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城被笼罩在一片暴雨过后的潮湿水汽中,夜色如墨,只有临时指挥所的窗户透出彻夜不息的灯光。这座被征用的三层小楼外表普通,内部却已改造成一个高度现代化的作战指挥中心。墙面被巨大的电子显示屏覆盖,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颜色的标记和路线,数十台电脑前坐着神情专注的技术人员,键盘敲击声和低沉的通讯声此起彼伏。
雷战站在主显示屏前,双臂交叉在胸前,眉头紧锁。他已经连续三十六个小时没有合眼,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屏幕上展示的是边境河道和废弃码头区的卫星地图,几条红色的虚线标示出可疑的船只移动轨迹。
“雷队,三号监测点回报,西区码头今晚有异常灯光信号,持续时间很短,但频率规律。”一名年轻女技术员转过头报告。
雷战走近几步,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点:“把这个区域放大。记录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具体频率,与之前截获的‘水线’通讯模式做比对。”
随着地图放大,废弃码头的详细结构呈现在眼前——破损的栈桥、几近坍塌的仓库、以及蜿蜒复杂的河道支流。这片区域因多年前的洪水而废弃,如今却成了犯罪活动的温床。
“雷队,你觉得他们会选择这里作为主要交接点吗?”副队长赵强走到雷战身边,递过一杯浓茶。赵强是个身材壮实的中年人,与雷战合作多年,两人默契十足。
雷战接过茶杯,目光没有离开屏幕:“地理位置太合适了。河道直通境外,周围地形复杂,易于隐蔽和逃跑。林枭不会放过这种天然优势。”
正当两人讨论时,指挥所的门轻轻打开,苏晚晴端着一杯咖啡走进来。她作为专案组的联络员和情报分析支持,这段时间一直和雷战团队并肩工作。长时间的熬夜让她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但那双眼睛却依然清澈锐利,仿佛能洞穿表象直达本质。
她静静地走到雷战身边,没有立即打扰他的思考。这是他们合作三个月来形成的默契——在雷战深度思考时,苏晚晴总会给他足够的空间,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提出自己的观察。
几分钟后,雷战终于注意到她的存在,微微侧头:“有新情况?”
苏晚晴将平板电脑上的图片放大给雷战看:“最新的卫星图片显示,目标区域在过去48小时内,有小型快艇频繁出入,活动频率明显高于往常,几乎是之前监测到的三倍。更奇怪的是,这些快艇的航线并不一致,有的直接进入主河道,有的却在支流徘徊,像是在...进行某种演练。”
雷战点点头,抿了一口浓茶:“看来林枭很着急,想尽快通过‘水线’把货送出去,挽回损失,稳定人心。‘老路’被我们端掉,他在组织内的威信受损,必须尽快证明自己仍然掌控局面。”他揉了揉眉心,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他也感到疲惫,但责任在肩,他没有退缩的余地。
苏晚晴看着雷战紧锁的眉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雷队,我...有种感觉。”
“嗯?”雷战看向她。他深知苏晚晴虽然年轻,但直觉往往异常准确,在之前的几个案子里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记得两个月前那起走私案,正是苏晚晴坚持认为嫌疑人会从水路逃跑,果不其然,他们在码头截获了正准备潜逃的主犯。
“我觉得,‘水线’这次,可能不会那么顺利。”苏晚晴组织着语言,试图将那种萦绕在心头的莫名不安转化为确切的表述,“林枭不是傻子,‘老路’刚被我们端掉,他启用备用路线,肯定会更加谨慎,甚至...可能设下陷阱。”
雷战神色凝重起来:“你的依据?”
