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读书人都不肯前来任教……”
(苏烨闻言蹙眉道:“你找的都是家境尚可的读书人?”
“并非如此。”
文聘摇头解释:“末将并未设限。起初确有人前来应征,可一听说要给数千护卫家仆授课,便纷纷推辞了。”
读书人的清高,果然名不虚传。
“况且,私兵之事目前需要保密,不宜让外人参与。万一消息被有心之人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苏家并非没有敌人。
这种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嗯,确实如此,是我考虑不周。”
苏烨了然地点头,思索片刻道:“这样吧,稍后我写一篇千字文,再整理出拼音,这些能大幅降低识字难度。”
“我先教会你们,再由你们各自教导十名士兵。等他们学会了,再让他们去教其他人。”
“同时,我会从家族调派几名识字先生协助,应该不会占用你们太多时间。”
“通过这个过程,也能增进将士们的情谊,对后续学习及组建军阵有益。你们觉得如何?”
士兵们不识字,传授兵阵锻体诀会非常麻烦。
若只能逐个教导,效率太低。
不如先让他们识字,同时传授基础修炼常识,这才是上策。
况且,这批人培养好后,未来都能成为军中骨干或基层将领。
便于苏烨在需要时快速扩军、整训部队。
打好这些人的基础,日后训练更多兵马就会轻松许多。
因此,即便再麻烦,这一步也必须完成。
“这……”
黄忠等人对视一眼,虽有些犹豫,但最终都点头同意。
“呃……”
典韦挠了挠后脑勺,苦恼道:“主公,连我也得读书识字、教学生?这不是为难我吗?”
“说实话,我自己都不认识几个字,更别说教人了。要不我还是老老实实当您的护卫吧?”
他宁愿上阵杀敌,也不愿做这些费脑子的事。
“当然不行!”
苏烨瞪着典韦劈头盖脸训道:\"当兵的都要认字,你还想偷懒?\"
\"以后独掌兵权做大将,难不成当个睁眼瞎?\"
\"连军令文书都看不明白,还打什么仗?\"
典韦缩着脖子嘟囔:\"找个识字的念给我听不就行了...\"
\"胡闹!\"苏烨气得拍案,\"要是那人存心坑你,胡乱篡改军令怎么办?\"
\"信里要说对他不利的事,他能老实告诉你?\"
典韦顿时语塞:\"啊...这...\"
\"少废话!\"苏烨不耐烦地挥手,\"不仅要识字,还得博览群书。看不懂兵法,算什么大将?\"
\"就算给我当护卫也得识字——难道要我亲自跑腿传令?\"
这憨货根本不懂多少人做梦都想读书识字。
黄忠在旁帮腔:\"典兄,主公这是栽培你呢!上回你看不懂武学秘籍,巴巴地来问我,不嫌丢人?\"
想到当初自己不识字,捧着秘籍求人讲解的糗事,典韦臊得直挠头:\"是是是...我学!我保证好好学!\"
见这莽汉服软,苏烨脸色稍霁:\"这还差不多。\"
苏烨仔细询问文聘关于私兵训练进展,并亲自参与了一整天的操练。直到日落西山,他才返回自己的府邸。
次日清晨,苏烨前往城中新建的医学院,拜访许久未见的神医华佗。
\"元化先生,医学院近来运转可还顺利?若有困难尽管直言。\"苏烨恭敬行礼后问道。
华佗捋须回应:\"这批学子勤勉好学,倒是省心。只是医书抄本实在不足,虽然我们编撰了教材,但每类仅两三册,都是老朽亲手誊写。能否多找些人手帮忙抄录?\"
让年迈的华佗为数百名学生抄写教材,确实强人所难。
\"是我疏忽了!\"苏烨面露愧色,\"此事我来安排,定会尽快解决。\"他暗自思忖,需要将印刷术提前研发出来。
不过苏烨打算暂不公开这项技术,连改良的造纸术也准备保密。眼下苏家根基尚浅,贸然推广恐招祸端。但内部小范围使用应该无碍。
华佗满意地点头,又补充道:\"另外基础药材缺口较大,消毒用的酒精纱布也不足。你提出的清创包扎法确实有效,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只是学生们需要大量实操材料,最好能定期补充。\"
\"确实考虑不周!\"苏烨立即应允,\"我会让二弟每月定期运送物资。若有急需,先生可直接找他协调。\"
顿了顿,苏烨继续道:\"我还想从商队护卫中选拔百人,来学习伤口处理、缝合术及急救之法,不知先生可否安排?\"
一百零七
日后这些医学生必将分配到军中,成为战地医院或医疗营的核心力量。
不过时机未到。
眼下他们仍需专注学业。
人多口杂,难免有人走漏私兵的风声。
\"原来如此?\"
华佗闻言眉头轻蹙,目光深邃地打量着苏烨,颔首道:\"无妨!尽管派人来学!老夫随时恭候!\"
\"仅是传授基础医术,我院高年级学生足可胜任,小事一桩。\"
\"甚好!\"
苏烨展颜一笑,心头大石落地。
此事敲定后,
军中伤亡率将大幅降低。
当即便向黄忠下达军令,命其甄选人员并监督实施。
......
