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
田澳博升任西江省省长的事情,基本上是定下了,就等红头文件了。
这边,吕州市委书记高育良是摩拳擦掌。
爱徒祁同伟之前就给他打过招呼,让他提前应对和准备。
高育良自然是放在了心里,早几天前,高育良借着做工作报告的机会,频繁往省里跑了。
这天。
他向省委做了吕州市的经济建设和规划报告。
会议结束之后,高育良便找机会,找到了赵立春,单独面见省委书记赵立春。
赵立春自然也很清楚高育良的来意。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
只是,这田澳博即将空下来的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那可是香饽饽。
纪委书记宋雨涵是垂涎欲滴,势在必得了。
一次失利了,难道这次还能失利了不成?
那他老宋家,面子放哪里?!
其他人也是虎视眈眈。
凭什么给你高育良啊?
更何况,高育良曾经在吕州的时候,并没有对从商的赵瑞龙有多少关照。
反而是赵瑞龙觉得高育良胳膊肘往外拐!
在赵立春面前,多次说过高育良的不是。
因此,赵立春心里,并不想给高育良。
最主要原因就是,派系。
高育良最早是老书记梁群峰点将的,当年,老书记梁群峰从汉东大学点将和提拔了多名干部。
所以,世人都觉得是梁群峰一脉的人。
虽然,高育良在后来无限向赵立春靠拢和示好了,但是,根上不是自己的,总归不亲。
赵立春自己都有门生,怎么会去提拔一个半路投诚的高育良呢?
因此,赵立春很冷淡回应。
高育良自然也是听出了赵立春的嫌隙之意。
他也极力表示了诚意和投诚的意思。
但是,光有诚意是不够的。
政治场的博弈和利益,诚意有什么用?
需要的是筹码和价值。
而高育良唯一的价值和筹码就是祁同伟。
因此,高育良轻抿一口茶,不经意间,便将话题引向了他的爱徒——祁同伟。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宠溺与感慨,缓缓说道:
“赵书记,我昨天就到了,特意抽空去见了见京州市的市长,祁同伟。”
说到这里,高育良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自豪。
“想当年,他还是我课堂下那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转眼间,十几来年光景,他的步伐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这个老骨头。”
他故意摆出一副自嘲的模样,嘴角上扬,带着几分戏谑:
“看看人家,年轻有为,我这半老徐娘,哦不,半老书生,是远远不及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前浪,怕是要被拍在沙滩上了。”
赵立春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漫不经心地随声附和道,但话语间暗含深意:
“育良书记啊,提到这祁同伟啊,确实是年轻有为,咱们干部队伍正需要这样充满活力、敢于担当的年轻才俊。”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所需,像他这样的干部,正是我们需要的新鲜血液。”
说到这里,赵立春微微一顿,目光中带着几分玩味地看向高育良。
赵立春的话里有话,看似在表扬和赞扬祁同伟,实际是在告诉高育良:
时代在变,我们也得跟着变,让年轻人多担担子,也是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言下之意,高育良这样一个老前辈,就多享享清福,少操点心,毕竟,岁月不饶人。
这话里的贬义已经很明显了,换句更难听的话就是:
你是什么咖位,祁同伟是什么咖位?你们能相提并论嘛?
还有就是你高育良老了,就别出来折腾了。
高育良听后,苦涩地哈哈一笑。
他自然是听懂了,但是听懂了又能怎么样?
难道认命嘛?
如果高育良没有祁同伟力挺,他确实会认命,但是有祁同伟这层关系,他自然要试一试。
不成功,大不了在吕州等退休了。
成了,就能再上一步。
这官,多大才叫大?
只有当上了才知道是个无底洞。
一山望着一山高。
太想进部了。
高育良听后,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那笑声里藏着几分无奈与不甘。
他自然是听懂了赵立春话里话外的弦外之音,但听懂了又能如何?
难道就真的要这样认命了?
如果没有祁同伟在背后的力挺与支持,或许他真的会选择认命,安安心心地在现有的位置上等待退休。
但有了祁同伟这层关系,他便觉得自己还有一线希望,值得去试一试。
不成功,大不了就回到吕州,安安静静地干到退休,地市市委书记,已经是很多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了。
但是若是成了,那便是再上一步,人生又多了一荣光。
官多大才算大呢?
只有真正身处其中,才会知道那是一个无底洞,一山望着一山高,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而他,太想进部了。
当年老书记梁群峰点将,他毫不犹豫就从学校出来,无非就是想往更高的山上去。
教书育人没什么不好,但是政坛更加海阔天空嘛。
想明白这些,高育良索性直白起来,他看着赵立春,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
“赵书记,您说得是啊,只不过。”
“同伟啊,倒是跟我说过,让我老骥伏枥,再争一争。”
“我本来是真的知足了,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但是同伟这么一说啊,我倒也想努努力,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说着,他话锋一转,提到了至关重要的话题上。
“赵书记,我听闻,田书记要调到西江省当省长了。这可是个大消息啊。”
赵立春听着高育良这话,眼神中闪过一丝警觉,他锐利地看着高育良,仿佛想要从他的眼神中读出更多的信息:
“育良书记,消息倒是很灵通啊。”
言外之意就是在问,高育良你是怎么知道?
高育良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与感慨:
“我和同伟在吕州搭班了四年,他这个人重情重义,一直不忘师恩。”
“即便近期他调动到了京州,也不忘时常把我的事张罗进去,所以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我也就知道了一些这边的消息。”
喜欢以祁同伟的名义,与赵蒙生当战友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以祁同伟的名义,与赵蒙生当战友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