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花灯还未熄灭,北方的烽烟已悄然燃起。四月末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刚洒在孟津渡口,斥候便骑着快马,带着紧急军情冲进洛阳城:“将军!刘聪联合拓跋部、刘屈,率领八万大军,已渡过黄河,朝着洛阳城杀来!目前已占领宜阳镇,正在向洛阳西北的新安城推进!”
石勒正在军营查看士兵训练,听闻消息后,手中的马鞭 “啪” 地落在地上。他快步走进中军大帐,展开地图,手指重重按在新安城的位置:“新安城是洛阳西北的门户,一旦失守,刘聪的大军就能直逼洛阳城下!崔尚书,你立刻组织城内百姓,加固西北方向的城墙,挖掘深壕;巴图,你率领五千骑兵,火速赶往新安城,协助守军防守,务必拖延刘聪大军的进攻速度!”
崔岳和巴图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去。大帐内,石勒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眉头紧锁 —— 刘聪此次联合拓跋部和刘屈,兵力是洛阳守军的三倍有余,且多是骑兵,机动性极强,若是不能守住新安城,洛阳城将陷入巨大的危机。
巴图率领骑兵赶到新安城时,城池已被刘聪的大军团团围住。城墙上的守军寡不敌众,只能勉强抵挡,不少士兵已浑身是伤,却依旧死死守住城门。“将军!您可来了!” 守军将领看到巴图,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刘聪的大军攻势太猛,我们快撑不住了!”
巴图勒住马,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兄弟们,随我杀进去,支援守军!” 他率领骑兵,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朝着敌军的包围圈冲去。羯族骑兵的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很快便撕开了一道缺口,与城内的守军汇合。
刘聪坐在远处的高台上,看到巴图率军入城,气得狠狠一拍扶手:“没用的东西!连一个小小的新安城都拿不下!” 身边的拓跋部首领连忙劝道:“陛下息怒,巴图的骑兵勇猛,我们硬攻只会徒增伤亡。不如我们围而不攻,断绝新安城的粮草供应,等城内守军粮尽,自然会不攻自破。” 刘聪冷哼一声,无奈点头:“只能如此了。传我命令,加强包围圈,任何人不得进出新安城!”
新安城被围的消息传回洛阳,城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崔岳正在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听到消息后,心中满是担忧:“将军,新安城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十日,若是我们不能尽快解围,巴图和守军恐怕会有危险。” 石勒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崔尚书,你继续留在城内,负责城防和百姓安抚;我率领两万大军,亲自前往新安城,解围巴图!”
崔岳连忙阻拦:“将军,不可!您若是离开洛阳城,城内的防守力量会大大削弱,万一孙恩或其他势力趁机进攻,我们会腹背受敌!” 石勒摇了摇头:“新安城关乎洛阳城的安危,我必须亲自前往。你放心,我已让刘延率领骑兵,在洛阳城南巡逻,防备孙恩的进攻;另外,汉、羯、匈奴三族的民兵也已组织完毕,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次日清晨,石勒率领两万大军,朝着新安城的方向进发。队伍中,汉、羯、匈奴三族士兵并肩而行,汉人农夫出身的士兵扛着长枪,羯族牧民出身的士兵骑着战马,匈奴士兵则手持弓箭,眼神中满是坚定 —— 他们知道,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解救新安城的守军,更是为了守护洛阳城的和平,守护三族百姓共同的家园。
队伍行至半途,突然遇到一支拓跋部的骑兵。“石勒,你休想过去!新安城是你的葬身之地!” 拓跋部首领手持长枪,大声喊道。石勒冷笑一声,拔出弯刀:“就凭你们,也想拦住我?兄弟们,随我杀!” 他率领大军,与拓跋部的骑兵展开激烈厮杀。
战场上,汉、羯、匈奴士兵配合默契。汉人士兵组成步兵方阵,抵挡骑兵的冲锋;羯族骑兵则从侧翼迂回,袭击敌军的后方;匈奴士兵则在远处射箭,掩护步兵和骑兵的进攻。很快,拓跋部的骑兵便溃不成军,纷纷四散逃窜。
石勒率领大军,继续朝着新安城进发。三日后,终于抵达新安城附近。他看着城下的敌军包围圈,心中有了计策 —— 他派一部分士兵,在远处扬起尘土,假装是后续援军,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同时,派巴图率领骑兵,从城内冲出,与城外的大军内外夹击。
刘聪看到远处的尘土,以为是洛阳城的援军到了,顿时慌了手脚,下令军队准备迎战。就在这时,巴图率领骑兵从城内冲出,朝着敌军的后方发起进攻;石勒则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冲锋。敌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四散逃窜。
“刘聪,哪里逃!” 石勒看到刘聪的身影,立刻率军追击。刘聪吓得魂飞魄散,只顾着逃跑,连盔甲都跑丢了。拓跋部首领和刘屈见状,也只能率领残兵败将,跟着刘聪一起逃跑。
新安城的包围被解除,城内的守军和百姓纷纷走出城门,迎接石勒的大军。巴图走到石勒面前,躬身行礼:“将军,多谢您及时解围!” 石勒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走吧,我们回洛阳城!”
