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恼怒地瞪着他:\"我在与你讨论军国大事,你却只顾饮酒作乐?\"
荀攸在一旁轻笑:“志才兄何必与奉孝较真?他向来玩世不恭,你这番苦心孤诣纯属对牛弹琴。”
戏志才蹙眉望向荀攸:“莫非公达也认为某在无的放矢?”
\"非也。\"荀攸正色道:\"君之见解鞭辟入里。\"
\"然则何益?黄巾逆贼岂会理会?于当下局势可有裨补?更遑论...\"他目光灼灼地追问:\"君当真不明黄巾本质与其坐大之由?\"
戏志才面色阴郁:\"自然了然于胸。\"
\"既如此,\"荀攸拂袖道:\"黄巾早入歧途,论其是非已无必要。诚如君言,彼辈实为草寇,剿灭即可,与贼寇论道义...\"
悍匪岂会在意大义?
戏志才闻言愈发黯然,许久方长叹一声。望着城下被驱策送死的百姓,悲从中来:\"这些不过是被胁迫的黔首,生计本就难以为继...\"
\"如今却要枉死城下,吾心何忍?\"
\"这世道...\"他喃喃自语。
何时才能遇见明主,拯万民于倒悬,革除这积弊已深的大汉?
在戏志才眼中,这汉室早在王莽篡权时就该倾覆。纵然光武中兴再造乾坤,却未能根治沉疴,反令士族豪强变本加厉地盘剥苍生。
寒门子弟戏志才凭才智苦读方有今日,然欲更上层楼、扭转家国命运却无计可施。仕途壅塞,豪族轻贱,他唯求明主以展抱负,革除时弊。
郭嘉忽举盏笑问:\"闻苏烨作《千字文》,大儒誉其启蒙圣典,二位以为如何?\"
戏志才冷嗤:\"文字游戏救不得社稷。\"
\"家叔父倒盛赞其才。\"荀攸莞尔。
郭嘉复言:\"又闻其率三千商护卫破数万黄巾,月余再以三千铁骑克宛城,剿张曼成部,现擢骑都尉领万军。\"
戏志才蹙眉:\"奉孝究竟何意?\"
荀攸会意点拨:\"此子在提醒你,苏烨既有雄才又不论出身。君所求明主,或在此人?\"
戏志才闻言一怔,眼底闪过明悟之色:\"确实!\"
郭嘉轻摇折扇,眼中含笑望向挚友:\"依你之见,这位苏将军可堪为明主?\"
时局动荡已成定论。
近来书院廊下,这番论断已然成为共识。不仅郭嘉等人,颍川诸多才俊与世家宿老皆持此见。黄巾之乱不过掀开乱世序幕,纵使平息亦难挽狂澜。
汉室根基早已腐朽。
唯有破而后立,方能重焕生机。值此风云际会之际,正是英才施展抱负之时。正如大鹏待风而起,这破碎山河终将成为少年郎的舞台。
\"尚未可知。\"戏志才眸光微动,沉吟道:\"待黄巾退去,自当亲往一见。\"
突然大 ** 颤。
南边官道上烟尘蔽日,玄色洪流席卷而来。郭嘉眯眼远眺,但见铉钾、苏、黄、典四色旌旗猎猎。铁骑如龙,转眼已至城下。
\"看来不必你寻访了。\"郭嘉折扇轻点军阵方向,嘴角噙着玩味笑意。
惊雷般的声音炸响,郭嘉的呼喊将沉思中的戏志才猛然惊醒。
铁骑奔腾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抬眼望去,铉钾军的旗帜已清晰可见。
\"苏烨的铉钾军!\"
戏志才锐利的目光骤然收缩,嗓音中带着不可置信。
\"冲锋!\"
苏烨一声令下,军阵光芒大盛。铁骑速度骤然提升,犹如离弦之箭直插敌军后阵。
\"敌袭!快列阵!\"
何仪兄弟从攻城的狂热中惊醒,仓皇下令调转防线。想要召回攻城部队,却为时已晚。
铉钾军如旋风般席卷而至,铁蹄所过之处血肉横飞。军阵加持下的冲锋势不可挡,黄巾军阵型瞬间土崩瓦解。
城墙上,戏志才与郭嘉不约而同倒吸凉气。
\"军阵之术...竟真被他们掌握了?\"荀攸声音发紧,\"原以为是谣传...\"
郭嘉仰头痛饮,酒渍顺着下巴滑落:\"这支铁骑绝非新练之师。苏烨此人...怕是早就看穿太平道谋划了。\"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这里是一份
——
能有如此远见,又能隐忍蛰伏、暗中布局之人,日后必成大器。
“确实如此!”
