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巴蜀魔幻侠

首页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捉蛊记重生之傲世人生盛世春异常乐园诸天从有超能力开始绝世神皇傲娇三宝:总裁爹地宠上天安以甜开局一座核心舱残袍殷念元辛碎的小说免费阅读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巴蜀魔幻侠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全文阅读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txt下载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253章 古蜀五王与两大遗址的时光对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序章:泥土里的密码与王朝的轮廓

成都平原的雨,总爱在深夜落下。雨丝敲打着三星堆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也淋着金沙遗址的祭祀坑遗址,仿佛要将三千年的时光泡软,让那些藏在土层里的文明密码,慢慢浮现在世人眼前。我们总说古蜀文明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可当青铜神树、金箔太阳神鸟从泥土中醒来时,它们身上还带着王朝更迭的印记——蚕丛的纵目、柏灌的踪迹、鱼凫的鸟影、杜宇的农耕、鳖灵的治水,还有三星堆与金沙这两座遗址,像两颗明珠,串联起古蜀王朝的时光脉络。

若把古蜀王朝比作一条奔流的河,那么蚕丛是源头的清泉,柏灌是河道的拓宽,鱼凫(三星堆王)是河中的巨浪,杜宇(金沙王)是岸边的良田,鳖灵则是入海前的规整水道。它们不是孤立的名字,而是藏在考古地层里的先后顺序,是古蜀人从迁徙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生存史诗。接下来,我们便循着泥土的痕迹,一步步揭开古蜀王朝序列的神秘面纱。

二、蚕丛:桂圆桥边的开拓者,古蜀第一缕文明微光

要找古蜀王朝的起点,得先往成都平原西北的什邡走。那里有一处叫“桂圆桥”的遗址,距今约4800-4500年,是目前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考古队员在这里挖出了打磨精致的石斧、陶罐碎片,还有碳化的谷物颗粒——这些不起眼的物件,或许就是古蜀第一代蜀王蚕丛留下的痕迹。

《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人总好奇“纵目”是什么模样,是眼睛突出,还是有特殊的图腾?直到桂圆桥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制的人面残片,残片上的眼睛部分被刻画成向上凸起的形状,虽不完整,却让人想起“纵目”的记载。或许,蚕丛部落的人,会在脸上绘制纵目纹饰,以此作为部落的标志;又或许,“纵目”是他们观察自然的方式——在岷江河谷的密林中,只有抬起头、睁大眼睛,才能看清远处的猎物和危险。

4800年前的成都平原,还不是如今的“天府之国”。那时的平原上,沼泽遍布,森林茂密,老虎、野猪时常出没。蚕丛带着族人,从海拔较高的岷江河谷下来,一路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地。他们走到桂圆桥时,发现这里有清澈的河水,有肥沃的土壤,还有大片可开垦的林地——于是,他们停下脚步,搭建起半地穴式的房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镰收割野生的谷物,开始了在成都平原的第一处定居生活。

我曾在什邡博物馆见过桂圆桥遗址出土的石斧,斧身呈青灰色,刃口被磨得十分锋利,斧柄处还留着古人手握的痕迹。讲解员说,这种石斧主要用于砍伐树木和开垦土地,是蚕丛族人开拓家园的“利器”。想象一下,清晨的雾气还没散,蚕丛站在河边的高地上,手里举着这样的石斧,对着族人喊道:“这里有水,有地,我们就在这里住下!”族人欢呼着散开,有的去河边打水,有的去林中伐木,有的在空地上搭建房屋——古蜀文明的第一缕微光,就这样在桂圆桥边点亮。

蚕丛的伟大,不仅在于带领族人定居,更在于他开启了“王”的概念。在此之前,成都平原的部落多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首领;而蚕丛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将多个小部落聚集起来,形成了第一个有组织的古蜀群体。他们以“蚕丛”为号,以纵目为图腾,在桂圆桥周边繁衍了数百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桂圆桥的土地不足以养活所有人,蚕丛的后人便带着部落继续迁徙,寻找更广阔的家园——而古蜀王朝的接力棒,也从这时起,慢慢传到了柏灌手中。

三、柏灌:宝墩城墙下的守业者,古蜀文明的第一次扩张

从什邡桂圆桥往东南走约50公里,就到了新津的宝墩遗址。这里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墙周长约6.2公里,残存的高度最高可达5米——这座用泥土夯筑的城墙,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古蜀第二代蜀王柏灌的部落。宝墩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刚好承接在桂圆桥文化之后,与柏灌所处的时代完美对应。