然而,就在石勒准备率军返回洛阳城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将军,不好了!孙恩趁您率军前往新安城,联合许昌的东晋军队,再次包围了洛阳城!崔尚书让您立刻率军返回,支援城内防守!” 石勒闻言,心中大惊 —— 他没想到,孙恩竟会如此迅速地发起进攻。
“快!加快速度,返回洛阳城!” 石勒对士兵们大喊,手中的马鞭不断抽打马匹,大军朝着洛阳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他心中满是担忧 —— 崔岳能否守住洛阳城?城内的百姓是否安全?这一次,洛阳城又将面临怎样的危机?
此时的洛阳城内,崔岳正率领三族民兵,在城墙上与孙恩的大军展开激烈厮杀。锦娘和刘氏带着女子们,在城楼上熬制汤药,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明远、木易和石邃则拿着石块,朝着城下的敌军扔去,小小的身影在城墙上穿梭,虽满脸恐惧,却没有一人退缩。
“崔尚书,敌军攻势太猛,我们的防线快要撑不住了!” 一名士兵浑身是伤,跑到崔岳面前,大声喊道。崔岳拔出长剑,大声说:“兄弟们,坚持住!将军很快就会率军返回!我们绝不能让敌军攻破城门,绝不能让洛阳城的百姓陷入苦难!” 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举起武器,再次发起反击。
孙恩站在城下,看着城墙上顽强抵抗的守军,心中满是愤怒:“可恶!石勒还没回来,你们就撑不住了吗?给我加大攻势,务必在石勒回来前,拿下洛阳城!” 天师道信徒们像疯了一样,朝着城墙冲去,有的甚至抱着炸药包,想要炸毁城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 是石勒率领的大军回来了!“孙恩,你竟敢再次来犯!” 石勒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战场,他率领大军,朝着孙恩的后方发起进攻。城墙上的守军见状,顿时士气大振,纷纷大喊着 “杀”,朝着城下的敌军发起更猛烈的反击。
孙恩看到石勒率军返回,心中大惊,知道大势已去,只能下令撤军。石勒率领大军,趁机追击,又斩杀了不少孙恩的士兵,才下令收兵返回洛阳城。
洛阳城的危机再次解除,城内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迎接石勒和大军的凯旋。汉、羯、匈奴三族的百姓手拉手,欢呼着 “胜利了”,泪水和笑容交织在一起。石勒和崔岳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 —— 这一次,他们又一次守住了洛阳城,守住了三族百姓共同的家园。
然而,他们知道,刘聪和孙恩虽然战败,却并未被彻底消灭,乱世棋局的博弈,依旧没有结束。北方的刘聪还在虎视眈眈,南方的孙恩也在积蓄力量,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此刻,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 —— 只要汉、羯、匈奴三族百姓同心协力,只要他们坚守着胡汉交融的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洛阳城的灯火,将在乱世中继续燃烧,照亮和平的道路,为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带来希望的曙光。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