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忆乡愁

沙枣树林

首页 >> 陪你一起忆乡愁 >> 陪你一起忆乡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血孽斗罗:崩坏降临,你玩律者养成?做个梦穿个越:拐个皇帝回现代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快穿:质疑万人迷,成为万人迷穿越七零:我不是炮灰HP:第三代黑魔王竟是病弱被召唤到异世界开始第二次人生修真之覆雨翻云天道葫芦
陪你一起忆乡愁 沙枣树林 - 陪你一起忆乡愁全文阅读 - 陪你一起忆乡愁txt下载 - 陪你一起忆乡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1章 年味就是传统的乡俗仪式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81,年味就是传统的乡俗_仪式感

在乡村,人们很重视节节令令的风俗习惯。那些风俗习惯是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的,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说:过年要贴春联,放鞭炮,还要坐夜守岁,要给老人磕头拜年;过元宵节要放花炮,挑灯笼,耍社火;过端午节要包粽子,戴香包,插艾叶,缠紧紧绳等等。

我小的时候,每逢过节,大人们都对我们小孩提醒,举头三尺有神,不要忘记风俗习惯,不要忘了老祖宗的规矩,不忘破了讲究坏了规矩……在这些风俗习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过年了,年的礼节,迷信色彩浓重,很神秘,我习惯了这样的过年,这样的春节有仪式感。过年也成了我思乡的一个情节。

现代社会,年味越来越淡,人们对过年越来越觉得没意思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人说: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物质条件匮乏,过年能吃上好吃的,所以人们盼着过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大鱼大肉和过年一个样,还过什么年呀?这说的也有道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现在过年少了过去的仪式感,除了看春节联欢晚会,再也没有什么可盼的,可想的,可求的,可做的,可怕的……

过去春节的习俗和讲究,也并非全是封建迷信,它来源于人们对天与地的崇拜和敬畏,对大自然的爱护,对祖先的缅怀,对家人的亲情和团聚,对小孩的关爱和成长,对多邻和亲朋好友的友善和关心……而所有的这一切是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的。如腊八喝粥;二十三,打发灶爷上天,敬天和神明;二十四,扫房子,爱护环境,打扫卫生,讲究个人清洁,穿戴整齐;二十五,花花儿贴,美化环境,打造一个舒适舒适温馨的家;二十六,蒸馒头,改善生活,提高物质水平;二十七,胡个列,到市场赶集,促进农产品贸易,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二十八胡个走;二十九,捏饺子,一家子团团圆圆,寓意着和和美美;三十,端着饺子把头磕,一年到头不要忘了祖先,培养尊老的传统美德;初一吃饺子,享受美食,放鞭炮庆祝,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初二,走亲串友,邻里和睦,亲戚友善;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自演自唱自跳,群体快乐。

这些仪式感还有教化人的作用。比如打发灶爷上天,敬天和神明,老灶爷要上天汇报工作,村里人怕自己做的那些事情不好,老灶爷对玉帝说了后,玉帝降点灾难,惩罚一下那些恶的人。这就是教育人们,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这些讲究和仪式感培养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按照过年的习俗,三十晚上各家各户的大人都要领着孩子,端上“凉盘子”去父母家里或是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那里坐夜守岁,叙旧迎新。记得父亲领着我们兄弟几个去爷爷奶奶屋里坐夜时,坐在炕最上方的爷爷奶奶每年都会端起小酒盅,发表一段幸福感言:“娃们,辛苦了!今年收成好,家里有了积蓄,娃娃们上学也都好,长得乖,来,咱一家子热热火火地喝上一盅酒,祝来年我们日子会更好。”这就是尊长敬老。次日早上,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穿新衣服,给一毛两毛的压岁钱,用头天晚上供了祖宗的猪头和鸡肉,给小孩吃好的,这就是爱幼,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这些讲究和仪式感培养了家庭内聚力亲和力。

一年到头,难得一家人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和和睦睦,喜喜庆庆。全家人都高兴。感受到了弥漫在吃吃喝喝与热热闹闹之中那一份浓浓的亲情。

如果说三十晚上的习俗能让我体验到浓浓亲情的话,那么,大年初一放鞭炮,给村里年长老人磕头拜年的习俗,让我体验到的则是欢度新春的喜庆和对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传承……

大年初一,新年里第一次打开大门,一般是家里主事的男人来开,也有让家里最寄希望的人来开的,象征着开门大吉。

大年初一早上,将炉灰拨开,一炉红通通的碳火呈现出来了,预示着新的一年必定是一个红火兴旺的好年头。

鞭炮响起,二踢脚点燃,“啪啪”的声响震耳欲聋,俗称“开门炮”,预示来年“开门红”,紧接着点燃院子里的火炉,火炉烧得越旺,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母亲把事先蒸好的花花馒头、红蜡烛和几柱香拿出来,在灶王爷,财神爷,土地爷,门神爷等前都供一供。