为什么说柏灌对应宝墩文化?考古学家在宝墩遗址的城墙下,发现了大量与桂圆桥文化相似的陶器碎片,比如敞口的陶罐、带绳纹的陶碗,这说明宝墩部落与蚕丛部落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而宝墩遗址的规模,比桂圆桥遗址大了十倍不止——城墙内的面积约276万平方米,相当于386个足球场大小,里面分布着密集的房屋遗迹、墓葬和灰坑。这样大的规模,绝非普通部落所能拥有,只能是一个强大的王权统治下的中心聚落——而这个王权,很可能就是柏灌。

柏灌时期的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夯土技术。宝墩城墙的夯土层清晰可见,每层厚度约10-15厘米,是用湿润的泥土一层一层夯实而成的。考古队员曾做过实验,用同样的方法夯筑的土墙,能抵御雨水冲刷和小型野兽的撞击。那时的古蜀人,会先在地面上挖出一道深沟,然后将泥土倒进沟里,用石夯反复敲打,直到泥土变得坚硬如石。就这样,他们花了数年时间,筑起了这座环绕聚落的城墙——城墙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柏灌王权的象征,告诉周边的小部落:这里有强大的首领,有安全的家园。

我曾在宝墩遗址的考古工作站里,见过一块城墙夯土样本。样本上的土层像千层饼一样叠在一起,用手摸上去,坚硬得能划伤手指。工作站的老师说:“你看这些土层里的杂质很少,说明当时的人会特意筛选细腻的泥土;而且每层之间都很平整,说明夯打的力度很均匀。”很难想象,在没有铁器、没有机械的时代,古蜀人是如何用双手筑起这座“土长城”的——或许,柏灌每天都会站在城墙边,看着族人忙碌的身影,时不时指挥他们调整夯打的节奏;或许,每当城墙增高一层,族人都会举行简单的祭祀,感谢土地的馈赠。

柏灌时期的古蜀文明,还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在宝墩遗址的房屋遗迹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更多的谷物遗存,除了之前的小米,还出现了水稻的痕迹。这说明,柏灌部落已经开始尝试种植水稻——他们利用成都平原丰富的水资源,在房屋周边开垦出小块的水田,引来河水灌溉。水稻的产量比小米高,能养活更多的人,这也为后来古蜀文明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宝墩文化的末期,成都平原又遭遇了一次气候波动。考古地层显示,宝墩遗址的晚期,出现了大量的洪水淤积层——这意味着,当时可能发生了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淹没了部分房屋和农田。为了生存,柏灌的后人不得不再次迁徙。他们离开宝墩,往北走,最终在广汉找到了一片新的沃土——那里,将成为三星堆文化的发源地,也将迎来古蜀王朝的第三位蜀王:鱼凫,也就是我们假设的“三星堆王”。

四、三星堆王(鱼凫):青铜神树下的王者,古蜀文明的鼎盛之光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名气,早已传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遗址的起点,其实是柏灌部落迁徙后的延续。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000-3200年,相当于夏商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古蜀王,正是传说中的鱼凫——他不仅是古蜀第三代蜀王,更是我们假设的“三星堆王”,是古蜀文明鼎盛时期的缔造者。

为什么说鱼凫是“三星堆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杖,给出了最直接的线索。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表面刻着三组图案:最上面是两只对称的鸟,中间是两条相向的鱼,下面是两个人头。考古学家认为,这组图案是鱼凫王权的象征——“鱼”和“鸟”对应“鱼凫”(凫是一种水鸟),而人头则代表鱼凫王本人。金杖出土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坑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物、玉石器和象牙,这些都是王室祭祀用的礼器,进一步证明这里曾是鱼凫王的统治中心。

鱼凫时期的三星堆人,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青铜铸造技术。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高达3.96米,由底座、树干、树枝和神鸟组成。树干上缠绕着龙形纹饰,树枝上站着九只神鸟(现存七只),每只神鸟的造型都栩栩如生——喙部尖锐,翅膀收于身侧,爪子紧紧扣住树枝,与我们之前讨论的“鱼老娃”(鸬鹚)极为相似。想象一下,当时的工匠们,要先根据鱼凫王的要求,用泥土制作出神树的模型;然后用陶土包裹模型,制成陶范;再将融化的青铜液(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倒入陶范中;待青铜冷却后,还要用工具打磨表面,雕刻纹饰——整个过程,需要数百名工匠协作,耗时数年才能完成。

