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白话版

花间独舞之幽兰

首页 >> 西游白话版 >> 西游白话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混沌天帝诀无限复制万古神帝张若尘免费猎命人移动藏经阁狩魔大宗师圣斗士圣战史超越狂暴升级遮天记无上丹尊
西游白话版 花间独舞之幽兰 - 西游白话版全文阅读 - 西游白话版txt下载 - 西游白话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

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

照彻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

大道幽深,其中的奥秘, 说出来能让鬼神都感到惊骇。

蕴含宇宙,剖析玄光,真正的快乐在世间无可比拟。

灵鹫峰前,宝珠被拈出,明亮映照出五种光彩。

照耀着乾坤上下的众生,知晓的人寿命如同山海。

却说三藏师徒四人,告别樵子离开隐雾山,奔上大路。行走了数日,忽然看见一座城池临近,三藏说:

“悟空,你看那前面的城池,可是天竺国吗?”

行者摇手说道:

“不是!不是!如来所在之处虽称为极乐,却没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叫做灵山大雷音寺。”

“即便到了天竺国,也不是如来的住处,天竺国还不知离灵山有多少路程呢。”

“那城想必是天竺国之外的郡城,到前边才能明白。”

不多时来到城外,三藏下马,进入到三层门里,只见那民事荒凉,街道冷落。

又来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的人左右排列,有几个戴冠束带的人站在房檐之下。

他们四人顺着街道行走,那些人更是不避让。

猪八戒村野愚笨,把长嘴撅了撅,叫道:

“让路!让路!”

那些人猛地抬头,看见他们的模样,一个个吓得骨软筋麻,跌跌撞撞,都说:

“妖精来了!妖精来了!”

吓得那檐下戴冠束带的人战战兢兢躬身问道:

“从哪来的?”

三藏担心他们闯祸,只能全力当先,对众人说道:

“贫僧乃是东土大唐驾下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佛祖处求经的。”

“路过宝地,一是不知地名,二是还没找到落脚之处,刚刚进城,很是失了回避,望各位恕罪。”

那官人这才施礼说:

“此处乃是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

“连年干旱,郡侯差我们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

行者闻言道:

“你们的榜文在哪里?”

众官说:

“榜文在此,刚才才打扫廊檐,还没张挂。”

行者说:

“拿来我看看。”

众官立即将榜文展开,挂在檐下。

行者四人上前一同观看。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

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

只因郡土宽广,军民殷实,连年大旱,多年干荒,民田荒芜而军地贫瘠,河道浅而沟渠空。

井中没有水,泉底没有泉。

富贵人家姑且能保全性命,穷苦百姓难以活命。

一斗粟米价值百金,一束柴薪价值五两。

十岁女孩换米三升,五岁男孩被人带走。

城中人惧怕法令,典当家当物品以保存自身;

乡下人欺骗公家,打劫吃人而顾命。

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祈祷降雨救民,恩情必当重报。

愿用千金奉谢,绝不说谎。

须至榜者。”

行者看罢,对众官说:

“郡侯上官是什么意思?”

众官说:

“上官乃是姓,这是我们郡侯的姓。”

行者笑道:

“这个姓少见。”

八戒说:

“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面有一句上官欧阳。”

三藏说:

“徒弟们,暂且不要闲聊。”

“哪个会求雨,给他求一场甘雨,以救济民众的疾苦,这是万善之事;如果不会就算了,不要耽误了赶路。”

行者说:

“祈雨有什么难事!”

“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哪一件不是幼年玩耍的勾当!”

“有什么稀罕!”

众官听说,派两个人急忙去郡中禀报:

“老爷,万千的喜事到了!”

那郡侯正在焚香默默祈祷,听到报说喜事到了,立即问:

“什么喜事?”

那官员说:

“今日领榜,刚到市口张挂,就有四个和尚,自称是东土大唐前往天竺国大雷音拜佛求经的,看见榜文就说能祈雨,特地来报告。”

那郡侯立即整理衣服步行,不用轿马多人,径直来到市口,以礼诚恳邀请。

忽然有人报告:

“郡侯老爷来了。”

众人闪开,那郡侯一见到唐僧,不惧怕他徒弟面貌丑恶,当街心倒身下拜说:

“下官乃是凤仙郡郡侯上官氏,沐浴焚香拜请师父祈雨救民。”

“望师父大舍慈悲,运用神功,救助救助!”

