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县,长坪村。
当老杨家众人和亲戚朋友相聚在小二房吃着烤羊肉,说说笑笑的欢快气氛中的时候,村里四喜家也‘团聚’了。
因为四喜爹,和大喜二喜回村了!
终于回村了!
其实天微微擦黑的时候,他们父子仨就已经到了村口附近,可是那当口,村口池塘,还有老枫树底下都还有人在走动。
父子仨不好意思进村,怕被人围住追问这追问那,于是父子仨就在村口不远处的一个田埂底下躲着,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挤成一团掰着时辰算着,直到夜色真的很浓很浓,村口池塘那些地方一个人影都没了,大家伙儿都回家了,父子仨这次啊悄默默从田埂底下出来,然后悄无声息的进村,摸黑前往自己家……
“他爹,大喜,二喜,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呜呜呜……”
当四喜娘拉开院子门,看到站在院子门口这三个如同乞丐般的男人,四喜娘捂住了嘴巴,眼泪哗啦啦的流。
可是,这父子仨却顾不上去安抚四喜娘的眼泪,而是将挡在院门口的她推开,跌跌撞撞又迫不及待的冲进了院子,直奔堂屋而去。
人还没进堂屋,声音就已经急躁的传来:“快,搞些好吃的,饿死了饿死了!”
“火盆子的火生旺点,冻死了冻死了……”
“搞热水我烫个脚,冷死了冷死了……”
“……”
四喜娘,大儿媳,二儿媳全都忙活起来,像陀螺,一切都以伺候着爷仨为重点。
三喜和四喜也从各自屋里被惊动,来了堂屋。
三喜和他们说着话,询问着这一路的情况,四喜站在一旁,冷眼旁观没有吱声。
好一阵之后,这父子仨吃了东西,喝了热水,脚也放在火桶里烤,直到这时候才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
而大儿媳和二儿媳看到各自丈夫手上,脚上,脸上的冻疮,都扭过头去抹泪。
四喜娘的眼泪全程就没断过,嘴里下意识就要低声咒骂老杨家和骆家心狠手辣,才说了两句,脸上就挨了四喜爹一巴掌。
四喜爹的眼睛里冒火星子,凶神恶煞的瞪着眼前的妇人,“你要是不想我们父子几个再进去,最好闭上你的臭嘴!”
大喜和二喜也都朝他们娘投来幽怨的眼神。
甚至就连两个最听话,又或是最喜欢拍马屁的儿媳妇,此刻都有些不满。
这让四喜娘非常的委屈,捂着火辣辣的脸,埋下头眼泪吧嗒掉在四喜爹的洗脚盆里……
四喜爹抬起头,看到眼前的一家人,都齐齐整整的在。
然后,他又看到了站在距离他们这一家人最远的四喜。
四喜爹下意识皱了皱眉,看着这个让自己不省心的儿子……
他叹了口气,对四喜说:“你娘应该把东西都准备好了,明日,我去小二房给你提亲!”
四喜在亲耳听到他爹说这句话的时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实不相瞒,虽然这两天他娘已经不再反对,甚至还让四喜开了一张礼品清单出来,当然了,是口头的清单,毕竟四喜家一大家子十来口人,识的字加起来都不超过20个。
其中这20个字,还是四喜一个人认的,教他这些字的老师正是绣红……
虽然不识字,但是要买些什么东西,四喜却是跟四喜娘,还有三喜那里报得一清二楚。
基本上也都是前面三个哥哥提亲的时候准备的那些。
此刻,四喜点了下头,对他爹说:“娘已经买好了东西,明日早上我也一起过去。”
说完,四喜转身离开了堂屋,回了自己那屋睡觉去了。
堂屋里,四喜娘望着四喜走开的背影,非常的愤怒。
但她却不敢多说什么,而是对四喜爹说:“小畜生还说了,要盖新屋子,要分家,不跟我们一块儿住!”
“咱家哪来钱给他盖新屋子?盖不了一点!”
大喜二喜不吱声,都竖起耳朵听,两个媳妇也是如此。
四喜爹目光扫过眼前的几个儿子媳妇,然后摆摆手:“都回屋歇息去吧,明日还要去小二房提亲,都回去好好睡一觉!”
