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首页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谍影风云邪王盛宠:神医嫡女嚣张妃大唐之极品皇帝天道天骄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神魂至尊抗战之还我河山天唐锦绣房俊哈哈哈,大明逍遥江山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全文阅读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txt下载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2章 第一版纸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已经有多少人了?”

“才两百多户,一共八百多人。”

去海外的,目前还是小家庭。

一个大家庭之下的小分支。

五个儿子,派一个出海去谋求更好的生活,是许多老百姓的选择。

他们家在澳洲、美洲的土地,那是数百公里啊。

不管是宏丰帝还是太子殿下,都很大方。

一大片山河土地,直接就划给他们家。

反正,不是另外创建一个行政板块,皇家对此,根本没有任何的忌惮。

安南带过去的奴仆,也分配了将近一万人给他们家。

这些都是需要管理的,想要管理好,必须有一两千核心团队,必须是汉人。

稳定了这些,才好往外继续拓展。

赵清虎揉了揉眉心,“加大力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此外,这一次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爹已经去信给二郎,你们二哥会在沿河县帮着征集一批百姓的,到时候让他们乘船出海便是。航路稳定成熟后,出海也不再是危险的事情,可以保证后续补充。”

对于海外的土地,朝廷也是有一些安排的。

种植粮食的同时,也要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如此,才能快速将这些开垦地发展起来。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唯有迁徙出海的这些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后续才会有源源不绝的百姓愿意出海。

海外很大,能容纳的,何止是千万汉人,便是数万万汉人都能容下。

朝廷最近这段时间也很忙,来自全国各地的迁徙数字,名单,都需要朝廷去处置的。

之前的政策,是就地先调拨物资,给这些愿意迁徙的百姓。

后续,户部也是需要做账的。

多退少补,可不能让地方府库吃亏。

再说百姓迁徙的事情,朝廷给出的安置政策已经十分丰厚。

赵清虎家,终究是一门一户之力,跟朝廷可比不了。

三郎他们能召集两百多户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了,这些人过去后,赵家也会给他们土地。

可不是出海当奴隶的,有土地分配给他们。

只是,在照顾自家土地的同时,要帮着他们家开垦剩下的土地,管理奴仆。

真正能全职帮自家做事的,就只是自家派遣出去的管事、奴仆而已。

出了海,若是能在海外安定下来,自然也要相对应的,提升他们的待遇,至少不能让他们过得比迁徙的百姓差。

京城周围的人,有心迁徙的,朝廷政策足够打动他们。

所以,赵清虎需要去外面找人。

沿河县,便是最好的选择。

至少,自己出自沿河县,这些人出了海,都是同乡,大家守望相助,可以彼此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

这段时间,朝廷上下的主要精力,都在第二次出海之上。

武王已经先行一步,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出海。

这一次出海,统帅舰队的,乃是肃国公,是西王的大舅哥,也是朝廷宿将。

初代肃国公已经故去,如今的肃国公,乃是二代肃国公,也是一位沙场骁将,有将帅之才,大战之中也能统帅一方,更何况是驾驭舰队出海。

此外,皇帝让肃国公出海,也有另外一重意义,让他去给西王,在美洲找一块封国之地,先经营起来。

等大渊皇朝西南方向的外患解决,便可以让西王一脉,派子嗣过去就藩。

娘家帮女婿,天经地义。

舅舅帮着外甥,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粮食、布匹、工具、牲口,一批批往天津卫输送。

不仅如此,还有遍布全国沿海的几大港口,都有这一次要出海的船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一次出海,太子带出去的只有两万士兵。

这一次不一样,肃国公出海,带出去的足有五万大军。

其中有三万大军,是要留在海外开垦屯田的。

宏丰帝让兵部拟定了计划,以目前的条件,这些士兵,三年轮换一次。

长时间不轮换士兵跟将帅,文官系统根本就无法信任,为此他们宁愿多花些钱财。

等真正将海外之地开垦出来,建立了成熟的官僚系统,才是长久驻军,可以五年,或是十年一轮换,甚至不用全部轮换,大量征召本地士兵,到时候才能是正常状态。

赵清虎也没闲着,杜真跟大丫,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没办法,渔业公司的事情,大丫已经开始交接给太子派来的人。