三藏回礼道:

“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等贫僧到那寺观,正好行事。”

郡侯说:

“师父一同到小衙,自有干净的地方。”

师徒们于是牵马挑担,径直来到府中,一一相见。

郡侯立即命人看茶摆斋。

不多时斋饭到了,那八戒放量大吃,如同饿虎,吓得那些捧盘的人心惊胆战。

一来一往添汤添饭,就像走马灯一般刚刚供上,一直吃到饱足才罢休。

斋饭完毕,唐僧谢了斋,却问:

“郡侯大人,贵处干旱多久了?”

郡侯说:

“敝地大邦天竺国,凤仙外郡吾司牧。

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

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下官出榜遍求贤,幸遇真僧来我国。

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

“本地是大邦天竺国,凤仙外郡由我管理。”

“一连三年遭遇干旱,草籽不生五谷绝收。”

“大小人家买卖艰难,十家有九家啼哭。”

“三停人饿死两停,一停人也像风中的蜡烛。”

“下官出榜遍求贤能,有幸遇到真僧来到我国。”

“若能降下一点雨救济百姓,愿奉千金酬谢厚恩!”

行者听说,满面欢喜,呵呵笑道:

“莫说!莫说!若说千金作为答谢,半点甘雨都没有。”

“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那郡侯原本十分清正贤良,爱护百姓心意深重,立即请行者上坐,低头下拜道:

“师父果真舍弃慈悲,下官必不敢违背德行。”

行者说:

“先不要讲话,请起身。”

“但烦劳你好好看着我师父,等老孙行事。”

沙僧说:

“哥哥,怎么行事?”

行者说:

“你和八戒过来,就在他这堂下跟着我做个帮手,等老孙唤龙来行雨。”

八戒、沙僧谨遵命令,三个人都在堂下,郡侯焚香礼拜,三藏坐着念经。

行者念动真言,诵动咒语,立刻就见正东方上,一朵乌云,渐渐落至堂前,乃是东海老龙王敖广。

那敖广收了云脚,化作人形,走上前,对行者躬身施礼说:

“大圣唤小龙来,哪里要用?”

行者说:

“请起身,劳烦你远道而来,没有别的事。”

“这里是凤仙郡,连年干旱,问你为什么不来下雨?”

老龙说:

“启禀大圣得知,我虽然能行雨,乃是上天派遣使用的。”

“上天没有差遣,怎敢擅自来这里行雨?”

行者说:

“我因为路过此地,见长久干旱百姓受苦,特地叫你来这里施雨救济,怎可推脱?”

龙王说:

“怎敢推脱?但大圣念真言呼唤,不敢不来。”

“一是没有奉上天御旨,二是未曾带得行雨的神将,怎么能动用雨部?”

“大圣既有救济之心,容小龙回海点兵,烦请大圣到天宫奏准,请一道降雨的圣旨,请水官放出龙来,我才能按照旨意的数目下雨。”

行者见他说出道理来,只得让老龙回海。

他随即跳出天罡北斗,对唐僧详细说了龙王的事,唐僧说:

“既然如此,你去办吧,千万不要说谎。”

行者立即吩咐八戒、沙僧:

“保护着师父,我上天宫去了。”

好大圣,说声去,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那郡侯胆战心惊地说道:

“孙老爷哪里去了?”

八戒笑道:

“驾云上天去了。”

郡侯十分恭敬,传出飞报,让满城大街小巷,不管是公卿士庶,军民人等,家家供养龙王牌位,门口设置清水缸,缸里插上杨柳枝,侍奉香火,拜天不提。

却说行者一路筋斗云,径直到了西天门外,早见护国天王引领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

“大圣,取经的事完成了吗?”