我曾在三星堆博物馆的“神树厅”里,站在青铜神树的复制品前,仰着头看了很久。神树的树干蜿蜒向上,树枝向四方舒展,神鸟站在枝头,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飞向天空。展厅的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青铜神树的表面,让青绿色的铜锈泛着柔和的光。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鱼凫王站在祭祀坑边,看着工匠们将青铜神树放入坑中,嘴里念着祈福的咒语——他希望这棵神树能连接天地,让神灵听到他的祈求,保佑三星堆部落的平安与繁荣。

鱼凫时期的三星堆,不仅是手工业的中心,更是贸易的枢纽。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来自云南的翡翠、来自甘肃的绿松石、来自长江下游的象牙——这些物资,不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而是通过贸易交换得到的。这说明,鱼凫王统治下的三星堆,已经与周边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或许,每年都会有来自不同部落的商人,带着他们的特产来到三星堆,用翡翠换青铜,用绿松石换玉石;而鱼凫王则会在城门口迎接他们,用三星堆的青铜器物作为回礼——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丰富了三星堆的物资,更传播了古蜀文明的影响力。

然而,三星堆文化的末期,也出现了神秘的“中断”。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的祭祀坑是被人为填埋的,坑内的器物大多有焚烧和打碎的痕迹——这到底是一场祭祀仪式,还是一次部落迁徙前的“告别”?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距今约3200年左右,三星堆的中心地位逐渐消失,古蜀文明的重心,开始向东南方向转移——那里,有一座新的遗址正在崛起,那就是金沙遗址,而统治那里的,将是古蜀第四代蜀王杜宇,也就是我们假设的“金沙王”。

五、金沙王(杜宇):金箔太阳下的耕者,古蜀文明的转型之魂

从广汉三星堆往东南走约40公里,就到了成都市区的金沙遗址。这里曾是古蜀文明的又一个中心,距今约3200-2600年,相当于商周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古蜀王,正是传说中的杜宇——他是古蜀第四代蜀王,也是我们假设的“金沙王”,是古蜀文明从神权向农耕转型的关键人物。

金沙遗址最着名的文物,当属“太阳神鸟”金箔。金箔直径12.5厘米,厚度仅0.02厘米,上面刻着四只首尾相接的神鸟,围绕着中心的太阳纹飞行。这四只神鸟的造型,比三星堆的青铜神鸟更轻盈、更灵动,它们的翅膀舒展如火焰,仿佛在追逐着太阳的光芒。考古学家认为,这组图案是杜宇时期太阳崇拜的象征,而杜宇本人,就是这种崇拜的推动者——他不仅是蜀王,更是“望帝”,是连接人间与太阳神灵的使者。

为什么说杜宇是“金沙王”?文献记载给出了答案。《蜀王本纪》里说,杜宇“治汶山下邑,曰郫化”,而郫邑就在今天的成都郫县(今郫都),距离金沙遗址仅20多公里。此外,金沙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与三星堆晚期的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带绳纹的陶罐、雕刻精美的玉璋——这说明,金沙部落与三星堆部落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而杜宇,很可能就是从三星堆迁徙而来的鱼凫部落的后人。

杜宇时期的古蜀文明,最大的变化是从“神权至上”转向“农耕为本”。《华阳国志·蜀志》里说,杜宇“教民务农”,也就是说,他教会了古蜀人更先进的农耕技术。在金沙遗址的生活区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农耕工具,比如石犁、石锄、石镰,还有碳化的水稻颗粒——这些工具比宝墩时期的更精致,石犁的刃口更宽,石锄的手柄更符合人体工学,说明杜宇时期的古蜀人,已经掌握了深耕、除草、收割的全套农耕技术。

我曾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农耕文明厅”里,见过一把出土的石犁。石犁呈三角形,刃口被磨得很光滑,犁身上还留着使用过的痕迹——边缘有些磨损,表面有泥土的印记。讲解员说:“这把石犁是用来深耕土地的,比之前的石斧效率高很多。用它耕地,能让土壤更疏松,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想象一下,春天来了,杜宇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这样的石犁,教族人如何耕地:“把犁尖插进土里,然后用力往前推,这样就能把土翻起来了。”族人跟着他的样子,在水田里劳作,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金箔太阳神鸟的图案印在他们的衣服上——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农耕图景。

