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的大学校园,就像一座巨大的思想熔炉。而五四青年文化节的临近,更是给这座熔炉添了一把旺火。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代表,我获得了在文化节开幕式上发言的资格。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年级。走在校园里,我能感受到各种目光——有羡慕,有鼓励,也有赵瑞龙那种意味深长的审视。
“致远,稿子准备得怎么样了?”陈默在图书馆找到我时,我正对着一沓稿纸发愁。
“还在修改。”我叹了口气,“总觉得写得不够好。”
陈默在我对面坐下,推了推眼镜:“不要有太大压力。真诚比技巧更重要。”
“说得轻巧。”赵瑞龙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身后,手里拿着一本《演讲与口才》,“这可是全校性的大场合,台下坐着的不仅有校领导,还有省里来的嘉宾。稿子写不好,丢的可是整个中文系的脸。”
他把那本《演讲与口才》放在我面前:“拿去参考参考,里面有些范文写得不错。”
我有些意外:“谢谢。”
“不用谢我。”赵瑞龙耸耸肩,“我只是不想看到咱们系出丑。”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陈默轻声说:“瑞龙最近变了不少。”
我点点头。自从学生代表竞选失利后,赵瑞龙确实收敛了许多锋芒,但那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反而让人更加捉摸不透。
文化节前三天,系里组织了一次彩排。当我站在空荡荡的礼堂舞台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座位时,手心不禁冒汗。
“声音再大一点!”系主任在台下指挥,“要有激情,要有感染力!”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更是为了思考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停!”系主任打断我,“林致远,你的稿子思想性够了,但感染力不足。要更加激情澎湃,要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我有些茫然。这篇稿子写的是我对农村教育的思考,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感悟,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想法。难道非要喊口号才算有激情吗?
彩排结束后,我独自在校园里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未名湖畔,却发现沈清薇正坐在长椅上看书。
“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她合上书,给我让出位置。
我把彩排的困扰告诉她。她安静地听完,然后说:“系主任说得对,但也不全对。”
“什么意思?”
“场合确实需要激情,”她微微一笑,“但激情不一定非要通过喊口号来表现。你的优势在于真诚,在于那种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力量。为什么不把这两种特质结合起来呢?”
她的话让我茅塞顿开。
当晚,我彻夜未眠,把稿子彻底重写了一遍。保留了核心思想,但调整了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文化节当天,大礼堂座无虚席。坐在后台,我能听到前面传来的阵阵掌声。手心一直在出汗,演讲稿被捏得有些发皱。
“紧张了?”赵瑞龙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边。他今天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有点。”
“记住,”他压低声音,“今天台下有省委宣传部的人,好好表现。”
我心里一紧。就在这时,听到报幕员念到我的名字。
走上舞台的瞬间,刺眼的灯光让我有些眩晕。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观众席,看到了系主任期待的眼神,看到了陈默鼓励的目光,看到了赵瑞龙若有所思的表情,也看到了沈清薇安静的微笑。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礼堂里回荡,“我来自一个偏远的山村。来大学报到的那天,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高楼......”
我开始讲述我的故事,讲述那个贫穷但充满温情的山村,讲述乡亲们凑钱供我上学的情景,讲述我第一次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的震撼。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语言;没有空泛的口号,只有真实的感悟。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我的声音逐渐提高,“但我要说,每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它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机遇和挑战。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爱国,是进步,是民主,是科学。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责任——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责任,对亿万同胞的责任!”
掌声如雷般响起。我看到台下许多人在点头,在沉思。
发言结束后,我刚回到后台,系主任就激动地走过来:“好!讲得好!有思想,有感情,有力量!”
陈默也走过来,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致远,你做到了。”
就连赵瑞龙也难得地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不错,给咱们系长脸了。”
但最让我意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后台。
“这位是省委宣传部的周汝信副秘书长。”系主任连忙介绍。
周副秘书长握住我的手,微笑着说:“小林同学,你的发言很有见地。特别是关于农村教育那段,说得很实在。”
我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有没有考虑过毕业后从事政策研究方面的工作?”周副秘书长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然后就被其他人簇拥着离开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晚上,我们三人难得地一起在食堂吃饭。
“致远,你今天可是出了风头。”赵瑞龙半开玩笑地说,“连省委领导都注意到你了。”
“只是运气好。”我说。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赵瑞龙若有所指,“不过,你要小心。出名太早,未必是好事。”
陈默不同意:“只要是凭真才实学,出名有什么不好?”
“你们啊,”赵瑞龙摇摇头,“还是太天真。”
正说着,沈清薇端着餐盘走过来:“可以坐这里吗?”
“当然可以。”我连忙让出位置。
赵瑞龙看看我,又看看沈清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借口有事离开了。陈默也识趣地找了个理由先走。
“你今天讲得很好。”沈清薇说,“特别是最后关于责任的那段。”
“还要谢谢你给我的建议。”
我们相视一笑。晚风从食堂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初夏的气息。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白天的场景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雷鸣般的掌声,周副秘书长的鼓励,赵瑞龙意味深长的警告,还有沈清薇赞许的目光。
我知道,从今天起,有些事情已经不一样了。就像挂在窗前的风铃,时代的微风吹过,发出了清脆的声响。而这声响,将会引领我们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窗外,月光如水。而我们的青春,正像这初夏的夜晚一样,既宁静,又暗流涌动。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