行者说:

“也差不多了。”

“如今走到天竺国地界,有一外郡,叫凤仙郡。”

“那里三年不下雨,百姓很艰苦,老孙想祈雨拯救,叫来了龙王到那里。”

“他说没有旨意,不敢私自行动,特地来朝见玉帝请旨。”

天王说:

“那地方或许不该下雨呢。”

“我以前听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怪罪,设立了米山、面山、黄金大锁,一直等到这三件事倒断,才该下雨。”

行者不知这是什么意思,要见玉帝。

天王不敢阻拦,让他进去,径直来到通明殿外,又看见四大天师迎接道:

“大圣到这里干什么?”

行者说:

“因为保护唐僧,走到天竺国地界,凤仙郡没有雨,郡侯请师父祈雨。”

“老孙叫来了龙王,打算让他降雨,他说没有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自行动,特来求旨,以解救百姓的困苦。”

四大天师说:

“那地方不该下雨。”

行者笑道:

“该与不该,麻烦为我奏报奏报,看看老孙的面子怎么样。”

葛仙翁说:

“俗语说苍蝇包网儿,好大的脸皮!”

许旌阳说:

“不要乱说话,暂且带他进去。”

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位真人引着行者到灵霄殿下,启奏说:

“万岁,有孙悟空走到天竺国凤仙郡,想要求雨,特地来请旨。”

玉帝说: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视察万天,巡游三界,驾临他那里,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的素供,推倒喂狗,口出恶言,犯下冒犯之罪,朕就设立了三件事,在披香殿内。”

“你们带孙悟空去看,如果三件事倒断,就降旨给他;如果不倒断,暂且不要管闲事。”

四天师就引着行者到披香殿里看时,看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

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

米山边有一只拳头大的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啄那米吃。

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舔那面吃。

左边悬挂着一座铁架子,架上挂着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烧着那锁梃。

行者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回头问天师说:

“这是什么意思?”

天师说:

“那家伙触犯了上天,玉帝设立这三件事,一直等到鸡啄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灯焰烧断锁梃,那才该下雨哩。”

行者听了,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羞愧。

四大天师笑道:

“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适合做善事来化解。”

“如果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立刻就倒,锁梃立刻就断。”

“你去劝他归善,福自然就来了。”

行者依照他们说的,不上灵霄殿辞别玉帝,径直来到下界回到凡间。

片刻到了西天门,又见到护国天王,天王说:

“请旨怎么样?”

行者把米山、面山、金锁的事说了一遍,说道:

“果然像你说的,玉帝不肯传旨。”

“刚才天师送我,教我劝那家伙归善,就有福了。”

于是告别,驾云下界。那郡侯同三藏、八戒、沙僧、大小官员人等接着,都簇拥着过来询问。

行者将郡侯喝了一声说道:

“只因你这家伙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使百姓有难,如今不肯降雨!”

郡侯慌得跪伏在地说:

“仙师是如何知道三年前的事?”

行者说:

“你把那斋天的素供,怎么推倒喂了狗?”

“给老孙我实实在在说来!”

那郡侯不敢隐瞒,说道: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在本衙之内,因为妻子不贤惠,恶言相斗,一时发怒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餐,确实是叫狗来吃了。”

“这两年一直记在心里,神思恍惚,无处可以解释,不知上天怪罪,遗害百姓。”

“今遇仙师降临,万望明示,上界怎样计较。”

行者说:

“那一天正是玉皇大帝下界的日子,见你将斋供喂狗,又口出恶言,玉帝就设立了三件事记着你。”

八戒问道:

“哥,是哪三件事?”

行者说:

“披香殿立着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

“米山边有拳头大的一只小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地啄那米吃;面山边有一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地舔那面吃。”

“左边还有一座铁架子,架上挂着一把黄金大锁,锁梃儿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烧着那锁梃。”

“一直等到那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灯烧断锁梃,他这里才该下雨哩。”

八戒笑道:

“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保证能下雨。”

行者说:

“呆子别胡说!这是上天所设的计策,你怎么能破坏?”

”三藏说:

“像这样说,怎么办才好?”

