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鲍隆府邸休息了一夜之后,次日一早鲍隆找到了林铤。
鲍隆对林铤道:“廷钰兄弟,我一早来找你也是想问问你是否愿意去桂阳郡军中历练?毕竟廷钰兄弟现在还是白身,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军功也可以谋一个军中的职位这样也可以为自己为我们鲍家村的众人谋一个立身之本。”
林铤本来是不愿意参与这些事情的,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林铤的想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鲍隆所提及之事林铤其实这一路上也是有考虑过的,虽然现在是乱世要在军中获得晋升还是有很多机会的。要自保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拥有自己的势力和武装力量就是最直观的实力体现,林铤现在也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感,被这个乱世之世给推着做出选择的无奈之感。
林铤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回鲍隆道:“其实隆哥之所想与我不谋而合,除了鲍喜、鲍威和鲍富他们几个外。我也想去军中争取获得军功谋个军中职务。但是我需要的能自由出入,方便回庄子处理一些事物。”
鲍隆见此脸上一喜道:“廷钰兄弟,你想通了?此事好办,交予我即可,以为兄在军中的职务交给我安排即可。”
林铤回道:“那就有劳隆哥了。”
鲍隆说罢,立马就起身出去安排林铤他们进入军中的事宜。
林铤也起身去寻赵累、廖立和刘巴交代了庄子(要塞)的建造和后续管理事宜。几人商议之后决定,庄子整体管理在林铤不在之时暂时交由刘巴;安排种植屯垦之事暂时交由廖立并交代廖立与王粲保持好联系,争取拉拢王粲;护卫训练和庄子的防卫事宜暂时交予赵累;又交代刘巴待廖化带人前来投奔之时遣人来军中告知自己一声,吴郡陆家商队也一并让刘巴去接洽;随后又独自去寻鲍老汉交代了“雪花盐”的赶制工作。
两日之后,郴县城外的一片荒地上,列队站着百十个人,林铤和鲍喜、鲍富等一众同伴也在其中。
少倾一个身穿甲胄的曲长前来训话。
训话的内容大体就是这些新军营从今日开始正式编入桂阳郡府军之中并归他统领。
接着这个曲长也顺带炫耀了一下自己,此人名叫李雷,出身‘桂阳双璧猎虎营’是鲍隆从什长提拔起来到曲长的,而鲍隆是太守赵范的作为器重的人之一,一顿废话之后就是要表达跟他李雷混有前途。
这边饼还没吃完那边就开始操练起来了,然而一上午竟然全都是对攻冲锋拼杀,讨伐蛮族和山匪的战斗中攻方冲锋拼杀的军士是阵亡率很高,见此众人心中都生出了一丝异样之感。
时间到了傍晚在督军队的监视下回到了新兵营所驻扎的营寨。
因鲍隆的特意交代,林铤和鲍喜、鲍富等五人暂时还是分在一组,由林铤担任伍长。
【伍长是中国古代军队最底层的军官编制,源于周代五人为伍的传统军制。在明代何良臣《阵纪》记载的制度中,五人为基本作战单位,伍长负责熟悉属下性情特征及声音辨识,需从二十至四十岁青壮年中选拔胆气过人、耳目伶俐者担任。同时,汉代地方行政体系中,伍长与里正共同承担维持治安职能,形成军政合一的基层管理体系】
新兵营这环境竟比众人心中预期的还差上了不少,而且每个人也都领到了新制的桂阳军军服。突然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唉!~现在让我们训练冲锋,那我们在战场上也是死的最快的嘛,说白了我们不过一群是穿着一身新衣的替死鬼罢了。”
“看你着一脸哭丧像,你也别叫祝大标了叫丧标得了。”一个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抬腿就是用力猛得踹过去,那名叫祝大标的汉子的屁股被踹中,然后就见祝大标摔了一个狗刨食,脸直接着地,面上疼表情都扭曲起来了,这下可以说是要多丧就有多丧了还真就是丧标了。
“大伙也不需要在这儿瞎担心,我认为咱们成不了穿着新衣的替死鬼。”这一个新军营军帐之中住了十人,也就是两个伍的人数,除了鲍家村众人,其他的人对林铤不甚了解,尤其看着林铤这十六、七岁的少年样子,听完祝大标的话还能有如此的表现如此立刻引起了包括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在内的其他人的兴趣。
“呵,你小子看着年岁不大,怕是毛都还没长齐,快说说你对今天这情况有何高见。”一旁的其他人也都有了兴趣走近过来想听听林铤说些什么。
“都知道我们桂阳郡附近多是山贼盗匪,最多也就是郡中的桂阳蛮族,况且同为荆州牧刘表刘州牧的治下我们和零陵太守刘度、长沙太守韩玄目前的冲突也是比较少的,以此可见我们冲锋拼杀的对象至多就是以山贼盗匪和桂阳蛮人为主。我们面对这些对手从装备上来说就已经是胜一筹了,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林铤对着众人分析道。
“言之有理!”众人好似安慰自己一般迎合着林铤的分析。
“小觑你了,看着你年岁不大,没想到竟有如此见识!”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说道。
不会成为送死的角色也就意味着不用担心那么容易会死,众人心情突然变好了不少,甚至开始畅想着能够攒点儿军功带着赏钱回家娶一房媳妇儿过日子的画面了。
然而其乐融融的场面还没持续多久,又传来一声叹息。
“丧标你他娘的皮又痒痒了吗?”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闻听气的欲再次收拾祝大标。
“不是我!不是我!这次真不是我啊。”祝大标连忙解释道。
没想到这次发出叹息的竟是林铤。
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问:“何故叹息?”