打发走了几个儿子媳妇,堂屋里就剩下他们夫妻俩,四喜娘给四喜爹泡了一碗茶,又拿了一袋子旱烟过来亲自帮他点上。
脸上的巴掌印还在,但是妇人却完全不把那个当回事,端了一把小马扎坐到四喜爹的身旁,仰起头跟他说话。
牢里的这段经历,不想回顾,回顾起来就火大,还有阴影。
就算要回顾,那也是过几天等心稳下来再说。
眼下摆在面前的事就是要赶紧跟小二房那边把亲事敲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又被人陷害!
四喜娘说:“明日去提亲的礼品我都准备好了,照这当初前面几个小子提亲的标准来的,不会给人家说闲话!”
四喜爹说:“肉和鱼分别都是四斤嘛?”
“是的。”
“红糖两斤?面八斤?”
“对,他爹,你记性真好!”
“肉和鱼都八斤,红糖四斤,面十六斤!”
“为啥呀?咋都翻了个倍儿呀?你不怕前面三个小子还有三个儿媳妇不高兴?”
“不高兴也得给我憋着,也不看看这波提亲的是普通人家?人家老杨家那么多亲房,咱拿那么点儿东西,撑不开人家眼角!”
“哎……好吧!娶这么个玩意儿,真是遭罪又费钱呐!”
……
东边的厢房里,大儿媳正在用娘家送过来的哈利油给大喜擦拭手背和脚背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冻疮。
床边留了一詹油灯,油灯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泥土坯墙壁上。
大儿媳的全部心思都落在自家男人千疮百孔的手和脚上,那心疼的眼泪哟,真的是如断了线的珠子啪嗒啪嗒着往下掉。
可是,大喜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他盯着这低矮的屋子里的一切物事,盯着墙角那些半旧不新的媳妇儿当初嫁过来时带过来的嫁妆……大喜眉头紧紧皱在一块儿,心事重重。
“大喜,你咋啦?咋不吭声?”媳妇也终于察觉到男人自打回屋后,情绪就一直不太对,很沉默。
“咱回来了,你不要怕,不会再有人敢来抓你们了,因为咱家很快就跟老杨家结亲了,以后咱好好过日子,不怕啊……”
“我现在琢磨的不是这件事。”大喜说。
“那是啥呀?”
大喜警惕的往屋门口瞅了一眼,确定没人经过,方才压低声说:“先前听爹娘那意思,我都担心他们在四弟的婚事上,要破例,起新屋子都有可能!”
“起新屋子?”大媳妇也惊诧到了,“那不能吧?咱家哪有那个钱啊?”
“咱家起两三间新屋子的钱还是有的。”大喜道:“且不说早前那几年爹娘手里就攒了几两银子,咱就说最近卖花生赚的那几两银子,拼拼凑凑的,也能起两间新屋子给他们做婚房。”
大媳妇听明白了,脸上顿时也不好看了,“爹娘不能那么偏心的吧?你们四兄弟不该一碗水端平吗?再说了,就算真起新屋子,也得先紧着咱,你可是长子,我还是娘的娘家亲侄女呢,咋地也该先向着咱俩才对!”
大喜皱眉,继而又叹气:“道理是那么个理儿,可心里面向着咱,却架不住四喜丈人家强势!”
大媳妇瞬间就哑火了。
……
存在相同顾虑的,不仅仅是他们小两口,住在他们对面西厢房的二喜夫妻也没睡着。
两人依偎在床上,二喜抚摸着媳妇儿的大肚子,感受着胎儿的动静,感慨了很久。
“这部是做梦吧?没想到我还能活着回来,躺到这张床上。”
“你是不晓得,这几日我在县衙大牢,简直猪狗不如,那地儿……我家猪圈都比那好啊!”
二媳妇心疼的抚摸着二喜的背,也是陪着一块儿感慨。
“你在牢里遭罪,吃苦,我在家里提心吊胆,夜里都睡不踏实。”
“每天夜里做噩梦,一夜要醒好几趟,你若是再不回来,我怕我也要着急到生病了……”
“哎,回来了回来了,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不敢去回想了。”二喜道,翻了身,平躺在被窝里,眼睛盯着帐子顶篷,嘴里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这波很明显就是老杨家和骆家把我们搞进去的。”
“那肯定啊,”旁边的女人点头:“四弟前脚回村,后脚你们就放出来了,衙门那边只说是一个误会,抓错了人,傻子都晓得这是老杨家和骆家在背后搞鬼!”
