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工。\"
黄忠轻抚弓弦,转瞬已执刀杀入敌阵:\"贼首伏诛!降者免死!\"
声浪三叠,赵云典韦同时率军喝降。西凉残兵肝胆俱裂,转眼跪倒一片。待苏烨主力入城时,阳人聚已易主。
黄忠抱拳禀报:\"此战我军零阵亡,轻伤七人;歼敌千余,收降三千七百,缴获正在清点。\"
苏烨颔首:\"善,战利品不急。\"
“把对面的城关也控制住!”
“派探马去摸清阳人聚到伊阙关沿路的状况。”
“要画一份详尽准确的地形图!”
既然不急于攻取伊阙关,自然也不必仓促进军,先把敌情侦察明白再说。
“遵命!”
黄忠抱拳应下,转头向亲兵交代了几句,安排人手去办这件事。
处置完军务,黄忠又请示道:“主公,这些俘虏和缴获的粮秣、战马怎么安排?还是照常送往新野吗?”
“对。”苏烨颔首道,“调五百铉钾军,仍由苏战统领,配合暗卫和商队把物资人口都押送回城。”
他转向苏战补充道:“这次回去后,再从新野调一万步兵过来。记得多备车马,不必抽调精锐,去年新编的步卒即可。”
“这些部队将来专司后勤,负责押运粮草俘虏,免得每次都要动用主力来回奔波。攻取洛阳之日不远了,到时候缴获的物资人口会更多,需要足够人手转运。”
“诺!”
苏战起初听说又要负责后勤,脸上掩不住失望——他更想冲锋陷阵。但听到后面关于洛阳的谋划,顿时精神一振,抱拳领命时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明日卯时再启程吧,今晚好好休整。”苏烨看着弟弟期待的神情,暗自点头。
这小子带兵的本事渐长,就是性子还得磨炼。求战心切是好事,但切忌急躁冒进。
翌日拂晓,苏战便带着五百铁骑,押送着黑压压的俘虏队伍和满载的粮车战马离开阳人聚,向南阳方向迤逦而去。
待队伍消失在尘土中,苏烨转身对众将道:“咱们也该动身了,去会会伊阙关的守军。”
“得令!”赵云等人齐声应诺。
黄忠等人接令后,在阳人聚留下千名铉珷营士兵驻守。苏烨则率主力部队行进半日,抵达伊阙关前。
望着这座雄伟关隘,苏烨轻轻摇头:\"伊阙关虽不及虎牢关险峻,却也易守难攻。若换作其他诸侯,短期内恐怕难以攻破。\"
\"确实如此。\"黄忠附和道,\"单是关前的伊水就构成阻碍,这段河道已进入守军射程范围。\"
郭嘉目测后提出建议:\"可用军械部研制的浮桥二号架设通道。不过此次未随军携带,需就地赶制。\"
他又转向苏烨询问:\"军中可有精通此道的匠人?\"
\"带了数名工匠,\"苏烨答道,\"再调派士兵协助即可。实在不行,我亦可亲自动手。\"实际上,在器械制造方面,苏烨堪称军中翘楚,连黄承彦等人都望尘莫及。
郭嘉连忙劝止:\"此等杂务交由下属办理即可。主公如今贵为统帅,若事事亲力亲为,岂不显得臣下无能?\"
\"也罢。\"苏烨微微颔首,\"就命工匠赶制十座浮桥,务必备足防火措施。另外,可同时打造简易投石机、箭塔和冲车。我们尚有一个多月时间,不妨稳扎稳打。汉升正好借此机会操练兵马。\"
\"末将遵命!\"黄忠等人欣然领命。
此时,伊阙关上的守军严阵以待。
李暹望见苏烨军马抵达关外五里便安营扎寨、操练兵马打造器械,不禁满腹狐疑:\"苏烨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打算在此地长期驻扎?连试探性攻城都不做,当真是来攻打我军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
副将谄媚道:\"或许是被这雄关险隘震慑,又或是畏惧将军威名?\"
李暹虽是年轻将领,其地位多赖叔父李傕提携。听得这番奉承,不由得意道:\"说得好!素闻苏烨号称名将,今日观之,不过尔尔!\"
\"但凡知兵者,总该先探虚实。如今这般作为,倒像个不通兵法的外行人!\"他嗤笑着摇头,\"但这对本将军倒是好事。正好用他的项上人头来扬我威名!\"
恍惚间,他仿佛已看见自己斩下苏烨首级、名震天下的场景。届时,再无人敢说他倚仗叔父权势了。
两日后,虎牢关前。
\"苏烨那边可有军报?\"袁绍召来情报官询问。
\"回禀主公,苏将军两日前已攻取阳人聚,此刻想必兵临伊阙关下。\"