林铤无奈的摇摇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道:“其实就算咱们努力操练争取军功又能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谈何容易。”
闻言场面瞬间如同浇了一盆冷水,在场的几人亦是感同身受,毕竟这些兵卒都是普通人,在战场上死的最多的也是他们,只有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面上的表情未变。
“像我们这样的军中小卒大多数是要战死沙场的,想要活得更久唯有靠着奋勇拼杀拼命攒军功往上爬成为将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活得更久。”一个小小的士卒想靠军功晋升成为将军,根本就是比登天还难!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好似不服输般的说道,在场的人却也都沉默着没有反驳。
林铤也不免多瞧了这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几眼,观此人似乎抱负不小,不似一般的军中泥腿子。
从分到新营后林铤就再观察此人,无他,由是此人体型在一众军士中是极其突出的,而刚才故意在众人面前说这些就是为了试探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的深浅。
似乎这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还真不似一般的普通军士,观其颇有见地的样子。于是林铤便起了进一步了解其的心思道:“按照这位兄台所说的,要想不断积累军功那得是在经常有战事的地方,并且要在一支经常打胜仗的队伍里才行,咱们现在这种情况难。有时候命都不一定保得住,还谈什么军功?”
林铤是刻意的反驳以试探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
这下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被困在这里实属意外,而且某之志向也不在于此,要是能……………………………………”说到此处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突然停住了话头,并警觉的扫视一周便不再言。
过了一会林铤有意试探的又问道:“敢问这位兄台所言的志向又在何处?”
对方没有开口回答只是目光看向了桂阳郡的东边,脸上写满了踌躇不得志与无奈,这些表现足够表明他并不愿在此处为军士蹉跎岁月。
而这一细节却被林铤发现让林铤心中一惊。没想竟然有可能会是他?若真是此人能拉他入伙一起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速度必会大大增加。
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除了外型突出以外,新军营的训练中表现出其力气过人,长相其实也没那么彪悍,但怎么看也不像是普通的军士。
“看来得找个机会好好跟他聊一聊了。”林铤心里寻思道。
就在林铤盘算着找机会和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聊聊的同时,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也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打量着他。
“瞧这少年见识不凡,颇有远见,也不像个普通士卒。若能与他结伴东去……………”
第二日清早众人在校场集合,五人组一伍的开始一起操练。训练很苛刻,除林铤外其余几人都被操练自己的老兵狠狠的“教育”了一顿。新兵遭到老兵的这种“教育”是常有的事情,这不所有人又被罚围着校场跑圈。
体魄强壮等于在乱世中增加了活命的几率,在其他人都叫苦不迭的状况下,反而林铤似乎乐在其中,而且还得到了跟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单独聊聊的好机会。
不知跑了多久大部分的老兵们都乏了回营帐里休息,只留两个人还远远的盯着。这时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竟然主动放慢脚步跟林铤并排的跑着。
“少年,昨日听你的一番分析,有这份见识很不简单啊,如果只当个小小士卒对你来说屈才了,这要是能有个机会,说不准还真可以给你当个将校。”
林铤一听对方这番话,明显这家伙也是在试探自己,心中顿时也是个乐着了。
“有这样的机会,谁又会拒绝呢?我在家族之中亦是属于不凡,且在下自认为读书识字皆学有所成,不想意外流落至此,如今更是落得这般……………………唉!心有不甘啊!对了,不知兄台做何想法呢?”林铤带着试探的回复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
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说道:“我是徐州人,家在琅邪郡莒县,其实我也是识字的,本来是打算到庐江投奔亲戚兴许能在混个都伯之类的军中职务,不想也是同你一般意外沦落至此。”
“那真是太可惜了,不然以兄台的这般能耐在哪里也都能搏个前程的,说不准机会马上就出现了呢?嘿嘿我也就是一说。”林铤假装说错了话,赶紧闭嘴不说了。
而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此时却像发现了什么一般道:“放心吧,你我二人也就是闲聊不会传到第三人的耳里。不过听你小子的意思……………………………好像很轻松就能有个好前程一般,莫不是你有什么门路不成?”
林铤见此也不便多说什么就简单回道:“此时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此言一出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立刻笑了道:“那等兄台觉得何时何地何处说话方便呢?”
二人此时皆相互对视一笑心照不宣,立刻就达成了共识。
二人放缓了速度,二人趁着没人迅速转向来到不远处的营帐外,仔细观察确认周围没人了便小声交谈起来。
“听方才兄台之言似有门路,不知究竟是何门路?快点告诉我吧。”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急切的问。
这时刚才在营帐里还显得小心谨慎的林铤此时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般,高深莫测的指了指桂阳郡治所郴县的方向道:“我的门路就在此处。”
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摇头表示不懂,林铤也不急着解释只是继续故作高深的叫他耐心等待些许时间即可。
就在这时体型颇为魁梧的大汉和林铤都听到了集合的鼓声,二人便匆匆中断了对话赶忙向着校场跑去。
待二人到达校场之时,校场中央的演武台之上已经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位便是林铤熟悉的鲍隆了,鲍隆身后跟着两名随行军官,而鲍隆旁边站着一个满面胡须看起来外表长得有些粗犷的汉子,观其身后也同鲍隆一样站着两名随行军官。这一猜就知道是“桂阳双璧”中的另一位,也是同为猎户出身,现在也是担任郡中管军校尉一职的陈应了。
【陈应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担任桂阳太守赵范麾下的管军校尉,猎户出身,擅长使用飞叉。在刘备攻取桂阳时,陈应自恃勇力与赵云交战,不敌被擒。赵云释放陈应后,其参与赵范诈降计划失败,最终被斩杀】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风起荆南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