
时近黄昏,夕阳的余晖给林立的高楼玻璃幕墙镀上了一层晃眼的金辉。那些建筑那么高,那么密,像无数把巨剑直插云霄,冷漠地俯视着地面上如蝼蚁般穿梭的车流与人潮。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变幻着五彩斑斓的图案和文字,勾勒出一个她只在电视里见过的、流光溢彩的不夜之城。
宽阔的马路上,汽车首尾相连,形成钢铁的洪流。她从未见过这么多车,这么快的速度。公交车庞大得像移动的房屋,出租车是鲜艳的流动色块,还有无数她叫不出名字的、线条流畅漂亮的小轿车。
而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脚上是沾了尘土的手纳布鞋,背着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旧帆布包,傻傻地站在出站口,像一颗被无意间遗落在此处的、来自山间的石子。
周围是穿着时髦裙装、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的女郎,是穿着笔挺衬衫或休闲t恤、步履从容的男士。他们投来的目光,或许只是无意的一瞥,或许带着一丝好奇,但落在苏晚晴眼里,都变成了无声的审视和衡量。那目光像细密的针,扎在她裸露的皮肤上,让她感到一阵阵刺痒难堪。
她下意识地低头,想藏起自己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虽然此刻她并未开口),想藏起这身与这座城市如此违和的打扮,想藏起内心深处那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名为自卑的藤蔓。
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用扩音器维持着秩序,声音洪亮而标准。苏晚晴听清了每一个字,却觉得自己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仿佛那是一种她尚未掌握的外星语言。
迷惘,像冰冷的潮水,从脚底漫延上来,瞬间淹没了她。
震撼,源于这超乎想象的繁华与庞大,像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爆炸。
而自卑,则像一条冰冷的毒蛇,在她初踏入这片土地的第一刻,便悄然缠上了她的心脏,吐着信子,提醒着她的渺小与不堪。
她攥紧了帆布包的背带,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上海。
她来了。
可这片璀璨夺目、喧嚣鼎沸的天地,真的有她的一寸容身之处吗?
她不知道答案。她只知道,身后的火车已经离站,回山里的路,在她踏出这一步时,就已经断了。
现在,她只有向前。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