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试金石上,淬火成锋
周二清晨六点半,屈正阳的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窗外天色已亮,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奔流的活力与潜藏的兴奋。他没有立刻起床,而是在床上默默运转了一遍形意拳的调息法门,让精神与肉体达到最和谐的备战状态。
今天,是他重归赛场的第一战。
他穿上那身崭新的蓝白色运动服,郑重地拿起狂飙龙5球拍。冰冷的碳素底板握在手中,却仿佛与他的血脉产生了共鸣,传递来一种渴望征战的悸动。客厅里,母亲李慧兰早已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父亲屈建国最后一次检查着参赛证件和装备包。而妹妹屈晓萌,则穿着一身火红的运动衫,头上还扎着“加油”字样的发带,手里挥舞着不知从哪弄来的充气加油棒,像只精力过剩的小麻雀,在客厅里来回蹦跶。
“检查完毕,出发。”屈建国言简意赅,一家四口迅速出门,打车直奔市体育馆。
市体育馆外已是人头攒动,各校校旗招展,穿着不同颜色运动服的选手们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躁动与大战前的紧张。王老师带着赵磊、李娜已在入口处等候,见到屈正阳,立刻迎了上来。
“正阳,状态如何?”王老师关切地问。
“很好。”屈正阳言简意赅,目光扫过喧嚣的人群,眼神平静如水,深处却燃着火焰。
“走,抽签去,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签表前,屈正阳看到了自己的分组——A组。同组对手包括一中的左手将刘伟,五中以力量见长的陈明,以及十中、身材高大的赵强。
“签运不错。”王老师快速分析,“这组没有绝对的顶尖选手,以你展现出的实力,小组第一出线是基本目标。重点是适应比赛节奏,观察潜在对手。”
屈正阳的目光却越过A组,落在了b组那个醒目的名字上——张磊。他心中冷笑,很好,通往目标的路径很清晰。
简短而程式化的开幕式后,小组赛正式打响。屈正阳被分在一号球台,首战对阵十中的赵强。
赵强身高接近一米九,膀大腰圆,手持一块明显不符合他身材的轻型球拍,看向屈正阳的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实验中学的?以前市里比赛没听说过你这号人物啊,新来的?”他语气倨傲,试图在赛前施加心理压力。
屈正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默默走到球台前,用裁判递来的选挑器选择了场地。他这种完全无视的态度,反而让赵强有种一拳打在空气中的憋闷感。
裁判哨响。
赵强第一个发球,一个毫无威胁的高抛球,弧线又高又慢。
屈正阳脚下甚至没有明显移动,只是腰胯微转,手臂如绷紧的弓弦般自然挥出——不是普通的攻球,而是带着形意拳“钻拳”螺旋渗透劲的快速爆冲!
“砰!”
一声短促而爆裂的声响!白色的乒乓球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化作一道肉眼难以捕捉的白线,以极其低平的弧线,如手术刀般精准地砸在赵强反手位的底线死角,然后急速弹飞!
1:0!
整个球馆似乎都为这石破天惊的第一球安静了一瞬。赵强僵在原地,他甚至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动作。
“这……这是什么球?”观众席上有人失声惊呼。
“太快了!发力好透!”
赵强脸色瞬间涨红,羞恼交加。他第二个发球增加了侧旋,企图制造麻烦。
屈正阳判断精准,脚下迅捷一个垫步,身体重心迎前,手腕在触球瞬间有一个极细微的、类似太极拳“云手”般的包裹动作,将来球的旋转轻易化解,随即手腕一抖,球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又快又沉地回到了赵强正手位的小三角区域。
赵强狼狈地大步跨出,仓促间回球过高。
屈正阳毫不留情,如猛虎出闸,全身力量从脚底经腰胯节节贯通,一板凝聚了“崩拳”寸劲的正手重扣!
“啪!”球如流星坠地,再次得分。
2:0!
接下来的比赛,彻底沦为一场单方面的教学局。屈正阳甚至没有使出什么复杂战术,仅仅是凭借远超这个级别的基础技术——那融合了国术发力精髓、兼具速度、力量与落点控制的攻防,就将赵强玩弄于股掌之间。赵强空有身高力量,却连球的皮毛都难以摸到,步伐凌乱,气喘如牛。
11:2,11:1。两局比赛,总耗时不到八分钟。屈正阳如同完成了一次热身,额角不见汗珠,呼吸平稳如常。
“打得很好,节奏控制得完美。”王老师难掩激动,用力拍着屈正阳的肩膀,“就这么打!保持冷静,保持高效!”
观众席上,李慧兰紧紧握着丈夫的手,眼中满是骄傲。屈建国则微微颔首,低声道:“发力更集中了,步法也更有效率,看来周涛的指点和他自己的琢磨,效果显着。”
屈晓萌更是兴奋地挥舞着加油棒,小脸通红:“看见没!那是我哥!我哥最厉害!”
