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之咱老李真是文化人大官人晋末的卯金刀帝国风云太古剑尊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盛宠皇妃:夫君,要亲亲重生之老子是皇帝万古武帝天道天骄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8章 南华老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宁二年的暮春,琅邪郡的沂蒙山还裹着层化不尽的寒气。

南华背着半篓刚采的九节菖蒲,踩着晨露往山坳里的草庐走时,听见林子里传来断续的呻吟。

他拢了拢青布道袍的袖口,循声拨开榛莽——石缝里卡着个少年,粗布短褐被荆棘划得稀烂,左腿以不自然的角度弯折,额上渗着血珠,见了他却攥紧腰间的柴刀,眼里满是警惕。

“莫怕,”南华的声音像山涧的清泉,温温的不扎人,“我乃山中方士,能治你的腿。”

少年叫张角,是山下张家村的,昨儿上山砍柴遇着野猪,慌不择路摔进了石缝。

南华把他背回草庐,取来陶罐里泡的接骨草汁,又用松皮裹了杉木板固定伤处。

夜里少年发高热,南华坐在榻边,指尖悬在他眉心三寸处,指尖凝着团淡青色的气,缓缓渗入他天灵——这是他从师父那儿学的“引气术”,能借天地灵气调和人身脉络,只是耗损自身修为,寻常时候他从不轻易用。

三日后张角能拄着拐杖走了,看着草庐里挂的《太平清领书》残卷,又瞧着南华晨起时对着东方吐纳,雾气在他周身绕成圈,终于忍不住问:

“仙长这般本事,为何躲在山里?”

南华正捻着草药的手顿了顿。

他想起二十年前师父临终前的话:

“方士当顺天应人,不可妄动干戈。这乱世将起,你若入世,恐遭天道反噬。”

那时他才十七岁,刚跟着师父在崂山修满十年,还不懂“乱世”二字究竟藏着多少血。

“山里好,”

南华把晒干的草药收进竹筐,

“没有苛捐,没有兵灾,安安稳稳。”

可安稳日子没过上多久。

这年秋,琅邪郡闹起瘟疫,先是张家村,接着是邻县,每天都有死人被抬出去埋。

张角背着药篓跑来找南华,膝盖一软就跪下了:

“仙长,求您救救村里人!”

南华跟着他下山时,村口的老槐树都枯了半截,巷子里飘着草药熬糊的苦味,几个穿皂衣的衙役正往车上拖病人,嘴里骂骂咧咧:

“染了病的还占着房子,烧了才干净!”

张角红着眼要冲上去,被南华拉住了。

他从布囊里掏出个瓷瓶,倒出些淡黄色的药粉:

“这是‘清瘟散’,拿井水调开,给病人灌下去。”

又教村民在院子里烧艾草,用苍术熏屋子,自己则提着药箱挨家挨户走,遇着病重的,便悄悄施一次引气术。

半个月后,瘟疫总算压下去了。

村民们凑了些粟米和布帛来谢他,南华没收,只取了张角递来的半块麦饼,咬了一口说:

“这饼子,比山里的野果甜。”

可他没想到,这场瘟疫竟成了他入世的开端。

张角把他的药方抄了几十份,带着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往周边郡县去,每到一处就治病救人,还把南华说的“众生平等”“太平世道”编成歌谣,教给百姓。

不到三年,追随他们的人竟有数十万,都称张角为“大贤良师”。

这天张角又来沂蒙山,身后跟着十几个精壮汉子,都穿着黄色的头巾。

他跪在南华面前,声音带着激动:

“仙长,如今百姓都信我,咱们不如揭竿而起,推翻这昏庸朝廷,建个太平世界!”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火光,又瞧着汉子们腰间的铁刀,忽然想起师父的话。

他叹了口气,从书架上取下一卷泛黄的书:

“这是《太平清领书》全卷,里面有治国安民的法子,也有行军布阵的谋略。只是我要问你,若起兵,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

