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拆信,仅看信使甲胄尽失、蓬头垢面的模样,袁术便已预感到噩耗。
展开信笺,片刻后——
「废物!纪灵你这彻头彻尾的废物!」
「三万人马竟不战而降?你还有脸写信求我赎人?」
「怎么不干脆死在战场上!」
袁术暴怒的咆哮震动厅堂。
他设想过各种败局,却唯独没料到会败得如此荒谬。
那可是整整三万精兵!加上孙坚的两万部众,五万大军竟在一个时辰内土崩瓦解?
就算是五万头猪,敌军抓也抓不完吧!
想到此处,他怒极反笑。
「还有孙坚这条恶犬!竟敢违抗军令作壁上观?他究竟想干什么!」
显然,孙坚的举动同样激怒了袁术。
恰在此时,阎象匆匆入内,拱手问道:「主公,新野可有军报传来?战况如何?」
袁术闻言冷笑反问:“战果?无胜可言!此役之败,堪称奇耻大辱!”
他愤然拍案:“本公都能预见,天下诸侯将如何耻笑于我!”
侍从呈上竹简,袁术阴着脸甩给阎象:“战报未见,倒有求援信——好生瞧瞧这旷世奇闻!”
阎象展信细阅,瞳孔骤缩。
“荒唐!”竹简被他捏得咔咔作响:“纪灵孙坚莫非在演武堂嬉戏?竟败得如此...儿戏?”
他猛然抬头:“究竟是苏烨用兵如神,还是我军将领全是酒囊饭袋?”
袁术抓起茶盏又重重放下:“不然本侯为何大怒?如今倒要请教——这败军之将还赎不赎?新野之约还赴不赴?”
阎象肃然抱拳:“非但纪灵要赎,连孙坚部众也需尽数赎回。新野之行,主公更当亲往。”
“此话怎讲?”袁术猛地揪碎腰间玉佩:“百万粮秣!三十万金!他苏烨莫非要掏空我豫州府库?”
阎象幽幽补刀:“ ** 哪有勒索来得快?”
袁术顿时噎住:“......”
袁术心中虽满是愤懑,阎象却不予理会,直言剖析道:\"观苏烨将军主动议和,又允主公赎回降卒的行事——\"
\"足见其现下并无攻伐南阳之意。\"
\"缘由无他,唯恐背上勾连董卓、破坏盟约之名耳。\"
\"若不赎回流散将士,他日参与讨董之战便无从建功。\"
\"纵拥数万兵卒,假以时日亦可募新丁——\"
\"然练兵经武非朝夕可成。\"
\"倘回绝苏烨,战事必起。\"
\"届时宛城危矣,南阳尽失——\"
\"此非主公之利。\"
袁术不仅没有半分悲伤,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一个多月来,他终于体会到了没有叔父和袁基压制的滋味。
整个袁氏家族中,除了支持袁绍的那部分人,其余势力纷纷向他靠拢,唯他马首是瞻。
这在过去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虽是嫡次子,但家族里的那些老顽固却总是觉得他不如袁绍有能耐。
“可这么多钱粮,一时半会儿也凑不齐啊!该怎么办?”
袁术将目光投向阎象,希望他能给出个主意。
阎象沉吟片刻,道:“主公,我们可自筹一部分,剩下的嘛……从南阳豪强那里‘征调’——啊不,应该说‘暂借’。”
“借?”袁术一愣,“要还吗?”
“不必!”阎象眯着眼睛,语气理所当然,“主公凭本事借来的,为何要还?”
“嗯?”
袁术有些意外,这可不像是阎象会说的话,狐疑道:“你向来谨慎,怎么会出这种主意?”
“若真赖账不还,那些豪强岂会善罢甘休?”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却蠢蠢欲动。
阎象今天的提议格外合他心意,不再像往日那般处处反驳他,甚至让他怀疑眼前这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
阎象没察觉他的胡思乱想,继续解释道:“主公,与苏烨这一战让我明白,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恐怕难以守住南阳。”
“无论这次是否妥协,南阳迟早都会失守……”
袁术听到这里,脸色骤然阴沉下来。
这言外之意,岂不是说他袁术不如苏烨?
刚才还觉得阎象说话顺耳,转眼又让他恼火起来。
潮 769
曾经以为那只是错觉与意外。
然而这场战争让他明白,阎象所言皆是事实。
这更令人难以接受了。
袁术脸上阴云密布,阎象却视若无睹,继续道:\"既如此,我们得罪南阳士族与否,借不还钱又有何区别?\"
\"横竖南阳迟早要被苏烨蚕食殆尽,终将放弃;\"
\"往后与这些士族恐怕再无交集!\"
\"借来的钱粮自然不必归还!\"
\"主公以为如何?\"
至于信誉?
值几钱全看时局。
欠南阳士族的债,又岂会影响到袁术在外地的名声?
\"妙计!\"
袁术眼中精光暴涨:\"就这么办!\"
\"我以袁氏名义召集南阳士族来宛城议事;\"
\"既决定不还,自然要多多益善;\"
\"百万石粮、三十万金哪够?\"
\"至少借他两百万石粮、六十万金,阎君以为如何?\"
既然注定守不住南阳。
自然要捞回本钱。
否则岂不血本无归?
当然,袁术尚未打算立即放弃南阳。
就算要走,也要向苏烨讨笔\"退位费\"。
至少要把这次亏的赚回来。
至于还钱?
不急——谅那些士族也不敢催。
他尚有余裕在南阳徐徐搜刮。
他要彻底榨干这些南阳世家豪强。
叫他们今后无力寻他麻烦。
令他们再无可能襄助苏烨。
倒要瞧瞧,届时苏烨还能如何倚仗这群南阳豪强掌控此地、扩张势力,呵!
