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徐晃、关羽、张辽在河东剿灭李乐、安定地方之时,汝阴前线大营内的刘备,也迎来了来自长安的天使。
使者风尘仆仆,径直入帐宣旨。圣旨内容除了嘉勉前军将士、重申讨逆决心外,最核心的,乃是天子刘协那道口谕——着前将军刘备,务必尽快将传国玉玺寻回送来。
帐内诸将闻听此谕,神色各异。
刘备面色如常,恭敬接旨:“臣刘备领旨,必竭尽全力,为陛下寻回旧物!”
他心中自是明了,天子所言“旧印”,正是被袁术窃据的传国玉玺,此乃此次东征的目标,天子不过再次强调罢了。
送走天使后,刘备即刻召集心腹议事。
首要之事,便是落实朝廷关于支援扬州刺史刘繇、牵制孙策的方略。
他目光转向帐下一员将领:
“子方。”
一位身形矫健、面容精干的将领应声出列,正是糜芳。
他原为刘备麾下都尉,其兄糜竺虽在长安,但他本人在军中,且对徐州事务颇为熟悉。
“朝廷欲支援刘正礼,需借道广陵,动用糜家海船。”
“你本是徐州旧人,与陈元龙相熟,此事关乎重大,由你持我书信,即刻返回徐州,面见陈使君,陈明利害,请其鼎力相助,调拨舟船粮秣,助刘繇稳固江东。”
糜芳拱手领命,声音洪亮:“芳必不辱使命!定说动陈使君,促成此事!”
糜竺躬身领命:“竺必不辱使命!”
接下来是选派前往刘繇处的使者。
朝廷要求一文一武,宣慰并助战。
徐庶正欲开口请缨,却见坐在末席、一直安静聆听的诸葛亮忽然起身,向刘备郑重一揖:
“都督,亮虽不才,愿请命出使江东!”
众人目光顿时聚焦在这位年轻的书记官身上。
刘备亦感意外,温言道:“阿亮,你年纪尚轻,江东局势复杂,孙策又虎视在侧,此行艰险,非同小可。”
诸葛亮目光澄澈,从容应答:
“都督明鉴。亮籍贯琅琊,亦属徐州,对江淮风土人情略有知晓。刘正礼乃汉室宗亲,朝廷命官,亮代天子宣慰,名正言顺。孙策虽强,然其理亏,未必敢公然加害天使。”
“况且,两位军师祭酒需随都督参赞军机,统筹全局,不宜轻离。亮愿往一试,一则宣示朝廷德意,二则实地勘察江东虚实,以为他日经略之备。万望都督允准!”
徐庶与杨修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讶与赞赏。诸葛亮此言有理有据,更显露出不凡的胆识与抱负。
刘备凝视诸葛亮片刻,见其目光坚定,毫无怯意,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最终颔首道:
“好!阿亮既有此志,我便准你所请!然切记,此行以宣慰、观察为主,安全第一,切不可逞强涉险!若有变故,即刻退回,我派兵接应于你。”
“亮谨记都督教诲!”诸葛亮躬身应诺。
“至于武使人选……”刘备略一沉吟,目光扫过帐下诸将,最后落在一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的年轻军侯身上,“魏延!”
“末将在!”魏延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命你为副使,选精锐五十人,护卫诸葛先生前往曲阿!务必保诸葛先生周全,同时,遇事需果决勇毅,助刘繇稳固防务,见机行事!”
“末将得令!必以性命护诸葛先生与使团安全!”魏延慨然领命,眼中闪烁着渴望建功立业的光芒。
安排妥当江东之事,帐外忽有亲兵来报:“启禀都督!镇南将军张绣遣快马来报,其已击溃纪灵,解陈国之围,现正率骑兵主力星夜兼程回师,预计明日午时便可抵达大营!”
“好!”刘备闻言大喜,“张镇南归来,我军如虎添翼!”
几乎同时,另一路斥候飞驰入帐:“报——!张校尉遣人来报,雷薄已派其部将陈兰,率三千前锋,出营向我方前沿哨垒探进!”
徐庶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笑道:“都督!时机至矣!雷薄果然中计!彼分兵来探,正予我可乘之机!”
刘备精神大振:“元直速速道来!”
“雷薄派陈兰前来,意在试探我军虚实。张校尉可按原计划,率部迎击,务求击溃陈兰,做出我军主力尽出、营垒空虚之假象。”
“雷薄见我军‘空虚’,又闻前锋受挫,必以为有机可乘,极可能亲率主力出营,企图一举攻破我大营!”
