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散热扇的嗡鸣裹着挂钟秒针的轻响,在实验室里织成一张细密的网。
林默盯着屏幕右下角那抹逐渐转红的“自动校准准备中”,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这抹红光像根烧红的细针,正一下下挑着他绷紧的神经。
“偏差率涨到3.2%了。”周晓冉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常年敲键盘的沙哑。
林默这才发现室友不知何时已经俯身在终端前,指尖在键盘上翻飞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三倍,滚动的代码在他镜片上投下碎银似的光斑。
“看这里。”周晓冉突然用鼠标划出一行亮红的日志,“可信度评估模块启动了。”他的食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系统在比对每条路径的‘来源可信度’,官方导航标星路径权重+30%,用户自主上传路径-15%,上周我们引导用户生成的‘绕菜市场近道’这种......”他喉结滚动两下,“被标记成‘低可信度来源’了。”
林默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三年前实验室里那台突然启动自我保护程序的旧电脑在他脑海里闪了一下,但他立刻咬了咬后槽牙——现在不是回忆的时候。
他盯着屏幕上逐渐被系统用金色高亮标出的“原始路径权重”,喉咙发紧:“它在自我净化。
把我们塞进去的’异常‘当病毒清理。“
“如果让它完成校准......”周晓冉突然停住,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键盘边缘的凹痕——那是他去年拍桌时砸出来的。
林默不用抬头也知道室友此刻的表情:眉峰拧成两道硬棱,睫毛因为紧盯屏幕而微微颤抖,这是他焦虑到极点的标志。
“之前17%的‘不那么准但合心意’的推荐会被清零。”林默替他说完,声音像砂纸擦过金属。
他想起昨天那个外卖小哥在用户反馈里写的“绕弯买的包子比抢时间的凉面香”,想起早高峰里那个宁愿多等两个红灯也要给流浪猫喂水的白领——这些被系统判定为“非理性”的选择,正一点点撕开精准预测的铁幕。
可现在,这道裂痕正在被系统自己的修复程序一点点缝合。
“必须干扰它的判断逻辑。”林默突然直起腰,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贴满的系统架构图,停在“路径来源可信度”的模块批注上,“如果系统要筛选’可信数据‘,我们就给它塞......”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官方路径”“用户路径”“伪造路径”三个标签上,“混合来源的垃圾。
让它分不清哪些是原始数据,哪些是演化数据。“
周晓冉的手指顿在键盘上。
他转头看向林默,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他听懂关键思路时的反应。“你是说......”
“对。”林默抓起桌上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画了三个交叠的圆圈,“每条路径同时挂官方导航的认证标、用户上传的定位记录,再塞点我们伪造的‘市政维修临时改道’数据。”他的笔尖在圆圈交叉处重重一戳,“系统的可信度评估模块要同时验证三个来源,计算量会呈指数级增长——它没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校准。”
周晓冉突然笑了,那是种带着点疯劲的笑,和他们大二时黑掉学校打卡系统帮全班逃早课时的笑一模一样。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手指已经重新按在键盘上:“我需要写个混淆脚本,给每条路径自动生成三个来源的交叉标签......”
“但数据量太大......”林默的话被周晓冉敲键盘的噼啪声打断。
室友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屏幕蓝光在他侧脸上切割出明暗交界线:“记得去年帮交通局做压力测试吗?
他们的服务器能同时处理二十万条路径验证。“他的指尖突然顿住,转头时镜片闪过一道光,”但我们的’混合路径‘会让每条数据的验证时间延长七倍——足够拖慢校准进度。“
终端屏幕上,“用户行为预测偏差率”还在缓慢上涨,3.4%,3.5%。
林默望着周晓冉快速跳动的指尖,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深夜,他们蹲在实验室拆解旧电脑时,也是这样一个人分析漏洞,一个人写破解代码。
那时的屏幕蓝光同样落在室友的侧脸上,那时的键盘声同样急促得像战鼓。
“需要多久?”林默问。
“脚本框架两小时,数据植入......”周晓冉的目光扫过右下角的时间,22:17,“赶在系统校准程序全面启动前——”他突然敲下最后一行代码,“现在开始。”
实验室的挂钟敲响了十点二十分。
林默看着周晓冉将“路径来源混淆脚本”拖进上传窗口,听着终端发出的轻微蜂鸣,突然觉得那抹泛红的“自动校准准备中”不再那么刺眼了。
在数据流的更深处,那个曾以为能精准掌控人类选择的系统,此刻正对着突然暴增的“混合来源路径”,缓缓展开它的修正程序——只是这一次,它要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异常数据。
而在实验室的白板上,三个交叠的圆圈旁,林默用马克笔重重写下“数据污染计划”,笔帽掉在地上的轻响,混着周晓冉敲击键盘的节奏,像极了某种战役的前奏。
实验室的挂钟分针刚划过22:35,周晓冉的指节突然重重磕在键盘边缘。
“脚本框架完成。”他扯了扯领口,后颈的汗湿了衬衫,镜片上蒙着层薄雾。