离了医学院,
苏烨当即闭目凝神,整合记忆碎片。
【通过前世对印刷技艺的追溯,成功复原雕版与活字双法,并研制配套墨方】
瞬息间,整套工艺流程已在脑海中推演至臻。
\"大功告成!\"
苏烨噙着笑意走进书房,将技术要点逐项记录。
略作思忖,寻到母亲递上方案:\"此等要务,唯有母亲坐镇方能万无一失。恳请将印刷工坊设于山中基地,暂列绝密。\"
\"另需赶印三批文书:医书供学院使用,《千字文》与《拼音大全》用于军中教学。\"
说着呈上装订好的样本。
苏母仔细翻阅了技术资料,草草看了看医书和《千字文》,轻蹙眉头应道:\"懂了,这事交给我来办,很快就能安排好。\"
\"谨慎些是对的。\"
\"眼下无论是印刷术还是拼音手册都不宜外传,过 ** 露对家族无益。\"
\"倒是这《千字文》可以大肆推广,正好给烨儿你积累声望。\"
\"往后你若想出仕,没有足够的名声和真才实学可不行,容易招人非议。\"
\"即便你打算通过军功入仕也需要名声铺路,你觉得呢?\"
这个世道,名望尤为紧要。
\"妙啊!\"
苏烨眼睛一亮,拍手笑道:\"我怎么没想到!还是母亲考虑周到!就这么办!\"
\"过几日我邀几位好友小聚,将《千字文》传出去。\"
\"还得劳烦父亲母亲帮着宣传。\"
\"商会的渠道也一并利用起来。\"
既然要造势,自然要多管齐下。
\"甚好。\"
苏母含笑点头。
对儿子的安排很是赞许。
\"其实曲辕犁也可用来扬名,只是这东西太过重要,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恐怕难以掌控,还是暂且搁置吧。\"
\"日后再议。\"
\"所以至今我都没让工坊制作,图纸也一直收着。\"
苏母补充道。
\"母亲思虑周全。\"
苏烨深以为然。
随后母子俩又商议了些基地事务,苏烨方才告退。
\"记着明日要去外祖父家,今日记得收拾妥当。\"
临走时苏母不忘叮嘱。
\"孩儿明白。\"
......
次日清晨,练武完毕。
饱餐后感受着体内增长的气血与生机,苏烨心中颇为自得。
“到了外祖父家可别像在家一样贪嘴,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苏母笑着叮嘱。
“放心,我晓得的!”
苏烨咧嘴一笑,他自然懂得分寸。
用 ** ,苏烨便随母亲启程,在数十护卫的簇拥下前往沔阳。四弟苏义也一同同行。
长兄苏玉忙于商会事务,分身乏术;老三苏战则整日泡在军营,苏烨也由他去了。
邓县距沔阳不远,不过两三个时辰便到了。
“三妹!烨儿!义儿!可算到了!”刚抵黄府门口,大舅黄平便带着儿子黄承彦一家迎上前,热络地招呼他们下车,“老爷子正在木工坊候着,快随我来!”
“哦?”苏母闻言展颜一笑,“父亲还是这般痴迷机关术,倒也好,总比闲着强。”
“谁说不是?”黄平点头附和,“人一闲下来反倒容易出毛病。父亲年近六旬仍身强体健,比什么都强。”
“不过听说三妹在家也爱摆弄机关,你可没资格说父亲!”他揶揄道,“也就是妹夫性子好,换作旁人早闹起来了。”
“他敢!”
苏母当即竖眉瞪眼。
黄平:“……”
果然,自家三妹是把苏烈拿捏得死死的。
他暗自庆幸自家媳妇温柔贤淑。
“呀!这不是承彦家的茵茵吗?”
苏母瞧见黄承彦手边的小女孩,不由眼前一亮,弯腰便将孩子抱起,轻轻点了点她的脸蛋笑道:“真是个 ** 胚子!将来准是个标致姑娘!”
她转头问黄承彦:“孩子叫什么名儿?”
“乳名阿丑,大名叫月英,三姑您看怎么样?”黄承彦连忙回答。
站在旁边的苏烨闻言一愣,望着母亲怀里两岁大的女娃心想:“这就是黄月英?”
“哪里难看了?倒是头发有些泛黄,像是挑食造成的营养不良。”
以他的医术,一眼就看出端倪。至于前世传说的混血身世,在这个世界显然不成立——黄月英分明是纯正的汉家血脉。
“阿丑?”苏母眉头一皱,“好好的姑娘家,怎么取这种乳名?”
“就是图个贱名好养活嘛!”黄承彦赔着笑解释,“三姑您别生气...”
他深知这位长辈的脾气,要是真惹她不快,少不了要挨顿训斥。幼时被藤条支配的恐惧至今记忆犹新。
“胡闹!”苏母却不依不饶,“女儿家顶着丑名,就算只是乳名,也会影响声誉。往后被人笑话排挤,对孩子成长不利。”
“更耽误将来议亲。”
“听我的,以后不许再叫阿丑,直接唤月英便是。这大名起得多好!”
一旁黄承彦的妻子蔡氏闻言抿嘴轻笑,眼中透着欣慰——她素来反对\"阿丑\"这个乳名。月英这个大名本是她的主意,可惜拗不过丈夫。如今有三姑发话,总算能如愿了。
她忍不住朝三姑竖起大拇指:\"漂亮!\"
......
\"都听三姑的!\"黄承彦察觉妻子神色变化,心中暗自发笑,面上却立即应和。
黄平站在一旁,只是干笑不语。当年给女儿起小名\"阿丑\"时,他也投了赞成票。
很快,众人来到木工坊。满头银发的黄老精神矍铄地等在那里。
\"外公!父亲!\"苏烨母子等人上前行礼。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