杜宇时期的金沙,不仅是农耕的中心,更是文化的融合之地。考古学家在金沙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卜甲(用于占卜的龟甲),卜甲上有灼烧的痕迹和简单的刻纹——这是来自中原商朝的文化元素。此外,金沙的玉器造型,也融合了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风格。这说明,杜宇王并没有封闭自己,而是积极吸收周边文化的精华,将它们融入古蜀文明中。比如,他借鉴商朝的占卜文化,用来预测农业收成和天气变化;他借鉴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制作出更精美的玉璋和玉璧——这种文化融合,让古蜀文明更加成熟、更加丰富。

然而,杜宇的统治也并非一帆风顺。文献记载,杜宇时期蜀地遭遇了一场大洪水,“江水为害,蜀民不得安处”。为了治理洪水,杜宇派鳖灵去治水——而鳖灵,就是后来取代杜宇,成为古蜀第五代蜀王的开明帝。

六、鳖灵(开明帝):治水长河中的改革者,古蜀王朝的终结者

鳖灵的名字,总是与“治水”联系在一起。他是古蜀第五代蜀王,号开明帝,其统治时期对应的是晚期巴蜀文化(船棺葬文化),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16年——他不仅是古蜀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更是将古蜀文明推向成熟,却又亲手将其推向终结的人。

关于鳖灵治水的传说,《蜀王本纪》里有详细的记载:“望帝(杜宇)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虽然传说带有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鳖灵确实因为治水有功,得到了杜宇的信任,最终继承了王位。

考古学家在成都平原的晚期巴蜀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水利设施遗迹,比如都江堰上游的芒城遗址,就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河道宽约10米,深约2米,与岷江支流相连。这条河道的年代,正好对应鳖灵时期——专家认为,这可能就是鳖灵治水时留下的工程。鳖灵治水的方法,不是像大禹那样“堵”,而是“疏”——他带领族人开凿河道,将洪水引入岷江,从而缓解了成都平原的水患。

我曾在都江堰博物馆里,见过一张鳖灵治水的示意图。图上画着成都平原的水系,红色的线条代表人工开凿的河道,这些河道像树枝一样,从岷江延伸到平原的各个角落。博物馆的老师说:“鳖灵的治水理念,为后来李冰修建都江堰奠定了基础。他知道,成都平原的水患根源是河道不通,所以他才会想到开凿河道,让洪水有地方可去。”想象一下,鳖灵站在岷江岸边,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河道的走向:“从这里挖一条沟,把水引到东边的洼地;再从那里挖一条沟,把水引到南边的农田。这样一来,洪水就不会淹到我们的房子了。”族人听着他的计划,纷纷拿起石斧、石铲,开始开凿河道。

那时的成都平原,到处都是治水的身影。白天,男人们在河道里挖土,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泥土里;女人们则在家里做饭,然后把饭菜送到工地,给男人们补充体力;孩子们也不闲着,他们帮着大人递工具、运泥土,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笑得很开心。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条条人工河道终于开凿完成。当洪水再次来临时,河水顺着河道流走,没有淹没房屋和农田。族人围着鳖灵欢呼,把他举起来抛向空中——那一刻,鳖灵在族人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杜宇。

治水成功后,杜宇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了新的蜀王,建立了开明王朝。鳖灵即位后,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他深知,要想让古蜀王朝强大起来,不能只靠治水,还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于是,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农业方面,鳖灵推广了更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他让族人在河道两岸开垦更多的水田,利用人工河道的水进行灌溉。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他还教族人使用绿肥——把野草、树叶埋在土里,让它们腐烂后变成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考古学家在晚期巴蜀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绿肥遗存,这正是鳖灵推广农业技术的有力证据。

在手工业方面,鳖灵鼓励工匠们改进青铜铸造技术。开明王朝时期的青铜器物,比三星堆和金沙时期的更精致、更实用。比如,出土的青铜剑,剑身细长,刃口锋利,上面还刻着精美的纹饰;青铜容器的造型也更加多样,有鼎、壶、尊等,不仅可以用来装东西,还可以作为礼器使用。此外,鳖灵还重视玉石器的制作,开明王朝时期的玉璋、玉璧,雕刻工艺更加复杂,图案也更加精美。