行者说:

“不难!不难!我临走时,四天师曾对我说,只要做善事就可化解。”

那郡侯拜伏在地,哀求说:

“全凭仙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

行者说:

“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想办法;你若仍然不改,我也不能解释,不久上天就会诛杀你,性命都保不住了。”

那郡侯磕头礼拜,发誓愿意皈依。

当时召集本地的僧人和道士,开启修建道场,各自书写发布文书,申报给上天三天。

郡侯带领众人拈香参拜,答谢上天,引咎自责,三藏也为他念经。

另一边又传出飞报,让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烧香念佛。

从这时起,一片善声充满耳朵。

行者这才欢喜,对八戒沙僧说:

“你们两个好好保护师父,等老孙再去一趟。”

八戒说:

“哥哥,又去哪里?”

行者说:

“这郡侯听信老孙的话,果然接受教诲,恭敬善良,诚心念佛,我这就去再奏玉帝,求些雨来。”

沙僧说:

“哥哥既然要去,不要迟疑,免得耽误我们赶路,一定要求一坛雨,也算是成就我们的正果。”

好大圣,又驾起云头,直到天门外,又遇到护国天王。

天王说:

“你如今又来做什么?”

行者说:

“那郡侯已经归善了。”

天王也很高兴。

正说着,早见直符使者,捧着道家文书,僧家关牒,到天门外传递。

那符使见到行者,施礼说:

“这都是大圣劝善的功劳。”

行者说:

“你将这文牒送去哪里?”

符使说:

“直接送到通明殿上,与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面前。”

行者说:

“这样,你先去,我随后就来。”

那符使进入天门去了。

护国天王说:

“大圣,不用去见玉帝了。”

“你只要前往九天应元府,借些雷神,直接打雷闪电,这样就会有雨下了。”

行者依照他说的,进入天门里,不上灵霄殿请求旨意,转云步,径直前往九天应元府,见那雷门使者、纠录典者、廉访典者都前来迎接,施礼说:

“大圣何而来?”

行者说:

“有事要见天尊。”

三使者立即为他传奏,天尊随即从九凤丹霞的屏风后下来,整理衣服出来迎接。

相见行礼完毕,行者说:

“特地来请求一件事。”

天尊说:

“什么事?”

行者说:

“因为我保护唐僧,到凤仙郡,见那干旱得厉害,已经答应为他们求雨,特地来告借贵部的官将到那里打雷。”

天尊说:

“我知道那郡侯冒犯上天,设立了三件事,不知该不该下雨呢。”

行者笑道:

“我昨日已经见到玉帝请旨。”

“玉帝让天师引我去披香殿看那三件事,乃是米山、面山、金锁,只要三件事倒断,才该下雨。”

“我发愁难以倒断,天师教我劝化郡侯等众人做善事,认为人有善念,上天必定依从,或许可以回天心,解除灾难。”

“如今已经善念顿生,善声充满耳朵。”

“刚才直符使者已经将改行从善的文牒上奏玉帝去了,老孙因此特地到尊府,告借雷部官将相助。”

天尊说:

“既然这样,差邓辛张陶率领闪电娘子,立即随大圣下降凤仙郡打雷。”

那四位将领同大圣,不多时来到凤仙郡境界,就在半空中施展法术。

只听得轰隆隆的雷声,又看见那淅淅沥沥的闪电,真的是:

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哄。

荧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

列缺满天明,震惊连地纵。

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

闪电如同紫金蛇般飞掣,雷声轰鸣使得群虫惊动哄闹。

耀眼的火光飞闪,霹雳能震崩山洞。

闪电划破天空一片明亮,震惊的力量从天上连到地上。

红光一闪能让草木萌芽,万里江山都为之撼动。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

今日见有雷声闪电,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声善念,果然惊动上天,正是那古诗说: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

人心中产生一个念头,天地全都知道。

善与恶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天地乾坤一定有偏私。

且不说孙大圣指挥雷将,打雷闪电在凤仙郡,人人归善。

却说那上界的直符使者,将僧道两家的文牒,送到通明殿,四天师传奏到灵霄殿。

玉帝见了说:

“那些人既然有善念,看看三件事怎么样。”

正说着,忽然有披香殿看管的将官报道:

“所立的米山、面山都倒了,霎时间米面都没有了,锁梃也断了。”

奏报未完,又有当驾天官引领凤仙郡的土地、城隍、社令等神一齐来拜奏说:

“本郡郡主以及满城大小百姓之家,没有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

“现在请求您慈悲,普遍降下甘雨,救济百姓。”

