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洞天”的时光漫长而寂静。墨千秋将屋内大部分奇巧物件研究一番后,最终回到了书架前。文字,是文明传承的基石,或许能从此处找到理解此界的钥匙。他摒弃了那本让他心烦意乱的《通史》,转而抽出一本林小小的大学教材——《现代汉语概论》。
翻开书页,冲击再次袭来。这字,他认得,却又似不认得。结构依稀可辨,但笔画被大幅简化,如同被利斧砍削过的树木,失了原有的风骨与神韵。“言”旁少了勾勒,“心”底没了火焰……这“简体字”在他眼中,处处透着一种急就章的粗陋,远不及他熟悉的篆隶楷书那般庄严厚重。
更令他不适的是排版。目光需从左至右机械移动,一行完毕,再跳至下一行左侧,如同在垄亩间往返耕作,全无自上而下、一气呵成的流畅美感。他强行按捺住将其撕毁、重新以毛笔誊抄的冲动,耐着性子读下去。
书中所述语法规则,更让他瞠目。“主谓宾”的框架尚能理解,但“的、地、得”的用法,“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种种细微规则,繁复琐碎,与他所精通的、讲究意境与凝练的古文相比,犹如缠足之布,束缚重重。
“岂有此理!”他看到一处例句,将“我吃饭”衍生成“我把饭吃了”,忍不住拍案而起,“多此一举!‘我食毕’三字足矣,何须如此赘述?”
他感到一种文化根基被撼动的眩晕。此界之人,不仅衣着、饮食、器物迥异,竟连承载思想的文字与语言,也变得如此“直白”与“繁琐”。他所珍视的微言大义、骈俪对仗,在这里似乎全无用武之地。
合上书,他长叹一声,走到那面巨大的琉璃窗前。楼下,几个孩童正追逐嬉戏,他们将来学习的,便是这等文字吧?一种巨大的失落与隔阂感包裹了他。他引以为傲的学识,在这个世界,或许真成了无人能懂的“古董”。
然而,他并非轻易认输之人。沉默良久,他重新坐回地毯上,摊开书本,目光变得坚定。纵然字迹粗陋,文法怪异,既是此界通行之道,他便需习之、通之。这不仅是生存所需,更是他理解这个陌生天地的唯一途径。
他拾起林小小留下的一支圆珠笔,尝试握持。这光滑的笔杆,远不及毛笔趁手。他对照着书上的字样在纸张边缘,极其生疏地、歪歪扭扭地画下了第一个简体字——“人”。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是他叩问这个新世界的大门时,发出的第一声微弱的回响。
他拾起林小小留下的一支圆珠笔,尝试握持。这光滑的笔杆,远不及毛笔趁手。他对照着书上的字样,在纸张边缘,极其生疏地、歪歪扭扭地画下了第一个简体字——“人”。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是他叩问这个新世界的大门时,发出的第一声微弱的回响。
喜欢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