戏志才目光灼灼地望着黄巾军阵中纵横驰骋的苏烨与铉钾军,胸中热血翻涌:“这正印证了苏烨的不凡。”
“真乃明主!”
郭嘉轻笑:“这就决定了?不再多观察些时日?”
“不必!”
戏志才斩钉截铁:“我已认定他了。此刻正是投效的最佳时机——据我所知,他麾下尚缺谋主。”
见黄巾军已退,他转身欲走。
“且慢!”郭嘉拦住他,“这般匆忙作甚?”
“收拾行装,出城寻苏烨。”戏志才脚步不停,“迟则生变。”
郭嘉失笑:“他至少会在颍阴停留一日。即便不然,我们亦可相邀。毕竟他助城退敌,当受礼遇——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颔首:“我去禀明太守,亲自相请。二位同往?”
“自然。”戏志才立即应允。
二人看向郭嘉。
“同去。”郭嘉笑道,“正好讨教醉仙酿之事。想必他手中定有比市面更醇的美酒。”
这些商贾之辈,总爱藏几招后手。
在他看来,苏烨想必也不例外。
今日非要亲口尝尝不可。
荀攸:「......」
戏志才:「......」
荀攸不再多言,转身便往城下走。
「你这酒鬼!早晚醉死在酒瓮里!」
戏志才笑骂着追上前去。
句句不离杜康,当真无可救药。
「嘿嘿!绝无可能!我这酒仙之体,越喝越精神!」
郭嘉信口胡诌,晃着酒壶跟上。
荀攸与戏志才齐齐甩给他一记白眼。
时间倒回片刻之前——
苏烨率军突进,直取帅旗下的何仪兄弟。
「速退!」
何氏兄弟乍见煞星逼近,慌忙下令移营。
可寻常人怎能快过军阵加持的虎狼之师?
这一逃,反倒令摇摇欲坠的黄巾军彻底崩散。
挡在前方的贼兵哭爹喊娘,恨不能生出四条腿,拼命往两侧溃逃。
转眼间,苏烨马前竟现出一条诡异坦途,直通何氏兄弟所在。
「啧!」
苏烨与黄忠相视哑然。
既然对方如此识相,他们自然笑纳。
马蹄声骤急,瞬息间已追至近前。
「铿——」
画戟横空,赤芒如电。
何仪何曼尚未回神,腰间已是一凉。
血瀑冲天而起,两颗首级被挑上枪尖。
「贼酋伏诛!弃械跪降者免死!」
吼声震彻战场,残军纷纷伏地求饶。
(
他身后三千甲士齐齐振臂高呼:
\"敌酋伏诛,弃械跪降者免死!\"
声浪如潮,在战场上空回荡。顷刻间,金属坠地之声不绝于耳——那些魂飞魄散的黄巾乱军竟比秋收时节的稻穗跪得更快。有人为了抢先把兵刃扔得更远,甚至将同伴撞了个趔趄。
苏烨望着眼前此起彼伏的投降浪潮,不禁哑然。这些溃兵卸甲的速度,怕是比老兵油子收刀入鞘还要利索三分。当铉钾铁骑绕着敌阵掠过时,数万黄巾军竟如同被烈阳晒蔫的野草般成片倒伏。
\"清点缴获,整编降卒。\"苏烨挥动令旗,各部立即分头行动。城头此刻也洞开大门,颍川太守王怀领着戏志才、郭嘉等谋士疾步而来。
\"苏将军神威!\"王怀远远便拱手作揖,\"下官已备好庆功薄酒,还请将军赏光。此番破敌之功,定当八百里加急奏报洛阳。\"
郭嘉几人站在后方,目光灼灼地打量着苏烨,各自若有所思。
\"甚好!王太守,请!\"苏烨笑着拱手回礼。
\"请!\"
王怀当即在前引路,典韦带着十名亲卫紧随其后。众人进城后,径直前往太守府赴宴。
席间,王怀举杯敬酒:\"苏将军此次来得正是时候,真如天降神兵!这些日子我等可谓度日如年——\"