张角愣住了,好半天才说:

“为了太平,总得有人牺牲。”

南华把书卷递给他:

“你要走的路,我不拦着。但记住,若忘了‘救民’的初心,迟早会遭天谴。”

那天张角走后,南华站在草庐前,望着山下的炊烟,忽然觉得胸口发闷——他知道,这乱世的火,终究还是被他亲手点燃了。

中平元年正月,张角在冀州举兵,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数十万黄巾军席卷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连克数座城池。

消息传到洛阳时,灵帝正搂着美人在后宫喝酒,吓得酒杯都摔在了地上,连夜召集群臣议事。

此时的南华,正坐在洛阳西市的一个茶摊前,看着街上慌慌张张的行人。

他换了身寻常百姓的衣服,背着个布囊,里面装着些草药和罗盘——自张角起兵后,他总觉得心不安,便下山往洛阳来,想看看这乱世究竟乱到了什么地步。

“听说了吗?张角的黄巾军都快打到洛阳了!”

邻桌的两个商人压低了声音,

“我听人说,那张角会妖术,能呼风唤雨,士兵中了箭也不死!”

“可不是嘛!”

另一个商人喝了口茶,

“还有个南华老仙,是张角的师父,据说活了上百岁,能腾云驾雾呢!朝廷现在正悬赏捉拿他,赏钱一万贯!”

南华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他没想到,自己竟成了朝廷钦犯。

正想着,街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个穿黑色铠甲的士兵骑着马冲过来,手里举着画像,挨家挨户盘问:

“见过这个人吗?南华老仙,七十岁左右,穿青布道袍,会方术!”

茶摊老板吓得赶紧摆手:

“没见过,没见过!”

南华悄悄把布囊往桌下塞了塞,刚想起身离开,却被一个士兵拦住了:

“你是哪儿来的?拿身份证明来!”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冲过来一个少年,手里拿着个糖葫芦,不小心撞在了士兵身上。

士兵火了,扬起马鞭就要打,南华伸手一拦,指尖轻轻碰了下士兵的手腕——那士兵只觉得手腕一麻,马鞭“啪”地掉在地上。

“这位军爷,”

南华笑着说,

“小孩子不懂事,何必跟他计较?”

士兵瞪着他,刚要发作,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接着就见一群黄巾军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刀枪,见了官兵就砍。

街上的人吓得四处逃窜,士兵们赶紧拔刀迎战。

南华拉着少年躲进旁边的巷子,刚喘了口气,就听见少年说:

“多谢老伯救命之恩。我叫曹操,是谯县人,来洛阳寻我叔父的。”

南华心里一动。

他曾在师父的《推背图》残卷里见过“曹”字,说此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里的枭雄。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眉眼间透着股机灵劲儿,只是还带着些稚气,忍不住说:

“如今洛阳大乱,你还是早点回谯县去吧。”

曹操摇摇头:

“我叔父在洛阳当官,我得找到他。再说,乱世才好建功立业,我可不想一辈子待在谯县。”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野心,忽然想起了张角。

当年张角也是这样,一心想改变乱世,可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他从布囊里掏出个玉佩,递给曹操:

“这是块避灾玉,你带在身上,或许能帮你躲过一劫。”

曹操接过玉佩,见上面刻着个“华”字,刚想道谢,就听见巷口传来马蹄声。

南华说:

“官兵来了,我得走了。你记住,日后若掌权,多为百姓着想,别让这乱世再添更多冤魂。”

说完,他转身就走,脚步轻快得像一阵风,转眼就消失在巷子深处。

曹操拿着玉佩,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这个老伯不一般。

南华离开西市后,往洛阳城南的白马寺去。

他听说寺里有位竺法兰大师,是从西域来的高僧,能预知未来。

他想问问大师,这乱世何时才能结束,张角的黄巾军最终会是什么下场。

白马寺里很安静,香火缭绕,几个僧人在院子里扫地。

南华找到竺法兰时,大师正在禅房里打坐。

见他进来,大师睁开眼,双手合十:

“施主可是南华仙长?”

