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首页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精灵宝可梦之拂晓帝国风云独步逍遥带着农场混异界最强特种兵王医妃惊世盛宠皇妃:夫君,要亲亲太古剑尊征伐天下神圣罗马帝国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文阅读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txt下载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0章 潮,来自梁山的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来到大报恩寺,发现到此一游的多是高鼻深目黄发虬髯的外族夷人和摇着扇子的文人书生。证明南京作为世界最繁华国际化大都市,以及琉璃塔世界知名网红景点之地位。

梁妃娘娘驾到,公园立刻清场。

大报恩寺塔一则佛塔二来灯塔,故而塔内灯油味道很重。赵舒雅呼吸着浓厚的空气,沿着塔内螺旋形楼梯气喘吁吁登临宝塔最高处,向陪同的宫女太监们口谕道:点油灯费钱不说还污染内部空气。将来南京城一定要建电厂要通上电,宝塔里要装1440盏电灯。

脚下一条碧绿色河道。问万芳:“此秦淮河?”

“回娘娘话,正是。”

她再指向河边一片与四周灰色建筑格格不入的纯白色建筑问道:“那里是美琪大剧院?”

“回娘娘话,正是。”

“走,看看去。”

南京守备太监万芳这一路上提起的心吊着的胆总算心胆复位,可接着又是头皮发炸,好一阵的麻辣,脑门子沁出几滴冷汗来,此刻他恨不能把脑袋缩进衣领子里去。心说:好么,该来的还是来了。是死是活,老天爷你看着办吧。

梁妃娘娘本性难移,即便做了贵妃仍旧不改梁山小户人家的习气,不爱排场更不愿扰民。她教导万芳皇家气派在于自身之修为气场,不在于仪式和排场,费钱费力做给老百姓看有个毛意思!之前全程一口拒绝应天府和万芳所提封路清场的仪式和安保措施,一路上只分了八个从北京随行而来的近卫军亲卫。

南京守备太监万芳今年四十有三,八岁进宫,直到三年前外放南京,在大内呆了三十余年,伺候过多个妃嫔出宫省亲,近在就北京城里稍远些到大兴最远不过大名府,那外出的仪仗排场都不肯给宫里省用度的,按规制往最高了用。

有对比就有差距。有着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的万芳对梁妃娘娘的景仰和爱戴由衷和实心。这好话可不愿闷在心里,必须说出来的。当有幸坐进娘娘的御驾马车,窝在牛皮沙发里好生体验了把豪车的舒适后,万芳大赞赵舒雅之轻车简从开后宫简朴之先河,新风尚新气象叫人眼前一亮!

梁妃娘娘不经夸,直言其实做得也不够好,全靠同行衬托了啦。排场是做给人看的,安全才是自己的。

实话要靠实话引,娘娘实话实说也容不得万芳油嘴滑舌,“也是。奴才肩负守备之责略知兵事。这车厢全身防弹,护卫长枪在肩短枪在腰,有哪个没长眼的敢来冒犯娘娘。心心念念的梁山快枪到手,老奴猜御马监丁公公做梦都得笑出声来。”

“可不,丁大用连同他那侄子乐得嘴都歪了。”

“娘娘,奴才还有一事不明。后宫娘娘们若非深得恩宠难得能出宫一趟的,奴才知道,就连奉圣夫人也得牵着魏公公袖管子方能出宫。娘娘你…”

“哈,你是说本宫为何能随意出宫吧。告诉你,这是本宫入宫之前和皇上议定的条件,如若不然我便抗旨不遵!成天呆在宫里不能见人,那还不把我给憋死啊。”

车厢里欢声笑语起来。万芳见气氛拉满,准备稍稍提前吐露点会让娘娘到了目的地不太高兴的事情,也好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从大报恩寺到美琪戏院没几步路,而这不太长的路程之上尽显南直隶的繁华。透过车窗往外看,石板街干干净净,店铺一个接着一个。无论是街道还是店铺门脸显然都是刻意打扫过。你来看,那一家开门晚的饭店还在忙忙碌碌洒水清扫门前街道,伙计们正摞起长凳擦洗招牌。为了迎接梁妃娘娘驾到,万芳搞了个城市清洁运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份马屁赵舒雅心领了,不由会心一笑。

万芳酝酿好措辞正准备要讲,此时马车走进盐仓大街上,路上有俩小孩突然窜到街中央拉开场子单挑。听言语原来是兄弟两个为谁多吃了一口爆玉米花起了争执。哥哥个头大出弟弟一圈,那弟弟七八岁模样,也不是好惹的,双脚向内站稳,曲腿沉膝双拳护腰,站了个二字钳羊马。再伸手前后摊开,来了个有模有样的咏春起势,唱到:“咏春,叶文。”

路上的毛孩子打架使出咏春拳起势,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无他,只因《潮,来自梁山的歌》太过深入人心。南京坊间传说这咏春拳乃是梁山军总司令林云所创,最适合街头斗殴,适用于菜市场抢夺摊位、教训插队行为等各种小规模冲突场景。近卫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拍着枪杆子赶走挡道的咏春拳手,“勿挡銮驾快快闪开,再不走请你俩吃枪子儿。”