玉帝听了大喜,立即传旨:

“让风部、云部、雨部,各遵号令,去下方,按照凤仙郡界,就在今日今时,打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当时有四大天师奉旨,传与各部随时下界,各显神威,一齐行动。

行者正与邓辛张陶及闪电娘子在空中调度,只见众神都到了,聚在一处。

那时候风云交汇,大雨滂沱,好雨:

漠漠浓云,蒙蒙黑雾。

雷车轰轰,闪电灼灼。

滚滚狂风,淙淙骤雨。

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

全亏大圣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

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

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

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

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

槁苗得润,枯木回生。

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

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

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

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

~~~~

浓浓重重的云彩,蒙蒙胧胧的黑雾。

雷声像车般轰轰震响,闪电闪耀光芒灼灼。

狂风滚滚翻腾,急骤的雨哗哗落下。

正因为一个善念回转天意,万民充满了期望。

完全亏了大圣施展神通,万里江山处处阴云密布。

好雨像河海倾倒,遮遍原野迷漫天空。

屋檐前垂挂着瀑布,窗外传来清脆的声响。

万户千家的人都在念佛,城中六街三市水流汹涌。

东西的河道条条都已满溢,南北的溪湾处处都通畅。

干枯的禾苗得到滋润,枯死的树木重新焕发生机。

田地里麻麦长得茂盛,村庄里豆类粮食产量上升。

旅客因道路通畅而欢喜,便于做买卖,农夫喜爱这样便于耕耘。

从今往后黍稷生长更加顺畅,自然庄稼能够丰收。

风调雨顺民众生活安乐,大海平静黄河水清人们享受太平。

一天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渐渐收回。

孙大圣高声叫道:

“那四部众神,暂且停下云行,等老孙去叫郡侯拜谢各位。”

“各位可拨开云雾,各自显现真身,让这凡人亲眼看看,他才会诚心供奉。”

众神听了,只得都停在空中。

这行者按下云头,径直来到郡里,早见三藏、八戒、沙僧,都来迎接,那郡侯一步一拜前来致谢。

行者说道:

“先别谢我,我已经留住四部神只,你可以传唤很多人一同拜谢。”

“教他们往后好来降雨。”

郡侯随即传发飞报,召集众人一同酬谢,都一个个拈香朝拜,只见那四部神只,拨开云雾,各自显现真身。

四部,乃是雨部、雷部、云部、风部,只见那:

龙王显像,雷将舒身。

云童出现,风伯垂真。

龙王显像,银须苍貌世无双;

雷将舒身,钩嘴威颜诚莫比。

云童出现,谁如玉面金冠;

风伯垂真,曾似燥眉环眼。

齐齐显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现圣仪。

凤仙郡界人才信,顶礼拈香恶性回。

今日仰朝天上将,洗心向善尽皈依。

~~~~

龙王显现出形象,雷将舒展身躯。

云童现身而出,风伯显露出真实面目。

龙王显现形象,银色的胡须苍老的面容世间无双;

雷将舒展身体,弯钩般的嘴威严的容颜实在无人能比。

云童出现,谁像那玉面金冠的模样;

风伯显真,曾像是干燥眉毛圆眼睛的样子。

一起显现在青天之上,各自依次排列展现出神圣的仪态。

凤仙郡界的人们这才相信,顶礼膜拜拈香原来的恶性得以回转。

今日仰头朝拜天上的神将,洗心革面一心向善全都皈依。

众神只停留了一个时辰,人民拜谢不停。

孙行者又起身在云端,对众人行礼说:

“有劳!有劳!请各位各自回到本部。”

“老孙还教导郡界中的人家,供养神真,遇到时节祭祀答谢。”

“各位从此后,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还要来拯救。”

众神依照他说的话,各自回到本部不提。

却说大圣落下云头对三藏说:

“事情完毕民众平安,可以收拾出发赶路了。”

那郡侯听了,急忙行礼说:

“孙老爷说哪里话!”

“今日这一场,乃是无量无边的恩德。”

“下官这里派人准备小宴,报答厚恩。”

“还要购置治理民间田地,为老爷修建寺院,为老爷建立生祠,刻碑留名,四季祭祀。”

“即便刻骨铭心,也难以报答万一,怎么就说赶路的话!”