南华愣了愣:

“大师认识我?”

“贫僧昨夜梦见一位青袍道长,从东方而来,带着满身的戾气,”

竺法兰说,

“施主虽心怀善念,却因张角之事,沾了太多杀伐之气,恐会折损阳寿。”

南华叹了口气:

“我当初教张角医术,是想让他救民,没想到他竟起兵造反,连累这么多百姓受苦。我该如何是好?”

“天道自有定数,”

竺法兰说,

“张角的黄巾军虽声势浩大,却缺乏谋略,且内部矛盾重重,迟早会败。施主若想赎罪,可往冀州去,那里有位姓刘的将军,心怀仁善,日后会成为一方诸侯。你若能助他,或许能减少些战乱之苦。”

南华点点头。

他想起之前在沂蒙山时,曾救过一个姓刘的少年,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叫刘备,当时还觉得他只是个普通的皇族旁支,没想到竟会是竺法兰说的人。

离开白马寺时,天色已经暗了。

南华刚走出寺门,就看见远处的皇宫方向燃起了大火,映得半边天都红了。

他知道,洛阳的乱,才刚刚开始。

南华往冀州去的时候,黄巾军和官兵正在广宗城打得不可开交。

张角亲自坐镇广宗,张宝、张梁在城外布下大阵,把官军主帅皇甫嵩困在了城里。

南华刚到广宗城外,就被黄巾军的士兵拦住了。

士兵见他穿着普通,背着个布囊,以为是奸细,就要把他拉去砍了。

正好张宝路过,见了他赶紧喝止:

“这是南华仙长,快放手!”

士兵们吓得赶紧跪下,张宝上前恭敬地说:

“仙长,您怎么来了?兄长正到处找您呢!”

南华跟着张宝进了军营,只见营地里到处都是士兵,有的在磨刀,有的在包扎伤口,还有的在烧火做饭,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烟火气。

张角听说他来了,亲自出来迎接,拉着他的手说:

“仙长,您可算来了!如今皇甫嵩被困在广宗,咱们再坚持几日,就能拿下洛阳了!”

南华看着他,见他脸上满是疲惫,眼里却还是带着之前的火光,忍不住问:

“如今军中粮草还够吗?士兵们伤亡如何?”

张角的眼神暗了暗:

“粮草还能撑半个月,伤亡……倒是有些大。不过没关系,只要拿下广宗,就能补充粮草和兵员。”

南华没说话,跟着他进了中军大帐。

帐里挂着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黄巾军的进军路线,旁边还堆着些书信。

南华拿起一封书信,见上面写着“张曼成将军战死,南阳失守”,心里一沉——他没想到,黄巾军的损失竟这么大。

夜里,南华睡不着,走出大帐,见营地里还有士兵在操练。

他走到一个士兵身边,见他只有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动作很生疏。

“你为什么要当兵?”

南华问。

士兵愣了愣,说:

“家里闹瘟疫,爹娘都死了,大贤良师说,跟着他能过上好日子,还能报仇。”

“报仇?”

南华问,

“报什么仇?”

“报官府的仇!”

士兵咬着牙说,

“去年官府来收税,我家交不起,他们就把我家的房子烧了,还打了我爹一顿,我爹就是那时候气死的!”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仇恨,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些士兵大多都是穷苦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跟着张角造反。

可造反真的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他想起白天在营地里看到的,有的士兵因为没抢到粮食,就去抢老百姓的东西,还有的将领因为权力争斗,互相残杀——这哪里是太平世界,分明还是乱世。

第二天,南华去找张角,想劝他停手。

可刚到大帐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兄长,如今南阳失守,汝南的军队也被打败了,咱们不能再硬撑了!”