二喜放在被窝里的手攥紧了拳头,却又无力的松开。
“没辙,就当是被恶鬼给搞了吧,谁让咱是草民一个呢,家里也没有有权有势的亲戚撑腰。”
“嗨,四弟和绣红成了亲,往后咱家也有权贵亲戚咯。”女人语气里明显带着几分调笑。
“哼!”二喜只是冷哼。
“先前提到四喜婚事的事,爹娘故意把我们打发走……我有一种预感,这次爹娘在四喜的婚事上,肯定要大出血,比我们的婚事要重!”
二媳妇听到这话,暗暗咬牙,心里一百种不是滋味。
大家同为儿子媳妇,娶她们的时候随随便便给点东西就给打发了,到了四儿媳妇,隆重又特殊,任凭是谁,心里都不好受。
“那又能咋办呢?胳膊拗不过大腿,咱只能忍着。”她轻声说。
二喜却不想忍,“我在想,实在不行就分家吧,大家各过各的也好。”
二儿媳说:“我也想分家啊,可是分家了,咱住哪?没有给咱起新屋子,还继续住在这个大院子里,跟没分家没啥两样。”
没分家,她还能偷个懒,蹭一下其他妯娌们的劳动成果,真的分了家,自己又身怀六甲,可不好……
……
众人在小二房吃完烤羊肉的第二天上午,早饭后,对面小二房门口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铃兰小跑进后院跟杨若晴这说:“夫人,夫人……”
“啥事儿,你慢点说。”
“夫人,对面小二房来了提亲的人,方才我看到隔壁老夫人他们都去了小二房。”
铃兰口中的老夫人自是指孙氏……
“嗯,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杨若晴继续手里的活计,她正在修剪梅花,今年的梅花开得比较早,院子里种了很多很多,杨若晴喜欢隔几天就折几支回来插瓶,装点屋子,放到书桌上,窗台边,五斗柜上……
偶尔一个抬头,看到哪骨骨朵朵的梅花,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至于对面提亲的事儿,杨若晴没有兴趣去参与,因为事情到了这一步,现在已经就是小二房和四喜家对接的事情了。
到时候需要办酒席啥的,需要动用到老杨家这边的亲戚朋友去道贺去帮忙,到时候再过去凑个热闹就是了。
估摸着半个时辰后。
孙氏和小朵一块儿来了骆家后院找杨若晴。
“朵儿,你咋得空来了啊?这可真是太让我惊喜了!”
杨若晴看到自己的妹妹,那是真的开心啊。
可一看小朵身后,并不见娇娇,柔柔,灵灵她们三姐妹的身影,杨若晴又不高兴了。
“闺女们呢?带来了吗?”
“没呢,我就抽空过来一趟,她们都不晓得我来了这里。”小朵笑着说。
这下,杨若晴直接拿眼睛瞪小朵了。
“干啥呀你?咋不把她们带过来让我瞅瞅?”
“不急不急,”小朵说,她看了眼身旁的孙氏,接着又对杨若晴说:“姐,我是听娘说,明日上面人下来家里发喜榜?”
“是的呢。”
“姐,那明日我们都要过来呀!”
“明日你们可以过来吃饭啊,”杨若晴说,“不过,明日主要啊全部精力来接待发喜榜的人,等发喜榜的人走了,再等大志本人到了家,到时候还要办一场酒席来招待亲戚朋友。”
小朵瞬间明了,“好啊,那明日我们就不过来吃饭了,等大志回来,我们再过来道贺!”
“都行!”杨若晴道,明日确实没精力去招待亲戚朋友,明天老杨家各房都是过来帮忙的,明天烧饭的掌勺人,是杨若晴提前跟镇上酒楼的两个师傅招呼过,他们今天下午就会到骆家,提前为明天晌午的酒席准备起来……
《锦绣农女种田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伍文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伍文书屋!
喜欢锦绣农女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锦绣农女种田忙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