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梓陌站在寒风中,望着吴公公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丝轻松和舒畅。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紧张和和慌乱压了下去,随即转身,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地说道:“现在,咱们分成几组进行工作。”
人群迅速分为三组:
? 第一组:五名工匠带着五名力士前往城中,采购泥砖。苏梓陌特别叮嘱:“记住,泥砖数量越多越好,质量必须上乘,不能有任何瑕疵。”他深知,泥砖是建筑的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
? 第二组:另一队五名工匠带着二十名力士前往黄土坡,挖掘黄泥土。苏梓陌提醒:“黄泥土是重要基础材料,要尽可能多挖掘,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第三组:剩下的十名工匠与十名力士留在原地,在苏梓陌的指导下开始划分首批实验区域——一百平米的试验田,并开始规划后续房屋的搭建细节。
众人迅速投入工作,忙碌的身影在黄昏中穿梭,热火朝天地开始各自的职责。
夕阳余晖,天色渐渐转暗,寒风愈发刺骨,仿佛要将人冻入骨髓。苏梓陌因未穿戴守卫者作战服,只穿着那件皇上亲赐的轻薄男官服,整个人冻得瑟瑟发抖。他走到一旁,生起一堆篝火,与留守在良田的工匠和力士们围坐在一起取暖。
火光映照在众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苏梓陌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丝感慨。他轻声说道:“大家辛苦了。”
一名年长的工匠笑了笑:“能为大人效力,是我们的荣幸。”
此时夕阳余晖洒落在大地上,微风中夹杂着些许寒意,天边泛起淡淡的橘红色,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温暖的色彩。
火堆在空地上燃烧,火光跳跃着,映照着围坐其旁的苏梓陌、留守的工匠和力士们。众人一边取暖,一边低声交谈着。话题从各自的经历,到对未来的期望,再到家乡的亲人,气氛温馨而融洽。
苏梓陌静静地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述,每个人的身世都不尽相同,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有人因战乱失去家庭,有人因家贫走上工匠之路;有人回忆起学徒时的艰辛,也有人谈起对未来的憧憬。
终于,轮到最后一名工匠开口。他抬起头,声音略带沙哑却带着几分自豪:“我这门木匠手艺是家传的,家父在晋城生活。前些日子传来信说家中一切都好,家父还带着我的哥哥开了家店,店里卖成品家具和一些日常摆件,听闻合伙开店铺的是王霸和气小队的队长苏梓陌。”
苏梓陌听到“苏梓陌”三个字,眼神一亮,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他转头看向那名工匠,目光中透着几分亲切,随即轻声问道:“你家父……是不是叫张德仲?”
那名工匠一怔,略显惊讶地看向苏梓陌,眉头微微皱起:“平向男大人,您怎知道我家父的姓名?”
他顿了顿,随即开口,带着几分郑重:“我叫张高山,我爹就叫张德仲。”
苏梓陌听后,眉眼间笑意更浓,目光中多了一丝熟稔与亲切:“张高山,你可知我是谁?”
张高山略带疑惑地回答:“您是平向男大人呀。”
苏梓陌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亲近:“我是平向男,但我的名字叫苏梓陌——王霸和气小队的队长,也是你家父的合伙人。”
张高山一时怔住,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来,眼中满是震惊与敬意:“苏……苏大人?!”
苏梓陌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坐下。随即温和地说道:“我离开晋城前往圣都时,老爷子身体还非常健康硬朗。”
张高山重新坐回原地,神色略显激动,但仍难掩心中的牵挂,低声问道:“苏大人,天气日渐转寒,不知家父,兄长和嫂子是否真如信中安好?家中是否有人照料?”
苏梓陌看着他,语气温和而坚定:“你不必担心,老爷子帮了我很多,我也特意叮嘱过我的队员们要多加照顾。你可以完全放心。”
火堆旁,张高山听完苏梓陌的话,眼眶微红,情绪激动。他缓缓跪下,声音哽咽地说道:“多谢苏平向男!您对我们张家有着大恩,我们张家无以为报。若苏大人日后有任何困难,我们张家哪怕倾尽所有,也定当竭尽所能,助您渡过难关!”
苏梓陌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动作轻柔却坚定。他看着张高山,眼中带着几分诚挚与温和,开口说道:“你们张家并没有欠我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张老爷子对我帮助甚多,所以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理所应当。”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平和,却又带着一丝感慨:“天色已经不早了,等一会儿,其他两组回来,咱们就简单收拾一下,回程休息。明日,再着手建设室内种植房屋。”
说完,他轻轻拍了拍张高山的肩膀,示意他安心,随后缓缓坐回火堆旁,继续与众人围坐在一起,火光映照在他略显疲惫却依旧神采奕奕的脸上。
他环视一圈,目光温和,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对了,你们对大唐怎么看?觉得大唐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神情有些迟疑,似乎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火堆中的柴火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香。
就在这时,张高山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他语气沉稳,带着几分忧虑:“我觉得目前大唐内部贪赃枉法的官员很多,境内也有不少匪患未清。而境外的敌对势力更是虎视眈眈。如今大唐的处境,实在堪忧。”
苏梓陌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几分赞许,随即看向其他人,继续问道:“其他人呢?难道没有自己的看法?”
其余人依旧面面相觑,神情复杂。就在此时,一名身材魁梧的力士开口了,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实在:“我觉得大唐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能让百姓吃饱饭。只不过生活也只能维持,普通百姓靠种地和做活想要发大财,很难。”
苏梓陌听后,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思索:“这位力士说的没错,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先辈的种植技术与劳务方式,当然很难发家致富。但如果敢于创新,或许就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说完,便观察众人的反应。有人脸上露出沉思之色,有人则带着疑惑,还有人一脸茫然,似乎并未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察觉到这一点,苏梓陌轻咳两声,继续说道:“就拿我在晋城开的三家店铺来说吧。大家已经知道,张高山的家父张德仲,在晋城开了家家具店。其实,我在晋城还和副队长及他妻子开了家‘英雄火锅店’,另外还与一位朋友开了‘娜曦烤串店’。”
他说到这里,火堆旁的气氛明显活跃了些,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听得更加专注。
“这些店铺的灵感,其实都来源于日常食材。我们换了一种思路,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创造出新的美食,并以此开设店铺。这便是我刚才所说的‘创新’。”苏梓陌的声音带着几分鼓励,“当你的创新成功之后,你就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而你,就是这片天地的领头羊。日后,你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继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众人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的低声讨论,有的陷入了沉思,还有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
苏梓陌满意地笑了笑,轻轻靠在身后的石块上,抬头望向夜空中稀疏的星辰。他知道,今天种下的这颗“创新”的种子,或许会在某一天,悄然发芽。
喜欢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