是张梁的声音,

“不如退回冀州,养精蓄锐,再图后事。”

“不行!”

张角的声音很激动,

“咱们已经起兵了,就没有回头路!再说,皇甫嵩被困在广宗,只要咱们再加把劲,就能把他打败,到时候就能直取洛阳!”

“可军中粮草已经不多了,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再打下去,只会白白送死!”

张宝说。

“你们懂什么!”

张角吼道,

“这是上天给咱们的机会,要是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已经派使者去联络黑山军,他们很快就会来支援咱们,到时候咱们就能反败为胜!”

南华站在门口,听着里面的争吵,知道张角已经听不进劝了。

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大帐。

就在这时,营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接着就见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将军,不好了!皇甫嵩率领官军从城里冲出来了,黑山军不仅没来支援,还在后面偷袭咱们!”

张角一听,赶紧冲出大帐,只见营地里到处都是官军和黑山军的士兵,黄巾军的士兵们措手不及,纷纷四散逃窜。

张角拔出佩剑,大喊:

“兄弟们,跟他们拼了!”

可已经晚了,黄巾军的阵型已经乱了,士兵们只顾着逃命,根本没人听他的指挥。

张宝、张梁也带着一部分士兵冲了上去,可很快就被官军包围了。

南华看着眼前的混乱,心里很着急。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黄巾军肯定会全军覆没。

他从布囊里掏出罗盘,放在地上,指尖凝着气,在罗盘上画了个符咒。

只见罗盘上的指针快速转动起来,接着就刮起了一阵大风,飞沙走石,把官军和黑山军的士兵吹得睁不开眼。

“快,带着士兵们往东边走!”

南华对张角喊道。

张角愣了愣,赶紧反应过来,带着剩下的士兵往东边逃去。

南华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用引气术抵挡追兵。

可他的修为毕竟有限,抵挡了一会儿,就觉得胸口发闷,嘴角渗出了血丝。

逃到一条河边时,黄巾军只剩下几百人了。

张角看着身边的残兵败将,又看着南华苍白的脸,终于忍不住哭了:

“仙长,我错了,我不该不听您的劝,连累了这么多兄弟……”

南华拍了拍他的肩膀:

“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没用了。你带着剩下的兄弟往山里逃吧,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好好过日子,别再想着造反了。”

“那仙长您呢?”

张角问。

“我还有事要做,”

南华说,

“你走吧,以后不要再找我了。”

张角点点头,带着剩下的士兵过了河,很快就消失在山林里。

南华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一看,只见皇甫嵩带着一队官军追了上来。

“南华老仙,别跑了!”

皇甫嵩骑着马,手里拿着长枪,

“朝廷悬赏捉拿你,你要是束手就擒,我还能饶你一命!”

南华笑了笑:

“我乃方士,不求富贵,不求功名,只求天下太平。你们这些官军,只会欺压百姓,就算我被你们抓住,也不会屈服。”

“敬酒不吃吃罚酒!”

皇甫嵩怒了,挥了挥手,

“给我上,拿下他!”

士兵们冲了上来,南华拔出腰间的桃木剑,迎了上去。

他虽然会方术,但毕竟年事已高,又刚用了引气术,体力不支,很快就被士兵们围住了。

就在这时,他看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个红脸长须的将军,手里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身后跟着一个黑脸大汉,手里拿着一双板斧,还有一个白脸书生,手摇羽扇。

“住手!”

红脸将军大喝一声,声音震得人耳朵发麻。

皇甫嵩回头一看,见是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心里愣了愣:

“你们怎么来了?”

“奉丞相之命,前来支援广宗,”

诸葛亮说,“皇甫将军,南华仙长乃当世高人,心怀善念,只是被张角蒙蔽,不如放他一马,让他继续在山中修行,造福百姓。”

皇甫嵩犹豫了一下,看着南华苍白的脸,又看了看刘备等人,终于点了点头:“好吧,看在刘将军和诸葛先生的面子上,我就放他一马。但他以后不能再管世间之事,否则我绝不饶他!”