\"各郡精兵早被皇甫嵩、朱儁二位将军抽调一空,颍阴仅剩两千郡兵。若非城中世家派出家丁护院,百姓青壮自发守城,再加上戏忠、荀攸、郭嘉等人运筹帷幄,此城怕是早已沦陷。\"
说着,他朝邻席的三人指了指。
\"哦?\"苏烨眸光微亮,举杯示意:\"在南阳时就听闻颍川人杰地灵,今日得见三位,实在幸会。\"
郭嘉眼珠一转,举杯接话:\"将军既有此意,不如宴后单独小聚?我等对将军也颇感兴趣。\"
戏志才面不改色,心中暗赞:奉孝此言甚妙!正愁没机会深入结交。
苏烨闻言略一沉吟,意味深长地望向郭嘉,展颜笑道:\"正合我意!便如此说定,届时由我做东。\"
\"妙极!\"
郭嘉抚掌而笑,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不知将军府上可藏有佳酿?莫非比醉仙酿更胜一筹?\"
\"奉孝!\"
荀攸等人闻言扶额,哭笑不得地瞪向郭嘉。
这浪子当真经不起夸!
方才还赞他机敏过人,转眼又口无遮拦。
没瞧见王太守面色已然铁青?
这话里话外,莫不是嫌弃太守府的酒水粗劣?
郭嘉猛然醒悟,连忙向王怀长揖致歉:\"下官失言!绝无轻视府上美酒之意,反倒对太守珍藏念念不忘,万望海涵!\"
\"罢了罢了!\"
王怀捻须轻笑,挥手道:\"早知你这性子,入席饮酒便是。\"
郭嘉嬉笑着落座,目光却灼灼望向苏烨。
\"好个馋酒的!\"
苏烨会意,朗声道:\"莫说醉仙酿,便是更胜一筹的琼浆,在我邓县宅邸中也存着不少。待我归家时,请你痛饮三日如何?若等不及,差人送些与你亦可。\"
这般说着,心中暗喜。
既能得遇郭嘉这般奇才,又以美酒相诱,何愁大事不成?
\"若我无法赴约,定会修书告知。届时你可要信守承诺,给我送来比醉仙酿更醇厚的美酒,这份人情我会记在心上。\"
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未把话说绝,给自己留了回旋的余地。
对苏烨此人,他确实颇为欣赏,但还需多加观察,深入了解。
毕竟两人初次相识。
从目前来看,至少这位苏公子为人慷慨,智谋过人。至于武艺造诣——
先前在战场上的表现已足以证明,起码达到一流甚至顶尖水准。
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实属难得。
在郭嘉所见过的同龄人中,无人能及苏烨。
但选择明主并非只看个人能力。
还需继续观察,从长计议!
\"好!一言为定!\"
苏烨会意地笑了。
他已听懂郭嘉的弦外之音。
酒宴在宾主尽欢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宴后,苏烨依约随荀攸等人来到颍阴城最负盛名的酒楼,择了雅间落座。
众人畅谈天下大势,各抒己见。
期间,郭嘉、戏志才和荀攸通过机锋百出的交谈,从不同角度对苏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苏烨同样如此。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