三藏说:

“大人的话虽然恰当,但我们乃是西方云游挂单的僧人,不敢久留。”

“一两天内,必定离开无疑。”

那郡侯哪里肯放,连夜差遣多人置办酒席,建造祠宇。

第二天,大开佳宴,请唐僧高坐,孙大圣与八戒沙僧依次而坐,郡侯同本郡大小官员部臣举杯进献美食,细吹细打,款待了一天。

这场宴会确实令人高兴,有诗为证:

田畴久旱逢甘雨,河道经商处处通。

深感神僧来郡界,多蒙大圣上天宫。

解除三事从前恶,一念皈依善果弘。

此后愿如尧舜世,五风十雨万年丰。

~~~~

田地里长久干旱后迎来了滋润的雨水,河道用于经商处处都畅通无阻。

深深感激神僧来到郡中,多亏大圣前往天宫。

解除了从前的三件恶事,一个善念皈依使得善果弘扬。

从今往后希望如同尧舜的时代,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一天设筵席,两天摆宴,今天酬谢,明天感谢,挽留将近有半个月,只等寺院和生祠完工。

一天,郡侯请唐僧师徒四人去观看,唐僧惊讶道:

“工程浩大,怎么完成得如此迅速?”

郡侯说:

“下官催促人工,昼夜不停,急忙命人完工,特地请各位老爷看看。”

行者笑道:

“果然是贤能有才又能干的好贤侯啊!”

当即都到新寺,看到那殿阁高大雄伟,山门壮丽,都称赞不停。

行者请师父留下一个寺名,三藏说:

“有,留名应当叫做甘霖普济寺。”

郡侯称赞道:

“甚好!甚好!”

用金帖广泛招募僧众,侍奉香火。

殿左边建起唐僧师徒四人的生祠,每年四季祭祀;

又建造雷神、龙神等庙,以报答神的功绩。

看完之后,唐僧师徒就命令出发赶路。

那一郡的人民,知道长久挽留不住,各自准备礼物,唐僧师徒分文不收。

因此,全郡的官员百姓,盛大奏响鼓乐,大规模展开旌旗,送行有三十里远,还是不忍分别,于是掩面流泪目送,直到望不见才回去。

这正是:

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

大德神僧留下普济之恩,齐天大圣广泛施予恩惠。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详解!

喜欢西游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西游白话版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赤兔记帝凰丰饶之主亮剑:我就这么成了李云龙上司?无知小白闯仙界炎皇战体之争霸天下官声扶得起的阿斗金粉声优养成系统辞太初逍遥寞貌似高手在异界股市闲谈天地磨一剑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半截入土,系统让我开枝散叶我在六扇门当捕头这些年七零家属院:我怀了糙汉三个崽
经典收藏嫡女韶华:少卿夫人不好当诸天:获得召唤能力的我遍行万界炮灰男配走上人生巅峰穿越次元的旅程长生诡术,剪纸成灵百战无双龙傲九灵域问天上界大道剑独行[穿越埃及]晨曦者途何名嫡妃二嫁,腹黑王爷太狡诈叮!时间魔神,加入聊天群斗罗之开局一只鸟最终序列:星河之上风起凤翎都市逆天王灵气复苏我白起打钱我的众神召唤系统极品修真高手
最近更新修仙界搞科技万古唯一剑仙剑图仙影:灵玉之约洪荒,地道本源化形,谁敢杀我!黑神话悟空穿越篇守陵五百年,出关即无敌玄幻:傻子开局,从猎户开始修炼召唤系统,携召唤人物争霸诸天玄幻:我开挖掘机凿穿神话长河破碎天域洪荒:被逐出阐教的我一键满级太荒剑帝抢我无敌重瞳,我杀生成魔你们怕什么洪荒:群主炸裂帝俊,万界聊天群灵域传奇:启世之章极品邪佛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仇人替我承伤,那我不当人了绝世剑修,开局被未婚妻炼成药人你寻觅的长生,我出生就拥有
西游白话版 花间独舞之幽兰 - 西游白话版txt下载 - 西游白话版最新章节 - 西游白话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