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正如魏叔玉所料不差,李世民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魏叔玉与心腹大臣进宫。
长孙无忌与魏叔玉有杀子之仇,刚一见面就发话诘问:
“魏驸马刚任鸿胪寺卿,就发生十几个国家与大唐断邦交,你有啥话想要说??”
魏叔玉讥讽一笑:“原来长孙尚书也知道,本驸马不过是刚上任啊。”
说完他话锋一转,直面神情厌厌的便宜岳父:
“父皇,小小番邦也敢忤逆大唐,儿臣建议发兵攻打它们!!”
“啊这......”
原本有些困意的李世民,一下子变得精神起来。十几个小国中,就有高句丽边上的百济。
倘若真能在百济站稳脚跟,东征高句丽时未尝不能起到奇效。
与此同时。
大殿内众大臣,直接就炸开锅。
军方背景的老杀才们,一个个激动得嗷嗷直叫。
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陛下战吧!魏驸马说得没错,小小番邦也敢忤逆大唐。”
尉迟恭此时在官职,在后世相当于警备司令。
他直接拔出腰间宝剑:“陛下,末将的大宝剑早就饥渴难耐,这回说什么也要带上俺。”
侯君集难得开着玩笑:“嘿嘿嘿...敬德啊,你这大宝剑,还是不要露出来为好。”
作为大唐军神,李靖的战略眼光自然挺独特。
“陛下,末将也赞同出兵。番邦小国敢不敬大唐天威,自然得兴兵讨伐。依末将来看,最好先拿百济开刀。”
与军方大佬们不同,房玄龄、魏征、萧瑀三人,则显得淡定许多。
打仗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涉及到方方面面。
房玄龄首先站出来:“陛下,老臣觉得要从长计议。就那南诏国而言,发兵攻打完全不现实。”
魏征赞同的摸着美髯:“陛下,老房说得很对啊。南诏国山高林密,瘴气横行,压根就不适宜大军开动。”
萧瑀则直接拿出证据:
“七年前安南的山越人叛乱,魏驸马用十万僧兵修路搭桥。后来丘师利将军方能坚持平叛五年,将山越人彻底剿灭。
即便后来将占城国给灭掉,成立顺化都护府,可朝中却没多少官员愿意前往治理啊。”
萧瑀说的倒是实话,主要是南下安南、顺化的路太难走。搞不好人没到,结果就病死在半道上。
所以朝中不少大臣,对大唐一些边边角角的领土,压根就不怎么在意。
尤其是南边的角落,从来没将它们放在心上。
见便宜岳父迟疑,魏叔玉连忙反驳。别人不清楚南诏的情况,魏叔玉还是挺清楚的。
“父皇您忘记十年前的御书房,儿臣跟您讲的龙脉之说吗?”
“嗯??”
李世民震愣一下,旋即他眼中精光爆闪,周身顿时弥漫着骇人的杀气。
“玉儿说得不错,区区番邦小国,竟敢带头与大唐断交。不灭其国祚的话,往后岂不是人人效仿!!”
“啊这...”
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人顿时懵逼了。十年前的御书房,魏叔玉究竟讲了什么龙脉之说??
李世民清下嗓子:“玉儿,朕倒是同意南征南诏国,问题是朝臣们不会轻易答应啊。尤其是粮草问题,不解决的话他们压根不会答应。”
魏叔玉脸色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
“父皇您忘记啦,粮草问题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啊?”
“啥??”
李世民忍不住咽口唾沫,心想几年前他布个嘚的局啊。
再说他李世民又不是神棍,能算准南诏国断交犯边。
“玉儿,你的意思??”
魏叔玉一步上前,俯身在他耳边细说着什么。
“啊...这也可以!!”
李世民直接站起来,脸色被惊得直接凝固住。
此时他整个人直接傻眼了,只觉得大脑嗡嗡作响,三观都快崩塌。
倘若混小子讲的是真话,那么将恪儿从巴蜀调离,是有多么的及时啊。
否则再过上十年,等他百年之后,大唐只怕会出大乱。
“玉儿,那里真有那么多粮草??”