“说不上具体的依据。”苏晚晴摇摇头,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几张监测报告,“从数据上看,一切都很合理——活动增加、布防严密、通讯频繁,完全符合一次重大运输行动前的特征。但正是这种‘完美’,让我感到不安。”
她切换屏幕,展示出过去几次与林枭交手的记录:“你看,林枭的习惯是在行动中至少设置两层掩护和一道保险。但这次,我们发现的所谓‘主力运输路线’,看起来太过直白,几乎像是...故意展示给我们看的。”
苏晚晴停顿了一下,让雷战消化这些信息,然后继续道:“而且,陈默同志最后传来的信息是‘危险速离’,这四个字背后肯定有深意。如果他只是发现自己的身份暴露,完全可以用既定的暗号示警。但他特意用了‘危险速离’,这说明他当时的处境已经极其危险,而且可能发现了什么超出预期的威胁。”
她深吸一口气,说出最大的担忧:“林枭在内部清洗的压力下,会不会故意泄露‘水线’的信息,引我们上钩?既能打击我们,又能借此找出或者除掉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一石二鸟,这符合他的作风。”
雷战陷入了沉思。苏晚晴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林枭老奸巨猾,用一次失败的运输换取清除内鬼和重创对手的机会,并非不可能。他回想起三年前与林枭的第一次交锋,那个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缜密的男人,是如何用一个替身组织差点让他们全军覆没。
指挥所里一时间只剩下设备运转的嗡鸣声。赵强和其他几名队员也围了过来,听着苏晚晴的分析,神色各异。
“苏警官的担心不无道理。”赵强率先打破沉默,“林枭的狡猾我们领教过不止一次。如果这真的是个陷阱,我们贸然行动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
另一名年轻队员却持不同意见:“但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好不容易锁定‘水线’,如果因为怀疑就畏首畏尾,可能错失良机。况且,陈默同志还在里面,每多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雷战抬手制止了可能的争论,走到电子地图前,凝视着那片被红色标记覆盖的区域。他的目光从河道的每一个弯折,到仓库的每一个出入口,再到周围可能的狙击点和撤离路线,一一扫过。
“晚晴的直觉,我一直很看重。”雷战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在她加入我们团队之前,我曾经不相信什么直觉破案。但她用事实证明,那种所谓的‘直觉’,其实是基于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下意识的逻辑整合。”
他转向团队成员:“你的担心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因为怀疑就放弃行动。‘水线’是条大鱼,错过了,下次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而且,‘毒蛇’还在里面,”——他用了陈默的代号——“我们需要这次行动制造混乱,或许能为他创造机会。”
雷战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淅沥的夜雨,雨水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蜿蜒的痕迹,如同此刻案情的错综复杂。
“计划照常进行,但要做两手准备。”雷战转身,声音斩钉截铁,“赵强,你负责增加预备队,隐蔽在三点和七点钟方向,随时待命。技术组,加强侦察和反侦察力度,特别是对目标区域电磁环境的监测,任何异常干扰立即报告。”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行动指令下达前,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确认通讯畅通和撤退路线明确。每个人都要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水线’,但更重要的是,把每个人平安带回来。”
最后,雷战的眼神定格在苏晚晴身上:“如果真是陷阱...”他眼中寒光一闪,“那就看看,谁的网更结实!”
苏晚晴看着雷战坚定的背影,心中的不安并未完全消除,但也多了几分信心。她将咖啡放在桌上:“我去再核对一遍通讯密码和应急方案。”
“辛苦了。”雷战点点头。
苏晚晴走向通讯室,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所有与“水线”相关的信息碎片。她有一种天赋——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到那些微的不协调之处,就像从一首交响乐中听出一个错音。而现在,她的直觉正大声告诉她,这场行动中有一个关键的错音,只是她还没能准确定位。
在通讯室,她与技术人员一起核对了三套不同的通讯密码和紧急情况下的暗号。这些密码层层加密,即使被截获,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破译。但苏晚晴仍不放心,又增加了一套基于生物特征验证的备用方案。
“苏姐,你是不是太紧张了?”年轻的技术员小张忍不住问道,“这次行动我们准备得这么充分,应该没问题吧?”
苏晚晴摇摇头:“面对林枭,再谨慎都不为过。记住,如果行动开始后通讯出现任何异常——哪怕是微小的杂音或者延迟,立即启动备用方案,不要犹豫。”
小张点点头,虽然不太理解苏晚晴的过度谨慎,但还是照做了。
与此同时,雷战正在部署具体的行动方案。他将队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突袭、掩护、追击和支援。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应变方案。
“一组从水路接近,二组占据制高点,三组在陆路设伏,四组作为机动支援。”雷战在地图上指点着,“行动信号为我发出的‘闪电’指令。如果收到‘雷鸣’指令,则立即中止行动,按预定路线撤离。”
“雷队,如果遭遇强烈抵抗怎么办?”一组组长问道。
“按照标准程序应对,但切记,不要恋战。我们的目标是破坏这次运输,不是与对方火拼。如果情况不对,立即撤离。”雷战强调,“我要再次提醒大家,林枭的手下很可能携带重型武器,不要低估对手的火力。”
部署完毕,队员们各自准备,指挥所内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雷战走到苏晚晴工作的区域,发现她正对着一堆通讯记录发呆。
“发现什么了?”雷战轻声问道。
苏晚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雷队,你看这些通讯记录的时间间隔。”她指着屏幕上的一列数据,“几乎精确到秒,就像...机器生成的,而不是人为发送的。”
雷战俯身细看,确实,那些所谓的“密报”时间间隔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规律性。
“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要么对方使用了高度自动化的通讯系统,要么...”苏晚晴顿了顿,“这些通讯是故意发送给我们截获的。”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还有两个小时行动开始。”雷战看了看表,“来得及做进一步分析吗?”