左手边的叫花子‘呼啦’铺开破毛毡拉开了胡琴,咿呀呀地开口唱梁山小曲:“走啊--路遇大姐得音信---”越剧折子戏《桑园访妻》在梁山家喻户晓,这段戏文可是赵舒雅本人的原唱作品,一年前为了原汁原味唱好这段词,她专门找到尹桂芳大姐的电脑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校准发音呢,此时听到乞丐大叔翻唱自己的作品,不免摇铃驻车开窗聆听。叫花子大叔跑调又走音,实在不忍卒听,简直是对艺术的亵渎。不专业不敬业为赵舒雅所不容,转念一想,人家混口饭吃也不容易,何必苛求,不听就是了。刚想走,叫花子大叔的小女儿又唱起了黄梅调《女驸马》,真真字正腔圆,显然这乞丐父女安庆府出身。许是嵊州话难学,梁山话易上口,叫花子大叔一曲《打虎上山》唱得不比美琪剧院差,胡琴拉得也好。

“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坐在车子里的万芳显然最爱这段,兴之所至忘乎所以起来,跟随地摊周围一干闲人看客摇头晃脑地跟唱。末了还不忘自己给自己喝彩:“好—”

“万公公,这《打虎上山》和《桑园访妻》一样,原本都是交我首唱的。只是后来曹少改主意,说《打虎上山》须男子唱才有气势。要不然,此曲原唱之本尊在此!”

赵舒雅没心没肺地抖着往日荣耀,继而暗自神伤自己不再有光环,是个过气的明星。万芳伺候赵舒雅身边不过一日,却对这位贵妃娘娘印象极好,大方不做作,对下人尊重有加不摆架子。他下定决心在到达美琪大剧院之前将实情相告,哪怕由此得罪了贵妃,被贬去孝陵卫看门也要实情相告。刚想开口,却被老叫花子三曲终了开始要钱给打断。

看客们只看戏不打赏,还要说风凉话。这位好心人指点道:“老乞儿,你学的梁山大戏自然不错,可你若要招引人气,莫过说梁山的相声。你看,《醉酒》那段就相当精彩,能把人肚子笑疼。”

老叫花子挺为难,他可没钱进美琪戏院亲见《潮,来自梁山的歌》,刚才唱的几个段子都是在茶馆酒楼街头巷尾免费听来的,听多了也就会了。那位好心人似乎并不为出手指点,存心是借个场子自娱自乐。也不管老叫花反应,就坡儿一人分饰两角,挑自以为最搞笑的段子说上了。‘哗啦’打开手中折扇:

四轮马车?来!往这儿轧!从我身上轧过去!

嚯,满不在乎。

呦,消防队的马车!

这回怎么样?

我……我起来吧。

哎!这回他躲开啦。

是啊,救火车啊,轧了白轧。

这位仁兄无师自通,学到了相声表演艺术精髓,寥寥数语引来看客们笑声不断。但启动的銮驾马车里气氛肃穆,赵舒雅拧着眉头听万芳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

“…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陕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叶尔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施州小曲《龙船调》、水西《阿杰鲁》、蒙古的《敖包相会》、云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如今南京城里人人耳熟能详,半大小子都能来上一句半句。《好汉歌》最像内地的戏,边唱边演,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武二郎醉拳打服蒋门神,看得叫人一个痛快。《将军令》锣鼓捶得你耳朵痒。《沧海一声笑》琴箫合鸣诉尽江湖豪迈。《冬天里的一把火》,难为台上那小子蹦跳个不停还能匀上气息唱歌。

娘娘,如今每日傍晚时分,夫子庙贡院前头的空地之上人头攒动,总有聚集百十号半大小子学着舞者黄景行的机械人舞。更有阵势浩大的,上千男女穿梁山的有跟皮鞋踩石板跳那踢踏舞。前几日,为争抢玩耍的地盘,走机械人舞的小子们还被跳踢踏舞的给群殴了。说个笑话,就连老奴对食买来梁山衣饰偷偷在家中学着装模特扭腰肢走猫步呢。晚上走在秦淮河边,河上的画舫里琵琶声起,开幕压轴的多为《枉凝眉》、《晴雯歌》、《一剪梅》、《女儿情》。

老奴绝不是挑好听的讲,梁山歌舞和器物商品一样早已深入人心,百姓们喜欢,岂是东林跳梁小丑能挡得住的。”

听其言,知万芳绝非口是心非。观其行,知万芳应为同志朋党。看他这人,几根长眉曰慈祥、一身正气来护体。赵舒雅对万芳老太监好感倍增。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大明帝国一六一六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英雄无敌之穷途末路剑灵同居日记煌煌天道无上剑宗体坛全能天王突破之王天才剑仙重生之激情岁月极品驸马茅山终极捉鬼人紫血圣皇开局这么浪,宿主不要老命了?哈哈哈,大明道门法则大神戒乾坤剑神官场将门弃孙从秘书开始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灵气逼人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经典收藏南北朝打工皇帝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秦昊结局最强猎户:开局救了未来皇帝魏逆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匡扶汉室,扶持刘备战争至上神级兵王穿越之远古生存记事金堤永固我在三国觅登天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锦衣夜行盛唐挽歌蛙声十里出山泉盗墓太子妃【完结】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皇叔,不可以
最近更新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史上第一祸害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高门庶子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乱世猛卒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我在北宋教数学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txt下载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