“父皇放心吧,小婿得到确切消息,足足有两百万石。”
“什么!”
魏叔玉的声音不大,却让御书房的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房玄龄、魏征、程咬金等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突如其来的两百万石粮食,的确彻底的震撼到他们。
作为圣上的心腹大臣,他们对那两百万石粮食,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要知道两百万石的粮食,足够大唐打一场灭国战争。
更何况是南诏这种小国,压根就用不了两百万石的粮草。
“哈哈哈......”
李世民兴奋得直接站起来,在御书房内走个不停。
“圣上,俺老程算是服气啦,原来几年前就为征南诏而囤积粮草。”
李世民的脸皮倒是挺厚,他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
“哈哈哈...知节会意错啦,朕当时不过是为东征高句丽做的准备。
那晓得无心之失,竟然此刻派上用场!!”
众人的好奇心被勾起来,魏征直接开口问:
“陛下,您囤积的粮草,到底在何地??”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翘:“征南诏国嘛,粮草自然要放在巴蜀一带嘛。”
“啊??”
众臣一阵无语,他们还以为粮草会囤积在荆州。
结果粮草却在益州。倘若从益州进攻南诏,地形上对大唐大为不利啊。
李靖一针见血指出问题:“陛下,倘若从益州进攻南诏,只怕南诏国占尽地理优势啊。”
“这个嘛......”
李世民光顾着乐,却忘记大唐在地理上的劣势。
古代中原王朝攻打云贵高原,只有东西两个方向。
西边自然是从巴蜀走,沿着秦汉时期开凿的五尺道进军。
东边自然以荆州作为起点,沿沅江逆流而上,抵达贵州后再沿滇黔古道进入云南。
从军队的补给方面来说,东线要强上不少。不仅沅江可以利用,甚至连乌江在某些时段也能利用。
见便宜岳父向他投来探询目光,魏叔玉赶紧开口:
“父皇您怎么又忙忘记啦,几年前您让儿臣准备大量热气球,不就是为此准备的嘛!!”
“对哦。”
李世民猛拍大腿,从而掩饰脸上的尴尬。
“哈哈哈...朕都差点忘记,几年前朕就让玉儿准备大量热气球。之所以如此,就是为攻城时出其不意嘛。”
李世民心里别提多满意。眼前的混小子他是越来越满意,现在有功劳都往他身上推。
房玄龄、魏征、李靖等人自然是人精,他们自然不会拆李世民台子。
翌日,大朝会。
与魏叔玉料想不差,大朝会刚开始没多久,不少大臣便对着魏叔玉喷起来。
说起来与魏叔玉的行事作风有关。他带领不少勋贵子弟们,吃得盆满钵满,却从来不带他们的子弟。
大家一起发财不好嘛,为何偏偏要撇开他们。
其实他们压根不知道,倘若魏叔玉真带所有大臣的子嗣们发财,只怕便宜岳父晚上睡不着觉。
“魏少卿刚刚到鸿胪寺为官,就有十几个藩属国与大唐断交,你这明显是失职嘛。”
“谁说不是呐,一看他们就不满魏少卿的做派。”
“听说与魏少卿的强势有关,还希望魏驸马引咎辞职。”
“没错!只有魏驸马辞官,才能平他们的怨愤。”
...
魏叔玉看着几个沐猴而冠的官员,心里默默叹口气。
古代能读得起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啊。
否则。
又怎会轮得到他们,在朝堂上蹦跶不停。
难得见魏叔玉被人喷,李世民自然乐得坐在龙椅上看戏。
“玉儿,你是不是给大臣们一个解释??”
魏叔玉点点头,嘴角勾起邪魅笑容:
“陛下,微臣自然会给他们一个解释。”
说完他一步上前,高高扬起巴掌扇下去。
“尔等屁股坐歪的话,本驸马不介意帮你们切掉!!”
喜欢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