他手指向地图上代表张绣骑兵归来路线的位置,语气斩钉截铁:
“而此时,张镇南的精骑恰好赶回!我军可令张绣所部不停歇,绕过战场,直插雷薄主营侧后!”
“待雷薄主力离营攻我大营之时,张绣铁骑突袭其空虚的后营,焚其粮草,断其归路!我军主力再于营前正面迎战雷薄!如此前后夹击,雷薄数万大军,必溃无疑!”
“妙计!”刘备击节赞叹,“此正合兵法‘以正合,以奇胜’之要义!便依元直之策!”
他当即传令:“命张飞迎击陈兰,许败不许胜,诱敌深入!命人速报张镇南,改变行军路线,隐秘接近雷薄大营侧后,听候号令,发动突袭!其余诸将,随我整军备战,准备与雷薄决战!”
“诺!”帐内众将轰然应命,士气高昂。
……
汝阴城外三十里,一处扼守要道的谷口。
张飞率领千余精锐,并新近投效的霍峻、吴班两部千人士卒,在此扎下了一座看似寻常的营寨。
此地地形险要,营寨依山傍水,南面更有一片茂密的林地,郁郁葱葱,深不可测。
扎营已毕,年轻的霍峻仔细观察四周山川形势后,主动来到张飞面前,拱手建言:
“张校尉,末将观此地形,实乃天赐的设伏良所。南面密林,足以藏匿数千兵马而踪迹不显。”
“末将愚见,校尉可亲率主力伏于林中,末将愿领本部五百子弟兵,据守营寨,示敌以弱,诱其来攻。”
“待敌军全力攻寨,士气骄纵,阵型散乱之际,校尉再率伏兵尽出,拦腰截击,必可大破敌军!”
张飞闻言,环眼一瞪,声如洪钟:“霍家小子!你本部才五百人,那雷薄的先锋少说也有三两千!你这小寨,如何守得住?岂不是白白送死?”
霍峻神色坚毅,毫无惧色,朗声道:“校尉放心!峻自幼习读兵书,深知守城之法,不在兵多,而在用奇,在士气!”
“我麾下这五百儿郎,皆是霍氏宗族子弟,父兄子弟相互依存,可谓上下同欲,皆愿效死!峻愿立下军令状,若守不住营寨,致使敌军破围,甘当军法!”
张飞见霍峻年纪虽轻,但言语铿锵,目光坚定,自有一股沉稳自信的气度,不由得心生好感,再看他身后那五百霍家兵,虽不言不语,却个个站得笔直,眼神锐利,确是一支精兵。
他眼前一亮道:“好!有种!俺老张就信你这一回!吴班!”
“末将在!”吴班应声出列。
“带你的人,随俺老张进林子!都给我藏好了,没俺的号令,谁也不准出声,放跑了一个贼兵,俺拿你是问!”
“得令!”
张飞又对霍峻道:“霍家小子,营寨就交给你了!给俺顶住!撑到俺杀出来!”
“末将领命!校尉放心!”霍峻重重抱拳。
计议已定,张飞立刻率领主力并吴班部共一千五百人,悄无声息地潜入南面密林之中,借助树木草丛隐匿行迹,只等敌军上钩。
霍峻则迅速安排麾下五百子弟兵,加固寨栅,多设旌旗以为疑兵,并将仅有的拒马、鹿砦布置在寨前要害之处,准备迎战。
日落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血红。雷薄派出的先锋大将陈兰,果然率领三千兵马,逶迤而至。
远远望见前方谷口赫然立着一座营寨,陈兰心中一惊,勒住战马:“嗯?刘备军在此设寨?莫非有备?”
他身旁一名亲卫仔细观察片刻,回道:“将军,看寨上旗帜虽多,但守军身影稀疏,人数似乎不多,远不及我军。”
陈兰闻言,凝目细看,果然见寨墙上人影寥寥,远非大军驻扎的气象,顿时疑虑尽消,转为狂喜,哈哈大笑道:
“哈哈!果然如此!刘备那织席贩履之徒,定是分兵过多,导致中军空虚,故在此虚张声势,企图阻我探路!此乃天赐良机,正是我陈兰建功立业之时!”
他再不犹豫,拔出佩剑,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儿郎们!敌军空虚,一鼓可破!随我踏平此寨,生擒守将,主公必有重赏!杀——!”
“杀啊!”三千袁术军发声喊,在陈兰的驱使下,如同潮水般向霍峻坚守的那座看似单薄的营寨发起了猛攻!
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寨墙,士兵们扛着简陋的云梯,挥舞着刀枪,嚎叫着冲向寨门。
霍峻立于寨墙之上,面色沉静,目光冷冽地看着汹涌而来的敌军,手中令旗缓缓举起。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