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见了。”
易浮生颔首,指尖捻过一颗黑檀木念珠,语气里带着对文道气运的了然,“近年文道之路接续,气运渐盛,学子突破文豪时引动小范围异象的不在少数,前几日子路书院有位先生突破文豪,引动了异象,这般看来,金龙异象虽罕见,倒也不算太过稀奇。”
而嬴扶苏听着 “金龙异象” 四字,悄悄抬眼看向词宋,小脸上满是期待,他知道自己入墨时引动的异象不一般,却不知在院长眼中分量如何。
词宋见易浮生这般说,笑意更明显了些,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追问:“院长说得是,若只是文豪突破引动金龙,确实不值得特意来向您提及。”
“可若是一位刚踏入文道、连正式学子身份都未完全定下的少年,偏偏在引气入墨的那一刻,就引动了横贯天际的金龙异象,院长觉得,这还不值得注意吗?”
这话一出,易浮生捻念珠的手猛地一顿,黑檀木珠子在指间停了半秒,才重重落回掌心。他骤然抬眼看向嬴扶苏,原本温和的目光里瞬间涌起惊色,连眉梢都微微挑起:“你说什么?入墨即引金龙异象?”
话音未落,易浮生已起身离座,脚步虽快却稳,走到嬴扶苏面前时,指尖已凝出一缕青绿色的才气,泛着淡淡的莹光,轻轻落在嬴扶苏的肩头。
才气顺着少年的衣料渗入经脉,嬴扶苏只觉一股暖意从肩头漫开,顺着手臂、脊背缓缓游走,既不灼人也不滞涩,反倒像清泉流过河道,把经脉里的细微纹路都映得清晰。
他下意识放松身体,没敢调动自身文气,只乖乖任由那股才气探查。
易浮生闭着眼,眉头先是微蹙,随即慢慢舒展,眼底的惊色渐渐被惊叹取代。片刻后,他收回才气,指尖还残留着触碰嬴扶苏经脉的触感,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此子经脉,竟比寻常入墨学子宽出三倍不止,且韧如精铁弓弦!”
“寻常少年入墨时,经脉多是细弱如溪流,稍动才气便易滞涩,可他这经脉,竟能容得下远超同龄人的文气流转,天生就是走文道的好料子!”
词宋在一旁看着,闻言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对嬴扶苏的期许:“君子六艺中‘御’道,本就主统御、掌调度,小到驱策文气、调度典籍,大到将来统御万民、治理邦国,都需这份‘御’力支撑。”
易浮生听完词宋的话,又看了眼眼神愈发坚定的嬴扶苏,缓缓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案角的端砚,目光落在少年身上时多了几分郑重与期许:“以御入墨,配此经脉,再加金龙异象…… 此子若能潜心修行,将来不仅能在文道上有所成,怕是真能如你所言,走出一条文道治国的新路。”
词宋见易浮生眼中已有认可之意,便向前半步,语气诚恳:“院长,苏傅应是块难得的璞玉,心性纯良且心怀仁政,只是初入文道,还需名师引路。我不愿这等好苗子被埋没,才斗胆带他来见您,不知院长是否愿意收他为亲传弟子,亲自点拨他的修行?”
这话一出,阁内瞬间静了下来,只有檐角铜铃偶尔传来轻响。
易浮生抬眼看向词宋,见他眼底满是真诚,又转头望向嬴扶苏。
少年虽垂着眸,却能看出脊背绷得笔直,显然也在紧张地等待答复。老院长沉默片刻,忽然抬手拂去案上的墨屑,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声音里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你既这般看重他,他又有如此天赋心性,老夫怎会不愿?”
说罢,易浮生转向嬴扶苏,向前半步,微微俯身,目光与少年平视,语气郑重却不失温和:“苏傅应,老夫问你,你愿不愿意做我的亲传弟子?往后跟着我修文道、悟治世,守文心、担道义,哪怕将来前路坎坷,也能不忘今日求学的初心?”
嬴扶苏猛地抬头,眼里瞬间亮得像盛满了星光,先前的紧张早已被狂喜取代。
他几乎没有犹豫,双膝一弯,重重磕在阁内的青石板上,动作干脆利落,连额头都轻轻碰到了地面。
少年双手交叠举过头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字字清晰:“弟子嬴扶苏,愿拜易院长为师!往后定遵师命,潜心修文、坚守初心,绝不辜负师父的教诲!”
易浮生见他礼数周全、眼神澄澈,连忙屈身伸手,稳稳将他扶起。掌心触到少年微凉的手臂时,眼底的笑意漫得更开。
他抬手从宽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那玉佩通体通透如雨后青竹凝露,触手温润似羊脂白玉,他施展才气,在其上方用小篆刻出一个 “苏” 字,字周萦绕着缕青绿色才气,如轻烟裹玉,细看还能瞧见才气里流转的 “御” 道文纹,正是颜圣书院亲传弟子独有的信物。
“好孩子,快起来,地上凉。”
易浮生将玉佩递到嬴扶苏掌心,指尖轻轻按在玉佩边缘,那缕青绿色才气便顺着他的力道,缓缓融进少年掌心,“这枚玉佩是书院亲传弟子的凭证,老夫的徒弟们人手一枚。从今往后,你便是我易浮生的亲传弟子嬴扶苏。”
“当然,在书院你还是以‘苏傅应’之名修行,这样会给你节省许多麻烦。”
嬴扶苏双手攥紧玉佩,将 “苏” 字紧紧贴在掌心,仿佛那字里藏着千斤分量。
指尖刚触到玉佩的温凉,一股清润的文气便顺着掌心钻进经脉,与他体内刚成型的 “御” 道文气轻轻缠在一起,像溪流汇入江河,让他浑身都透着股踏实的暖意。他低头时,能看见玉佩映着自己亮得发烫的眼眸,连呼吸都比刚才稳了几分。
易浮生看着他珍视的模样,又道:“你有两位师兄。大师兄仲怆,如今已是子路书院的院长,不过这段时间他在天关修行,待他归来之后,我便向你介绍一下他。”
“至于你二师兄沈默,比你早入师门三年。那孩子性子稳得像案上的端砚,学问也扎实,书院里的《六艺注疏》《文道辑要》,他大多能背得滚瓜烂熟。“
。。。。。。
喜欢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