(
\"嘶——\"
阎象闻言猛吸凉气,望向袁术道:\"主公这是要绝了这些世族的活路啊!\"
\"凭着袁氏声望,确能让他们倾囊借款;\"
\"可若做得太绝...纵使离了南阳他们奈何不得您,袁氏清誉终究要蒙尘!\"
若只是小损银钱,那些豪强看在袁氏面上尚能隐忍,盼着日后讨些好处。
但若连根拔起——待他们逃离南阳时,这些人必会大肆宣扬袁术劣迹,使其\"英名\"传遍天下。
\"无妨!\"
袁术摆手嗤笑:\"区区骂名,我袁氏担得起!\"
在他眼中,四世三公的袁氏宛如参天巨树,这点风浪不过蚍蜉撼树。
\"......属下明白了。\"
阎象暗叹不再劝阻。既然主公执意,想来...应当无碍?
三日后,袁术召齐南阳诸豪,以袁氏之名举债筹粮。
在袁术动手之前,他已遣人前往新野传达和谈与赎人的意愿,苏烨对此表示认可。
袁术需要时间筹措钱粮,苏烨自然乐见其成——只要钱粮到位即可。
凭借袁氏的名望,加之袁术的强势逼迫,南阳士族豪强纷纷摊派,总计凑出两百万石粮草和六十万金。
这番搜刮虽未让大族彻底倾家荡产,却也掏空了他们半数积蓄,小家族更惨,七成家底被搜刮殆尽,再多也拿不出来了。
袁术十分满意,不断向这些家族许诺,声称他日功成必当厚报,同时催促他们将钱粮尽快运至宛城。
另一边,洛阳太师府内,董卓放声大笑:“苏烨速度倒是快,竟真对袁术开战,还一日内灭了五万兵马!究竟是苏烨太强,还是袁术、孙坚太废物?”
他对苏烨的实力颇为忌惮。毕竟当年在冀州战场,他败于张角之手,而苏烨却能直捣黄龙,斩杀张角。这等对比,令他不得不警惕。
李儒沉吟道:“苏烨麾下将士确实精锐,但袁术、孙坚的兵马新募不久,又轻敌冒进,败得快也情有可原。”
“接下来,若苏烨能彻底剿灭袁术、孙坚,我们便可大肆宣扬他与太师结盟,逼迫他不得不投向洛阳一方。”
“届时,袁绍等诸侯即便心有不满,恐怕也难以容他了。”
将苏烨这一强藩纳入己方阵营至关重要。
李儒暗自忧虑,以苏烨展现的实力,确实令人忌惮。
董卓闻言大喜:\"妙计!适才我还在担忧此人;若能化敌为友就再好不过了!\"
李儒面露难色:\"岳父大人,能迫使其与我方结盟已属不易。要其臣服?绝无可能!这般雄才怎会甘居人下?\"
他心想:若自己十七岁便拜将封侯,如今更是一州之主,帐下人才济济,也断不会俯首称臣。贸然招降恐适得其反,反成死敌。
董卓仍不死心:\"联姻如何?将董白许配给他,可否得其全力相助?\"
李儒再次摇头:\"岳父明鉴,苏烨正妻乃荀氏之女,大儒荀爽掌珠,已育有嫡长子。此路不通啊。\"
以下为
——————
\"据闻,苏烨夫妇恩爱非常,此人用情至专,对诸位妻妾皆宠爱有加,从不偏颇。\"
\"除非太师愿将董白 ** 许作侧室,否则联姻之事断无可能。\"
此言未尽之意在于——董卓的身份地位实则难以与荀爽相提并论。纵使他手握重兵掌控洛阳,贵为当朝太师,在天下士人眼中,其声望仍不及荀爽半分。倘若董卓真有荀爽这般名望,何至于陷入今日境地?早该稳坐庙堂,执掌乾坤了。
这段姻缘对苏烨有百害而无一利。董卓虽心有不甘,仍斩钉截铁道:\"让吾孙女屈居妾室?绝无可能!苏烨何德何能?此事作罢!\"
\"待他平定袁术、孙坚之后,只需稍加运作,他在诸侯间便无立锥之地。届时自会求着与吾结盟。纵使他执意与吾为敌...\"董卓冷笑道:\"今非昔比,吾拥兵数十万,他不过三四万兵马,何足道哉?\"
新野城中,甲三呈上最新战报。苏烨览毕递与郭嘉、苏义共阅。郭嘉倒吸凉气:\"袁术竟借贷二百万石粮草、六十万金?所图为何?\"
——————
两人同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郭嘉皱眉思索道:“不合理啊!他借这么多粮草做什么?这比赔偿款多出一倍了!”
“绝对有问题!”
“该不会压根没打算还吧?”
苏义一愣:“不可能吧?他可是以袁家的名义借的,若赖账,袁氏声望必然受损!”
“况且,他今后在南阳还如何立足?”
袁术会这般目光短浅吗?
苏义仔细一想,还真说不准!
毕竟,那可是袁公路。
此人的思路向来异于常人。
郭嘉转向苏烨问道:“主公,您手中定有相关情报,他是否真想当老赖?”
“没错。”
苏烨笑着颔首:“奉孝果然敏锐!袁术确实打算赖账。”
他简要将袁术与阎象的密谈转述一遍,总结道:“经阎象点醒,袁术已明白暂时斗不过我们,南阳迟早易主;”
“故而铤而走险,妄图掏空南阳士族根基,给我埋祸。”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