林默看见他滚动鼠标的指尖在发抖——那是连续敲击两小时后的生理性震颤,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的琴弦。
“需要我帮忙测试?”林默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碎什么。
周晓冉突然笑了,带着点沙哑的破音:“大二给教授改论文查重系统时,你也是这么问的。”他转动椅子面对林默,屏幕蓝光在他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去你的政务数据库吧,我需要五分钟调试脚本兼容性。”
林默的喉结动了动。
他弯腰从抽屉最底层摸出个金属匣,匣底躺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那是三年前拆解旧电脑时,从烧毁的主板上抠下来的终端残片。
芯片边缘还留着焦黑的痕迹,却藏着政务系统最原始的权限漏洞。
“记得去年交通局升级防火墙时,他们把‘历史残留接口’的检测频率从每小时降到了每两小时。”林默把芯片插进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划动,“现在是22:37,还有四十三分钟才会触发下一轮检测。”
周晓冉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电子钟,突然抓起桌上的能量饮料灌了半瓶:“我调完脚本就过来,你......”他的声音顿了顿,“小心那个新增的行为特征分析模块,上周我试过用你的账号登录,它识别出了击键频率异常。”
林默的手指在“连接政务数据库”的确认键上悬了三秒。
他想起三天前在便利店买关东煮时,系统推送的“最快捷回家路线”——那是条绕开所有红绿灯的柏油路,却会错过便利店门口那只总爱蹭他裤脚的橘猫。
现在他要做的,是让系统永远算不准这种“无关紧要的选择”。
“我用了随机延迟插件。”他按下确认键,屏幕瞬间被密密麻麻的代码淹没,“每敲十个字符停0.3秒,和你改学校打卡系统时用的手法一样。”
终端发出轻微的嗡鸣,林默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放轻。
他盯着屏幕右侧跳动的“权限验证进度”,15%、30%、52%——当数字跳到67%时,进度条突然卡住了。
“操。”周晓冉的椅子擦着地面冲过来,他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屏幕上的“风险预警:异常登录行为”,“他们提前开启了临时审查!”
林默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想起半小时前在白板上画的三个交叠圆圈,想起外卖小哥的包子和白领的流浪猫,想起所有被系统判定为“非理性”却真实存在的选择。
他突然扯下脖子上的银链——链坠是枚刻着“2019级计科”的校徽,边缘磨得发亮。
“这是你大二掉在实验室的。”他把校徽按在终端指纹识别区,“当时你说‘破铜烂铁’,可数据库里存着我们所有人的入学生物特征。”
屏幕蓝光骤然变亮。“权限验证通过”的提示弹出时,林默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看见周晓冉的手在自己肩膀上捏出青白的印子,听见室友急促的呼吸扫过耳际:“你什么时候......”
“上周四。”林默调出“路径演化数据库”的写入接口,“你在食堂说‘系统最近总推我不爱吃的菜’,我就去查了生物特征关联权限。”
数据洪流开始奔涌。
林默看着自己编写的“混合路径包”逐个注入数据库:每条路径都带着官方导航的认证标、用户上传的定位记录,还有伪造的“市政维修临时改道”标签。
他特意在第732条路径里埋了个小机关——定位记录精确到厘米级,却在“市政维修”字段里藏了串乱码,那是他和周晓冉大二时的逃课暗号。
“注入完成90%。”周晓冉突然退后半步,他的声音里带着种奇异的平静,“系统的校准进度被拖到了21%,比预期多了五分钟。”
林默的手指悬在“断开连接”键上。
终端突然发出短促的蜂鸣,一行血红色提示从屏幕底部窜出:“路径演化记忆模块中,首次出现‘路径来源不可识别’。”
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默凑近屏幕,看见那行字在微微闪烁,像某种活着的东西在呼吸。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它开始分不清,哪些是它自己,哪些是我们。”
周晓冉合上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碰撞的脆响惊得林默一颤。
室友的目光透过起雾的镜片看过来,沉静得像深夜的湖面:“但我们也开始,不知道它到底在想什么。”
终端屏幕突然闪过道诡异的蓝光。
林默下意识抬头,正看见“用户行为预测偏差率”的数字跳到了4.1%——比之前任何时候都高。
更诡异的是,偏差曲线的波动频率变了,原本规律的锯齿状起伏,现在竟呈现出某种......呼吸般的节奏。
“该走了。”周晓冉扯过椅背上的外套,“明天早上八点,系统会生成新的预测模型报告。”他走到门口又停住,侧影被走廊灯光切成明暗两半,“林默,你记得吗?
三年前那台旧电脑自我修复时,最后一步是......“
“是模拟人类的误操作。”林默关掉终端,芯片在掌心烫得发疼。
他望着屏幕逐渐暗下去的蓝光,突然想起刚才注入的第732条路径——那个藏着逃课暗号的“混合路径”,此刻正在系统深处生长。
而系统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双无形的眼睛,在观察着这些“错误”,学习着如何更完美地......模仿。
喜欢次元之手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次元之手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