在政治方面,鳖灵建立了更完善的统治体系。他把古蜀王朝分成了多个郡,每个郡都派官员进行管理。这些官员负责征收赋税、管理治安、组织农业生产等事务。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鳖灵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果有人违反法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如罚款、流放等。

开明王朝在鳖灵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它的疆域不断扩大,东到长江三峡,西到雅安,南到乐山,北到绵阳。古蜀王朝与周边的巴国、楚国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不仅进行贸易往来,还进行文化交流。比如,古蜀的青铜器物和玉石器,通过贸易传到了巴国和楚国;而巴国的音乐、楚国的舞蹈,也传到了古蜀,丰富了古蜀人的文化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开明王朝晚期,古蜀王朝开始走向衰落。一方面,开明王朝的统治者变得越来越腐朽。他们沉迷于享乐,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陵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出土的开明王朝时期的陵墓,规模宏大,里面陪葬了大量的青铜器物、玉石器和金银器,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另一方面,周边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开始对外扩张。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张仪、司马错率军攻打古蜀王朝。

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古蜀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秦军很快就攻占了古蜀王朝的都城,杀死了开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就这样,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古蜀王朝,最终灭亡了。古蜀王朝灭亡后,成都平原成为了秦国的一部分,古蜀文明也逐渐融入了中原文明。

七、尾声:时光长河中的文明回响

站在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边,看着那些出土的青铜神树、金杖、青铜面具,我仿佛看到了鱼凫王带领族人铸造青铜器物、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站在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展厅里,看着那只轻盈灵动的金箔神鸟,我仿佛看到了杜宇王带领族人在田埂上劳作、祈求丰收的画面;站在都江堰博物馆的鳖灵治水示意图前,我仿佛看到了鳖灵带领族人开凿河道、治理洪水的身影。

古蜀王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两千多年,但它留下的文明遗产,却永远留在了成都平原的土地上。三星堆的青铜文明、金沙的金箔文化、开明王朝的水利工程,都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

如今,成都平原上的人们,依然在享受着古蜀文明带来的福利。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在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农田,让这里成为了“天府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成为了着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蜀文明的魅力。

古蜀王朝的五王——蚕丛、柏灌、鱼凫(三星堆王)、杜宇(金沙王)、鳖灵,他们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古蜀文明的时光脉络。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成都平原上的人们,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雨又开始下了,这次的雨,仿佛带着古蜀人的祝福,滋润着成都平原的土地。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古蜀文明的光芒,将会更加耀眼,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喜欢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洪荒星辰道最牛微信朋友圈先婚后爱:BOSS轻点宠新白蛇问仙末日青芒刑警荣耀哈哈哈,大明原来是篮球之神啊神话从童子功开始炮灰女的另类修仙异常收藏家生死界碑快穿之黑月光守则我在恋爱综艺里社交牛逼元尊我修的可能是假仙开局这么浪,宿主不要老命了?总裁深度宠:Hi!军长娇妻韩娱之名侦探镇国神医万云霆
经典收藏新婚夜残疾老公把我欺负哭了类似小说偷盗万界暗黑破坏神之毁灭开局投篮神准,我在勇士队夺冠慕名寻来网游之倒行逆施阮白慕少凌免费阅读无弹窗签到十万年神龙宗叶云天庭监狱系统一城烟雨一层纱我就是神级大佬竹马要造反,我该怎么办?身为提督的我居然被舰娘绑架了?魔兽世界里的中华武者艾伦育成日志[进击的巨人]闲时有空写一写网游之美女与铁匠全世界都以为我是主神黑麦威士忌新书狩魔领主
最近更新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综影视: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斗破:焚穹九幽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官居一品养黛玉EVA永恒的幸福与变革的明天系统为我氪金后,大佬成榜一大哥重生后第一剑,安陵容先斩好姐姐好难啊,快穿拯救病娇男主综影视打倒恋爱脑领主之吞噬进化网游:开局获得混沌体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综穿平凡之旅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战锤40K:四小贩的梦想神选八零遭恶亲算计,我主打六亲不认网游:玩家氪金我返现,卷哭神豪大道污染:靠模拟杀穿克鲁苏!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巴蜀魔幻侠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txt下载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最新章节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