南华对着刘备、诸葛亮拱了拱手:“多谢各位相救。”

诸葛亮笑了笑:“仙长不必多礼。先生当年救民于瘟疫,又曾点化张角初心,这份仁心,世人当敬。只是乱世如棋局,非一人之力可逆转,还望先生日后保重。”

南华望着诸葛亮羽扇间流转的从容,又看了看刘备眼中的忧思、关羽眉间的刚毅,忽然明白竺法兰大师所言非虚——这三人或许真能在乱世中撑起一片天地。

他抬手从布囊里取出一卷绢帛,递向刘备:“此乃我早年根据山川地理绘的《冀州流民安置图》,标注了可耕种的荒地与未被战乱波及的粮窖,或许能帮将军安抚战后百姓。”

刘备双手接过绢帛,指尖触到绢上细密的墨迹,眼眶微微发热:“先生此举,胜造七级浮屠。备定不负先生所托,善待每一位百姓。”

南华点点头,转身望向河边的芦苇荡。风卷着芦花掠过他的青袍,竟似要将他的身影揉进这苍茫暮色里。

皇甫嵩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开口:“先生若日后想寻一处安稳之地,可往终南山去,那里远离兵戈,适合修行。”

南华没有回头,只抬手挥了挥,脚步渐轻,最终消失在芦苇深处,只留下一句淡淡的声音随风飘来:“天下不定,何处皆是修行场。”

刘备攥着绢帛,望着那片晃动的芦苇,久久没有言语。

诸葛亮轻摇羽扇,轻声道:“仙长这是要以己身游历乱世,继续护佑苍生啊。”

建安十三年秋,长江江面起了大雾。

南华披着蓑衣,坐在一艘小渔船上,看着远处曹军的水寨连绵数十里,船帆如林,心里不由得沉了沉。

他这几年走遍了青、徐、荆三州,见惯了战乱后的断壁残垣:兖州的麦田里埋着白骨,荆州的街巷里满是流民,就连曾经富庶的徐州,如今也只剩半城荒草。

前几日在江夏,他听说刘备与孙权结盟,要在赤壁与曹操决战,便顺着长江往下游来——他担心这场大战,又会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渔船行到赤壁附近时,忽然被一队吴军拦住。

为首的将领身披铠甲,面容英挺,正是周瑜麾下的吕蒙。

“你是何人?在此窥探我军水寨,莫非是曹军细作?”

吕蒙手持长刀,眼神锐利如鹰。

南华放下船桨,平静地说:

“我乃山中方士南华,特来见周都督,有要事相告。”

吕蒙皱了皱眉,见他气度不凡,不似寻常奸细,便让人把他带到了吴军大营。

周瑜正在帐中与诸葛亮商议火攻之策,见士兵领来一个青袍道长,不由得有些诧异。

“周都督,诸葛先生,”

南华拱手行礼,

“贫道此来,并非为两军胜负,只为长江两岸的百姓。听闻都督要以火攻破曹,只是近日长江多刮东南风,若火势失控,恐会蔓延至沿岸渔村,伤及无辜。”

周瑜闻言,脸色微变。

他与诸葛亮商议火攻时,只算到了风向对曹军的影响,却忘了沿岸还有数百户渔民。

诸葛亮也皱起眉头:

“先生可有办法化解?”