丫头大了,赵清虎也不反对她外出工作。

可太忙也了不好,自家的工坊,还有妇女救助会的事情已经够忙。太子殿下既然回来了,渔业公司的事情,自然要交接出去。

而杜真,则是忙着跟四海公司结账。

之前赵清虎可是支援了出海舰队无数的物资,其中罐头更是一批一批往天津卫输送。

舰队回归之前的四海公司,穷哈哈的,账面上只有亏损,根本就没有收入。

舰队回来了,一次性,补充了四海公司的账单,简直是充满了,自然要结账。

数十万两银子呢,可不是小钱。

除此之外,接下来的合作也要详细谈一谈。

四海公司有钱了,也走上了正轨,自然就以下订单的方式,找罐头工坊订货。

杜真带着几个管事,几乎每天都要去四海公司在京城的总部一次,找人盘账、对账,还要商议接下来的合作。

四海公司是从朝廷承接出海任务的,是有朝廷拨款的。

除此之外,日后出海所获取的利益,走官方的账单,那就全都是四海公司的。

至于赵清虎他们家,想要出海,跟随朝廷舰队,得到武力庇护,也有程序可以走。

类似镖局一样,支付佣金,由朝廷的舰队提供安全保障。

不仅仅是赵清虎家如此操作,其余的商会,也都是如此操作的。

当然了,你也可以自己出海。

四海公司从朝廷拿到了牌子,整个大渊皇朝的海洋航运,都是他们来安排。

只要是走他们规划的航道,或是出海的船队,都需要在四海公司报备登记,拿到令旗、文书,如此一路上才能享受朝廷驻军港口的服务。

私人船只,收费比较贵一点。

宏丰帝一口气,在沿海建立了十二个市舶司,这些市舶司,一头连接着户部朝廷,一头连接的就是四海公司,双方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四海公司的话事人,毋庸置疑,是太子殿下、

除了他,没人能压得住。

毕竟,四海公司的权限很大,除了掌控庞大的海外财权,还有兵权,可以调动海军舰队的。

兵部对此,虽然颇有微词,但是,提前设置好了制度。

大渊皇朝如今大力发展远洋,开拓海外,海军自然是蓬勃发展。

除了渤海舰队外,还有南海、黄海、东海、北海四大舰队。

其中,又分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专门给四海公司设置的,用来远洋的,保护远洋航道上大渊皇朝的利益。

另外一部分,则是守卫海疆,留守港口,或是专门用作军事征战的,这部分还是在兵部的管辖之下。

为了这个,武将们差点没把五军都督府改成六军都督府。

眼看着六月将尽,便是宏丰帝定下的,七月出海的时间。

夏季,沿海地区多有台风,好在,从天津卫出发,沿着大渊皇朝的海岸线走,一路都有船只往来,有危险可以提前躲避,危险系数不高。

赵清虎,也亲自来到了大渊皇家银行坐镇。

这一次,银行也要出海。

三大开垦地,都要建立大渊皇家银行分行。

除此之外,一些私人银行,也响应号召,打算去分一杯羹,第一个吃螃蟹。

财富必须流通起来,否则,无法保证开垦地的商业繁盛。

以物易物,太低级。

开垦地的出产,有一些是朝廷需要的,也需要花钱,从老百姓手中购入,再运回大渊皇朝,让银行过去是必须的。

但是,金银好不容易从海外运回来,就没必要,再把大量金币、银元运出去了,连铜钱都要节省下来。

“如何了?”

“副会长,您看,这些是样品。”

赵清虎扫了一眼,满意点了点头。

眼前花花绿绿的,就是印刷坊,用最新的印染技术,印刷出来的类似纸币的存在。

最多的,是一文钱的,价值一个铜币。

“海外开垦地,这一文钱用途不大吧。”赵清虎道。

海外开垦地,那都是地主老财啊,一家一户,保底都有百亩之地。

“这是基础单位。”

“也是!”

除了一文纸币外,还有十文、二十文、一百文的。

铜币级别,只有这三个面额的,往上就是银票、金票,这才是珍贵的。

铜币,赵清虎是不打算传播到海外了,至于百姓们带出海的,他管不到。

“通知私人银行来兑换吧,让《大渊日报》把政策宣传出去!此外,跟着一起出海的,雪花盐业、粮油店、凤翔布庄,要囤积一批货物,以托底这批纸币!”

“好的,副会长!”