每年初二的早上,父母起得特别早,起来后不是收拾屋子,而是端出饦饹子,凉拌三丝,准备好烟酒糖果瓜子。等一波又一波磕头拜年的客人进门,他们那久经风霜的脸上即刻堆满了喜悦而又欣慰的笑容,一边招呼着大人们坐在方桌吃果子,一边给娃娃们散发糖果瓜子。当磕头拜年的人一本正经地作揖磕头时,坐在方桌前的他们笑盈盈地赶紧起身回礼,跟随着磕头拜年的队伍去给老人们拜年,我很有收获,那收获不仅仅是一兜兜糖果瓜子,而且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与教育。因为我从那些一掬掬糖果瓜子中感觉到了老人对小孩的热情与善意,从那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一鞠躬,一叩头的仪式中,我领悟到了淳朴的乡土风情和对老一辈人的尊敬与厚爱。

正月初二也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

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这一天祝祭祈年。

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小时候的年味,至今咀嚼起来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像一杯浓烈的酒,醉人;像一杯香甜的奶茶,可口;更像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沁人心脾……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文化民族,依靠土地和风调雨顺来收获农作物。古人说: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除了父母天和地对人的思情很大,向来就有靠天地吃饭的思维,谢天谢地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春节这古老的节气仪式,并非单纯只是愚昧无知下产生的封建迷信,也不是穷快活打发无聊,而是老百姓对于天地和父母最原始,最直接,最深沉的朴素感情以及深深的敬畏之情。他们选择在一年中最重大的辞旧迎新的春节来临之时,供奉神灵,叩拜祖宗,尊老爱幼,一方面表达自己过去一年有所收获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寄托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希望,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丰衣足食。扫出一缕尘埃,点上一炷香,贡上几道美食,祈愿天地,说几句恭顺祝福话。正是百姓与天地间最淳朴的对话,与失去的老先人和正在成长的孩子表明最直接的传承关系和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习俗造成仪式感,让这片土地上贫穷而又无力抗争的人们心中有了希望,有了盼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仪式感在人们的心灵与世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让我们尊重生活,尊重自然,敬天法祖,尊老爱幼,让我们感到心灵有家,归之有根。

可是现在,脱离了农耕的城市和农村的春节,这些风俗习惯有些依然保留,依然传承,它是对我们祖辈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但更多的都流于形式,或者连仅有的形式也没有了。少了份古意的情怀,现在过春节总觉得与人与自然与人貌合神离,空有其名,没有了意义

又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年程,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

喜欢陪你一起忆乡愁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陪你一起忆乡愁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姑奶奶下山养崽,却全民轰动!无知小白闯仙界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念春归苏辰爹地快来,巨星妈咪住隔壁官声晚唐我慾成魔绛都春诸天从有超能力开始我,孙悟空,无敌!度韶华我在末日吃软饭我在六扇门当捕头这些年四季锦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燕辞归我的师父绝色倾城电影世界私人订制(影视世界旅行家)
经典收藏想当个咸鱼好难啊一个废物的365天妹妹的腹黑闺蜜缠上我穿书:相公稳住,求别浪混在漫威的玩家们","copyright":"多多赚钱我的假女友想要转正长恨歌之爱恨情殇帅哥通讯录我有一副美人图盗墓:化龙传说一人:十岁师叔,左阳炎,右王权四合院:傻柱截胡丰满太太记斩神:概念神,光头强合伙人旅居提瓦特的艾尔登之王柳暗花明在古代的自在生活仙梦云歌龙凤双飞猫霖霖的秘境探索穿书之我的路人修仙之路
最近更新一路买买买,打造最强随身空间原神:多托雷与其夫人秘事二三谈晚晚烬安三国杀不过诡异怎能识得仙人变化开局:老婆孩子热坑头闪婚不孕老公,两年后我揣崽火遍全网侠女闯情关骑士学院:双生狼斗破之我居然是萧家老族长我在汉东搞军工,侯亮平敢查我?斩神:我在斩神世界苍蜣登阶!约战:姓为冈峰的愚者别人在开机甲,你变身奥特曼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成亲你不同意,我娶你老祖宗后悔什么?重生甜宠:洛少的心心恋快穿后我成了别人的金手指表姑娘娇软可欺,禁欲权臣日日宠神医杀手带亿万物资穿七零嫁军官一遇总裁误终身
陪你一起忆乡愁 沙枣树林 - 陪你一起忆乡愁txt下载 - 陪你一起忆乡愁最新章节 - 陪你一起忆乡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