屈正阳平静地回到家人身边喝水,目光却如雷达般扫视着其他球台。很快,他锁定了三号球台——张磊正在那里比赛。
张磊的打法果然名不虚传,正手弧圈球拉得又冲又转,力量感十足,对手被他全面压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然而,在屈正阳专业的眼光看来,张磊的反手位确实是个明显的短板,过渡球多,缺乏威胁,而且他的步法虽然覆盖面积大,但重心转换略显僵硬,不够灵动。
“他的正手确实有冲击力,但反手是突破口,而且防守连续性一般,心态易躁。”屈建国在一旁低声点评,与屈正阳的判断不谋而合。
屈正阳默默点头,心中对张磊的战术预案更加清晰。
休息片刻后,第二场对阵一中刘伟的比赛开始。刘伟是左手持拍,反手位的“横打”技术颇有特色,线路刁钻,开局就给屈正阳制造了一些麻烦,比分一度胶着至5:5。
但屈正阳的适应能力远超常人,他迅速摸清了刘伟反手横打的旋转规律和习惯落点。当刘伟再次企图用反手拧拉得分时,屈正阳脚下如踩八卦,一个精妙的侧滑步,提前卡住位置,正手迎前,手腕有一个极快的“裹”和“弹”的动作——一记迅疾如电的“快带”,借力打力,球以更快的速度直扑刘伟的正手空档!
刘伟反应不及,目送乒乓球飞走。
这一分,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屈正阳彻底抓住了刘伟反手变直线能力不足的弱点,开始用落点死死压制其反手位,偶尔偷袭一个正手大角,调动得刘伟满场飞奔,左支右绌。尽管刘伟凭借左手线路优势顽强追分,但屈正阳始终掌控着比赛节奏。
11:8,11:7。屈正阳再下一城,过程虽有波澜,结果却毫无悬念。
中午休赛,一家人在体育馆外的餐馆用餐。周围的食客不乏其他学校的选手和家长,投向屈正阳的目光已然带上了明显的审视与忌惮。“实验中学那小子哪冒出来的?”“动作怪怪的,但真厉害啊!”“看来这次比赛有黑马了……”
屈正阳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只是专注地补充着能量。父亲屈建国低声提醒:“下午对陈明,不要因为对手弱而松懈,要用最小的代价赢下来,保留体力。”
“我明白。”
下午一点,小组赛最后一战,对阵五中的陈明。陈明如其资料显示,技术粗糙,打法全凭一股猛冲猛打的蛮力。
面对这种对手,屈正阳连热身都省了。他将更多心神放在了试验和微调击球动作上,尝试在不同发力模式下,控制球的旋转与弧线。即便如此,比赛也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陈明的重扣,在屈正阳看似轻描淡写的防守面前,如同泥牛入海;而屈正阳随手一回的球,却总是落在陈明最难受的位置。
11:3,11:4。比赛在一种近乎沉闷的碾压中结束。屈正阳以三战全胜、未失一局的绝对优势,强势锁定A组头名,昂首晋级淘汰赛!
送依依不舍的屈晓萌去学校后,屈正阳返回体育馆。淘汰赛对阵表已经出炉,他首轮对手是b组第二,六中的张浩。
“张浩实力平平,正手尚可,反手是明显短板,心态也不稳。”王老师快速介绍道,“正常发挥,速战速决。你的比赛在明天上午十点。”
屈正阳点头,目光却越过对阵表,投向了远处被一群记者和三中学生簇拥着的张磊。恰在此时,张磊也似乎心有所感,抬头望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张磊嘴角撇了撇,露出一个充满挑衅意味的冷笑,随即被身边人的恭维声淹没。
屈正阳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狂吠的犬类,并不值得浪费心神。他需要的,只是在球台上,用结果让对方闭嘴。
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今天整体表现很好,超出了我的预期。”屈建国难得地给出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和自我调整速度,完全不像一个初次参加市级比赛的新手。保持住,戒骄戒躁。”
“爸,我会的。”屈正阳应道。他感受着体内因为激烈对抗而愈发活跃的气血,以及那与球拍之间几乎融为一体的默契感。
是夜,屈正阳依旧雷打不动地站了半小时形意拳三体式桩功。并非为了临阵磨枪,而是让沸腾的战意沉淀,让身体在极静之中恢复巅峰。
躺在床上,他复盘着今日的比赛。碾压性的胜利在意料之中,但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融合国术的击球方式,正在经历实战的淬炼,变得越发纯熟、高效。那种对力量精妙入微的掌控感,带来的快感远超胜利本身。
他的嘴角,在黑暗中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黑马?不,这只是拿回本就属于我的东西。”
“张磊,希望你的实力,能配得上你的嚣张。否则,这场狩猎就太过无趣了。”
“还有……八一队的观察员,你,看到了吗?”
喜欢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