南华走到帐中的沙盘前,指着赤壁下游的一处港湾:

“此处有一道浅滩,可引导渔船在此躲避。另外,我有‘避火符’三千张,可分发给渔民,贴在船上,虽不能完全抵挡大火,却能延缓火势蔓延,为撤离争取时间。”

周瑜起身走到沙盘旁,看着南华标注的浅滩位置,又看了看他递来的黄色符纸,心里不由得生出敬佩:

“先生心系百姓,瑜自愧不如。多谢先生指点,瑜这就派人去通知沿岸渔民,安置他们到浅滩躲避。”

接下来几日,南华跟着吴军士兵往返于沿岸渔村,帮渔民收拾家当,指导他们将船划到浅滩。

有个老渔民拉着他的手,抹着眼泪说:

“仙长,您真是活菩萨啊!前几年曹军过境,烧了我的船,杀了我的儿子,我还以为这次又要家破人亡了……”

南华拍了拍老渔民的手,轻声安慰:“老人家放心,这次不会了。”可他心里清楚,只要战乱不停,这样的灾祸迟早还会发生。

决战那天,东南风刮得正急。

南华站在浅滩上,看着远处的长江江面燃起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连空气都变得灼热。

渔民们躲在浅滩的芦苇丛里,吓得瑟瑟发抖,直到看见吴军的船只大胜归来,才敢出来欢呼。

周瑜和诸葛亮来浅滩看望渔民时,见所有渔船都安然无恙,不由得对南华更加敬佩。

诸葛亮握着他的手说:“先生这‘避火符’,真是神了!若不是先生,恐怕会有不少渔民葬身火海。”

南华笑了笑:“此非符咒之能,只是借了些水汽调和火势罢了。真正厉害的,是都督的谋略与将士们的勇气。”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此战虽胜,天下仍未太平。曹丞相虽败走华容道,但其根基仍在,日后恐还会有战事。还望二位能以百姓为重,早日结束这乱世。”

周瑜和诸葛亮对视一眼,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南华离开赤壁时,渔民们凑了些鱼干和粮食给他,他推辞不过,只取了一小袋鱼干。

船行在长江上,他看着两岸渐渐恢复生机的渔村,心里忽然生出一丝希望——或许用不了多久,这天下真能迎来太平。

建兴五年冬,终南山下了场大雪,漫山遍野都裹着一层白。

南华坐在草庐前的石凳上,手里捧着一本《道德经》,看着雪地里的梅花缓缓绽放,眼神里满是平静。

这几年,他很少再下山。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诸葛亮辅佐刘禅登基,接着又开始北伐;听说曹魏换了君主,司马懿渐渐掌握了兵权;还听说孙权在江东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越来越稳固,可战乱却从未停止。

他曾在梦里见过张角——梦里的张角穿着粗布短褐,在沂蒙山的田地里耕种,身边跟着妻子和孩子,脸上满是笑容,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野心。

醒来后,南华常常想:若是当初张角没有起兵,或许就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死于战乱。

这天,草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南华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人骑着马走来,身后跟着两个随从。

那人到了草庐前,翻身下马,对着南华恭敬地行礼:“晚辈谯周,奉诸葛丞相之命,前来拜见南华仙长。”

南华放下书,起身问道:“谯大人远道而来,可有要事?”

谯周叹了口气,说:“丞相近日北伐,驻军五丈原,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他想起当年赤壁之事,知道仙长有通天之能,便让晚辈来请仙长,希望仙长能去五丈原,为丞相医治。”

南华心里一沉。

他早就听说诸葛亮为了北伐,日夜操劳,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他沉吟片刻,说:“我这就跟你走。”

两人快马加鞭,赶往五丈原。

到了蜀军大营,南华直奔诸葛亮的中军帐。

帐里燃着炭火,诸葛亮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见了南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先生,辛苦您了。”

南华坐在床边,伸出手为诸葛亮把脉,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诸葛亮的脉象紊乱,气血已近枯竭,显然是积劳成疾,药石难医。

他叹了口气,说:“丞相,您这是常年操劳,耗损了太多心血,恐怕……”

诸葛亮摆了摆手,平静地说:“先生不必隐瞒,亮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亮这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没能完成先帝的遗愿,没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实在是遗憾。”

南华看着他眼中的遗憾,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从布囊里取出一颗红色的药丸,递给诸葛亮:“此乃‘续命丹’,是我用百年人参、天山雪莲等珍稀药材炼制而成,虽不能让您痊愈,却能为您续上几日性命,让您能安排后事。”