“我试试。”苏晚晴立刻开始调动更多数据,“如果这些通讯是诱饵,那么真正的行动信号可能隐藏在别处。”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苏晚晴带领技术团队争分夺秒地分析着各种信号源。窗外,雨声渐渐停歇,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微光,黎明即将来临。
就在行动开始前半小时,苏晚晴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频谱图。
“雷队,我找到了!”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你看,在常规监测频段之外,有一个极其微弱的信号源,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次加密脉冲。它的时间点与我们已经截获的那些通讯完全不一致!”
雷战接过频谱图,眼神锐利:“能确定位置吗?”
“在...在主目标区域三公里外的一个小型渔村!”苏晚晴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那里不在我们原定的监控范围内。”
指挥所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如果苏晚晴的判断正确,那么他们原先锁定的“水线”行动地点很可能是个诱饵,真正的交易将在那个小渔村进行!
雷战迅速做出决断:“赵强,你带领一队和二队按原计划前往废弃码头,但保持最高警惕,那很可能是个陷阱。三队和四队随我赶往渔村。行动方案调整如下...”
随着新的指令下达,整个团队迅速而有序地调整了部署。苏晚晴看着雷战,心中的不安终于减轻了些许,但另一种担忧又浮上心头——如果渔村才是真正的交易地点,那么那里的防卫肯定更加严密,雷战亲自带队面临的危险也将更大。
“雷队,让我跟你去渔村吧。”苏晚晴请求道,“我对这个信号模式最熟悉,可能需要在现场做出判断。”
雷战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同意:“好吧,但你必须待在安全距离外,这是命令。”
“明白。”苏晚晴迅速收拾必要的设备,随雷战走出指挥所。
清晨的冷风扑面而来,带着雨后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车队悄无声息地驶出小城,分成两组朝着不同方向前进。在车上,雷战最后一次检查武器和装备,神情专注而冷静。
苏晚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思绪万千。她加入专案组不过三个月,却已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从最初对前线行动的不适应,到现在能够冷静分析战场情报,她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但最让她感到压力的,不是自身的危险,而是那些可能因她的判断失误而陷入险境的同事们。
“别担心,你做得很好。”雷战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罕见地出声安慰,“在刑侦工作中,直觉和经验同样重要。你的直觉已经多次证明了价值。”
苏晚晴微微一笑:“谢谢,我只是...希望这次也是正确的。”
“无论如何,你让我们多了一个选择,一个可能避免落入陷阱的机会。”雷战检查完手枪,将其插回枪套,“这就足够了。”
车队在距离渔村一公里外停下,队员们悄无声息地潜入预定位置。通过高倍望远镜,渔村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几排简陋的房屋,一个破旧的小码头,以及几艘随波轻晃的渔船。表面上,这里平静得如同任何一个普通的清晨。
但苏晚晴手中的信号探测器明确显示,那个加密脉冲正从最大的那栋房屋内不断发出。
“确认目标位置。”雷战通过耳麦低声下达指令,“各小组注意,行动信号改为‘飓风’,重复,行动信号为‘飓风’。”
所有队员屏息以待,只等雷战的最终命令。苏晚晴站在雷战身旁,能感受到自己激烈的心跳。这一刻,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格外漫长。
突然,信号探测器的屏幕闪烁起来——脉冲频率急剧增加!
“他们在发送最终确认信号!”苏晚晴低呼,“交易可能马上就要开始了!”
雷战眼神一凛,不再犹豫:“飓风!重复,飓风!”
命令一出,特战队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目标房屋。几乎同时,废弃码头方向传来了激烈的交火声——果然,那边的行动遭遇了伏击!
雷战和苏晚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如果不是及时调整部署,现在陷入重围的就是整个队伍!
渔村这边的抵抗远比预期中微弱,特战队员很快突破了外围防线,直捣核心区域。在最大的那栋房屋内,他们发现了大量准备运出的毒品和几个来不及逃跑的犯罪分子。
然而,主要头目却不见踪影。
“报告雷队,现场没有发现林枭或其核心手下。”小队队长汇报。
雷战面色凝重:“清理现场,收集所有证据。他们一定还有后手。”
苏晚晴则在仔细检查那台发射信号的设备。突然,她在设备底部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金属片,上面刻着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
“直觉可贵,但真相有多层面。——L.x.”
她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林枭早就预料到她会看穿第一层陷阱,甚至这个渔村行动,可能也只是另一个更复杂的棋局中的一步?
苏晚晴抬头,望向远处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的不安再次回归,而且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在这个暴雨过后的清凉早晨,针对“水线”的行动告一段落,他们成功截获了大量毒品,逮捕了几名犯罪分子,但苏晚晴那源于女性细腻和职业敏感的直觉,如同一个越来越响的警报,在她和雷战的心中回荡。
真正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喜欢破冰:塔寨余烬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破冰:塔寨余烬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