袁绍冷笑道:\"你也太抬举苏烨了!伊阙关虽不及虎牢险要,终究是洛阳八关之一,岂是轻易可破?除非守关西凉军尽是酒囊饭袋,否则苏烨即便强攻,没两月工夫也休想拿下!\"
他认可苏烨麾下军队战力出众,比自己这边的兵卒强出许多。
当然,这不过是袁绍个人的想法。
可他就这水平了。
\"主公明鉴!\"
负责情报的官员立即奉承了一句,接着问道:\"那是否需要频繁派人催促他尽快攻下伊阙关,多施加些压力?\"
\"这样既能加大他的损失,也能削弱其兵力?\"
\"哦?\"
袁绍闻言,略显惊讶地看了看这名情报官员,点头道:\"你这主意不错!就照你说的办!\"
说完,他又转向一旁的许攸:\"子远,你怎么看?\"
\"呵!\"
许攸嗤笑一声,不屑地扫了眼那情报官员,对袁绍道:\"本初,你该不会觉得苏烨是个蠢人吧?\"
\"难道你以为他过往的战绩都是作假的不成?\"
\"嗯?\"
袁绍眉头一皱,见许攸这副态度,心里更是不快。
许攸虽已投靠他,认他为主,却丝毫没有为人臣子的样子。
至今仍以表字相称,从不尊称主公,袁绍心里怎能舒坦?
不过念及许攸的才干,他只得暂且忍耐。
随即问道:\"子远是说,苏烨不会听我的?\"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许攸无奈笑道:\"苏伯渊岂是易与之辈?若非得力,又怎会从一个没落的小士族,短短数年便崛起至今日地位?\"
\"此人文韬武略,才能卓绝,日后必是主公最大的劲敌!\"
\"若非眼下时机未到,主公势力尚弱,我甚至想建议先行除掉此人!\"
\"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
\"依我看,苏烨前些日子选择离开虎牢关,转攻伊阙关,为的就是避免在此空耗时间,徒损兵力。\"
**
“只要他在咱们这边,主公的命令他总得服从。让他发兵攻城,只要理由合理,他也不能拒绝。”
“哪像现在?伊阙关全由他说了算!”
“他想怎么打、何时打,都是他自己做主。”
“就算主公听信某些人的话,不断派人催促下令,他也不会理会。”
“随便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主公根本拿他没办法。”
“可别被人当成傻子耍!”
说到这儿,许攸看向情报主事人的眼神充满轻蔑,毫不掩饰。
那情报主事人脸色铁青。
这是在骂我蠢?
你这么高明,怎么不早说?
一时间,他对许攸怨恨至极,但深知两人地位悬殊,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许攸要想收拾他,易如反掌。
“确实如此!”
袁绍眉头一皱,也意识到这点小伎俩对苏烨毫无作用,反而会暴露自己的敌意,彻底得罪苏烨。
若苏烨暗中针对自己,对袁绍极为不利。
想到这儿,他瞪了那情报主事人一眼,不耐烦地摆手道:“就按子远说的办!之前的提议作废。”
“现在不宜与苏烨撕破脸,最好维持表面关系。”
“一切等讨伐董卓结束,我回冀州掌控全局后再议。”
眼下还不是对付苏烨的时候。
苏烨根基在荆州,离冀州尚远,真正该急的是袁术。
“对了——”
袁绍突然转向许攸问道:“子远,你觉得把消息透露给袁术,怂恿他去对付苏烨如何?”
“苏烨现在不就在伊阙关吗?”
以下为
粮草供应问题已完全落入我方掌控之中。
\"不妨让袁术也停止向苏烨供应粮草。此举一石二鸟:既能加深二人矛盾,又可借断粮之策损耗苏烨兵力,使其重蹈孙坚覆辙。\"
袁绍深知苏烨眼下尚不足惧,但防范其势力扩张确有必要。
许攸捋须赞同:\"此计可行!不过需防范苏烨另辟蹊径。但尝试无妨——成则获益,败亦无损。\"
至于此举会否影响讨伐董卓的进程?袁绍与许攸心照不宣:他们参与会盟本就只为名利,只要能最终迫使董卓退让,作为盟主便可坐收渔利。
\"善!\"袁绍抚掌大笑,\"此事便交由子远督办。\"
许攸欣然领命。这不仅是执行计策的机会,更是掌控袁绍情报系统的契机——唯有占据要职,方能谋取更大利益。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