诸葛亮接过药丸,服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气息果然顺畅了些。

他看着南华,轻声道:“多谢先生。亮还有一事相求,希望先生能在我死后,辅佐陛下,安抚百姓,不要让蜀汉陷入内乱。”

南华摇了摇头:“丞相,我乃方士,早已不问世事。再说,蜀汉的未来,终究要靠蜀汉的君臣百姓自己去争取。我能做的,只是在乱世中护佑一些百姓,让他们少受些苦难。”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是亮强求了。”

接下来的几日,南华一直守在诸葛亮身边,为他调理身体。

诸葛亮也趁这段时间,安排好了后事,将兵权交给了姜维,又嘱咐刘禅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临终前,诸葛亮握着南华的手,轻声说:“先生,亮死后,还望您能多关注蜀汉的百姓,若有灾祸,还望先生能出手相助。”

南华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丞相放心,贫道定不辱命。”

诸葛亮笑了笑,缓缓闭上了眼睛。

南华离开五丈原时,蜀军将士都来送他。

姜维握着他的手说:“仙长,日后蜀汉若有难,还望仙长能再来相助。”

南华望着远处的群山,轻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汉的命运,终究要看天意与民心。我能做的,只是尽我所能,护佑苍生。”

泰始元年,西晋灭吴,天下终于一统。

这年秋天,南华回到了沂蒙山。

当年的草庐早已破败不堪,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却还在,枝繁叶茂,树下的石凳也还在,只是上面落满了灰尘。

他收拾了草庐,又在院子里种上了些草药和蔬菜,像年轻时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时会有山下的百姓来求医,他都会免费为他们诊治,还会教他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方法。

有个年轻人曾问他:“仙长,您活了这么久,见了这么多战乱,难道就不觉得累吗?”

南华坐在老槐树下,喝着自己酿的草药酒,笑着说:“累啊,怎么不累?可每当看到百姓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他想起了年轻时的张角,想起了洛阳的曹操,想起了赤壁的周瑜和诸葛亮,想起了五丈原的秋风——这些人都曾在乱世中挣扎过、奋斗过,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成了英雄,有的成了枭雄,可最终都化作了尘土,唯有这天下太平,才是百姓真正的期盼。

这年冬天,沂蒙山又下了场大雪。

南华坐在草庐前,看着雪花落在老槐树上,心里一片平静。

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了。

临终前,他把自己毕生所学的医术和方术,都写在了《南华真经》里,藏在了老槐树的树洞里。

他希望日后能有有缘人得到这本书,用里面的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躺在榻上,望着窗外的雪景,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他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背着药篓,在沂蒙山的晨露中行走,听到了张角的笑声,听到了百姓们的感谢声,听到了天下太平的欢呼声……

雪花落在草庐的屋顶上,无声无息。

一代方士南华,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一段段传说,在沂蒙山的百姓中流传,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淡淡的仙踪。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中国古代名人传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尊武圣诀重生七零有空间,被迫成为心机永恒之心开局大帝修为,我打造无敌宗门我给老妈闺蜜当上门女婿今日不宜恋爱望仙门末世天灾,我靠吞金超市躺赢军门蜜爱之娇妻难驯总裁深度宠:Hi!军长娇妻神级风水师炮灰女的另类修仙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权利巅峰:从狱警开始草根修仙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重生之玩物人生我是乡镇公务员重穿农家种好田大唐锦鲤小郎君
经典收藏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南北朝打工皇帝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皇叔,不可以极品吴掌柜红楼士靖海平沙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御灵新世界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官途权倾天下最强医仙混都市三国:开局我就拥兵百万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明末之席卷天下最强猎户:开局救了未来皇帝
最近更新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唐代秘史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笔架叉将军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周第一婿高门庶子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道藏辑要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玉符传奇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