凤翔布庄,王皇后出面,成立的公司,采用了新式织布机,已经积攒了一大批布匹。

以布匹、粮食、食盐这三个硬通货来压仓这一批纸币,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整个大渊皇朝的银行系统,都是接受这批纸币的,可以兑换金银。

至于铜币,就别兑换了,丢人!

“留下一些当做纪念!”

最后,赵清虎还是吩咐了一句,自己也带走了十套。

这一次,发行的纸币跟银票、金票是配套的。

银票的面额也定了下来,只有两个,一块银元,十块银元。

金票也是如此,同样的面额。

整个一套的纸币,从一文、十文、二十文、一百文,到银元一块、十块,金票一两,十两。

大渊皇朝,流通的货币是金银铜,种类太多,导致纸币的数量也有些多。

等百姓们全盘接受纸币后,就能把一些收回来。

类似银票、金票,就没必要继续存在。

到时候,就是朝廷规定的,金价、银价。

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纸币跟黄金、白银,半脱钩,不能彻底挂靠在一起。

黄金白银终究有限,财富是无限的。

若是货币一直跟黄金、白银以特定的兑换比率锚定,那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就会受限黄金、白银的数量,目前对大渊皇朝没有影响,长久来看,可能会遏制大渊皇朝的发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也算是赵清虎,提前给后来人做一些贡献吧。

只是一个伏笔,也能免去日后许多麻烦跟重大损失。

带着纸币样板,赵清虎入了宫。

宏丰帝看到新版纸币,欢喜不已,拿起来仔细观看。

皇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一旁帮忙介绍,这纸币的设计,还有上面一些防伪标识。

可惜啊,那雕版技术虽然有显微镜的参与其中,让防伪标识难以仿造,可素描画像技术印刷工坊还做不出来。

所以,这第一版的纸币上面,并没有皇帝的人头像。

第二版,应该就可以有人头像了,毕竟,蒸汽机已经试验成功,工匠院已经把蒸汽动力,运用到许多方面。

一旦出现了大型半自动印刷机器,那事情就好办了。

“不错,这真的不错。”

朝廷用白纸当做银钱来用,用屁股想宏丰帝也会同意。

纸币这东西,在炎黄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宋朝的交子,钱庄的银票,甚至是元朝也有宝钞,都是类似的尝试。

赵清虎跟宏丰帝分析过纸币的优劣,只要有配套的政策保障,纸币绝对是货币最优解。

难怪,皇家银行要把黄金白银,熔炼重铸成一块块巨大的金砖、银砖储存。

日后这些财富,就是整个炎黄民族的压舱石,永远囤积储存在炎黄大地之上。

对外贸易,完全可以用纸币啊。

“爱卿,那些番邦使臣自上次朝贡后,还在鸿胪寺等着舰队一起出海归国呢,要不这些纸币也让他们带一些回去?”

之前番邦使臣入宫朝拜,对于宏丰帝来说可是大事情,皇宫内好大一场热闹,整个京城为此,都连续解除宵禁三天三夜。

宏丰帝更是连续举办了三场夜宴,不仅有文风荟萃,更有歌舞典章,赵清虎也算是大饱眼福。

“陛下有此意,后日就让皇家银行开始发行纸币,鼓励百姓兑换。”

“好!”

这东西,肯定要先在京城内推广。

让京城的百姓们先用起来,否则,只提供海外开垦地使用,有点欺负人了啊。

皇家银行出海,不会大量带走金银,但是,必要的金币、银币还是要带着的。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伍文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伍文书屋!

喜欢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穿农家种好田赘婿丹帝异常收藏家从密修学院僧开始我修的可能是假仙霍总醒醒吧,金丝雀和顾总官宣了特种龙王原来是篮球之神啊草根修仙先婚后爱:BOSS轻点宠九重华锦元尊快穿之黑月光守则在港综成为神话犟骨重活了镇国神医万云霆掌心雷红楼绛珠记末世天灾,我靠吞金超市躺赢
经典收藏大秦:有子扶苏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龙腾中华最强医仙混都市红楼之旁支贵族我在三国觅登天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蛙声十里出山泉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南北朝打工皇帝养生系太子的日常明末之席卷天下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星际皆知你爱我极品吴掌柜大明第一爵醉红颜,倾王妃乱世巨枭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最近更新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冰临谷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乾风云起苍穹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大周第一婿岂独无故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之原始之路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txt下载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