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十九年。
又是一年春好处,徐令的第二个女儿徐月楠已经三岁了。
他们一家居住在通州太守府中,此院名为聆月阁,院中种着一棵不知生长多少年的月桂,秋日开花时,通府飘香。
“呵!”
“哈!”
徐月楠手中拿着一把小木剑,横劈竖砍,一会儿又把木剑插到背后腰带上,勒起缰绳骑上木头小马。
她一个人在院中玩的不亦乐乎,有使女在旁边看着,只要她不做特别危险的事情,就无需上前阻拦。
木楼上,靛蓝色的布帘被微风吹开,里面摆放着一台织布机,一个妇人坐在前头,正在演示如何晃动织锤,另一位站在布机后面,挑动纺线。
“夫人请看,这台织机只需两位妇人就能轻松操作,一天下来织布一匹,已经远胜从前。”
昨天刚送到顾迢房中的织布机,是工匠所最新研发出来的,今早就有已经上手的妇人来教顾迢,接下来,如果顾迢上手操作,发现有哪里不对,提出相应的意见,工匠所就会继续改进。
直到最后完成,提交给徐令,徐令下令推广,这个工具才能真正走到百姓之中。
顾迢认真观看妇人们的操作,频频点头,她看了看高房梁,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台机子,会不会太大了些?”
这里原本是通州太守的住所,高门大户是形容有钱人家的,寻常百姓住的都是矮小的房屋。
哪里摆放的下这么大的织布机?
如果还要专门建造一间屋子来放置织布机,这样大的机子造价又该几何呢?
“这……”站在顾迢面前的妇人,也是工匠所的。
其中一人姓乐,一人姓黄。她们二人年纪约有四十来岁,从事纺织已有三十多年,经验十分丰富,又因为是从别处逃来通州定居,别处纺织经验和通州有所不同,所以当徐令下达招贤令的时候,招募不分男女各行各业的人才,只要有想法,都能提意见。
那段时间太守府简直是门庭若市,多少人积极毛遂自荐。
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男子。
社会对女子的规训实在太久,就算徐令鼓励妇女走出家门,还是有人犹犹豫豫,害怕来自别处的目光。
这个时候,顾迢的带头作用就出来了。
徐令给她出主意,做出水力舂米的工具,请她上演一出女子自荐的好戏来。
顾迢当初在二坊镇施粥,名声有,但并不大。时下人知晓她,是因为她是徐令的妻子,就算她做出什么好事来,别人也都会把功劳归功到徐令身上。
徐令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巴不得顾迢能够声名远扬。
一开始顾迢还有些犹豫,她觉得这样不诚信,毕竟不是她的真本事,叫她拿这些东西去宣传自己,真叫人脸红。
徐令告诉她,“这是为了给天下女子做榜样,是好事。你想想,天底下多少有才的女子此时就在等着你出头呢,有你珠玉在前,她们的父兄才能放心让她们出来捞功名,将来女子才能拥有自身之地啊!”
顾迢想到自己两个女儿,她生下月楠后,肚子就一直没什么动静了,虽说徐令不急,可徐氏急啊,如今徐令做了贼头子,她也做了贼婆子,将来说不定还要做更大的……
不止徐氏着急,徐令手下有些人也在着急。
毕竟他们想让徐令当皇帝,要是徐令膝下连个儿子都没有,让他当皇帝也守不住,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如今徐令身强力壮,正是威信正旺之时,暂时能够压住这些人蠢蠢欲动的小心思。
倘若他老了,病了,弱了,这些手底下的人就像是等着吃绝户的亲朋好友,全都能变个模样。
别说皇帝如此,就是乡下一个农夫,若是没个儿子,等他死后,他的田地房屋牛羊都会被人分刮去,至于他的妻子女儿,下场只会更惨。
徐令想要让女子自强,并非他大义凛然说些道理就能做到的。
总要一步一步来。
如今他要顾迢做的,就是第一步,为天下女子打个样。
顾迢当时奉上水力舂米的法子,被徐令采用,短短一个月内,绝大多数通州百姓都用上了,并且都知道这法子是顾娘子想出来的。
一时间,不知多少人夸赞顾娘子聪明。
人种粮食是为了吃粮食,都收回来了,每天还要花费许久舂米才能吃到肚里,真是没有一粒米能够简单被吃。
如今舂米变得简单,百姓们也念恩,自然记得顾迢的好。
徐令大赏特赏,公开宣传顾娘子的奉献事迹,又是发邸报,又是贴大字贴,还叫唱戏的说书的创作相关作品。
主题全都围绕着女子也能像男子一般建功立业,女子聪明不输男子,巾帼不让须眉等等。
还别说,这么一搞,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
毕竟徐令手底下不止顾迢一个女性干将,杨自忠的媳妇李小燕,就是一个女将军。
她带领部下巡逻,原本是着男装出行,徐令却命人给她做了新衣服,一身干净利落的红色马服,高高扎起的长马尾,一杆银枪,李小燕五官带着一丝英气,皮肤是小麦色,看着就健康有力量。
当她的事迹也被宣传出去时,不知多少女子专门等在她巡逻的路上偷偷看,边看边嗷嗷叫。
当得知李小燕最大的儿子都十八岁时,众人更是惊呆了,难不成女子练武还能有驻颜的功效?
见过除害会中各色各样的女子,知道她们做着擅长的事情,也能像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得到奖赏,甚至做官,一时间,许多女人都心动了。
只是女子被困在家中太久,很多人只懂得洗衣做饭纺织,没办法像李小燕这样。
不过总有一些人拥有特殊的技艺,眼前的乐娘子和黄娘子就是如此。
在她们二人的建言下,工匠所在一年内多次改进织布机,直到今天,终于做出来十分高效方便的织机。
就是个头有点大。
顾迢看到二位娘子也陷入苦思冥想,轻轻叹口气。
一个小小的织布机都如此费心费力,徐令每天都在忙活无数件织布机一样的小事,肯定更加辛苦。
如果有可能,她也不想做贼婆子,只想守着小家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
可事到如今,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贼婆子要做,还要为女子之榜样。
“爹爹!”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院落,原本玩的认真的徐月楠从小木马上跳下来,飞奔而去。
“嘿!”宝贝女儿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徐令弯腰一把接住,顺势将她抱到怀中,亲了一口,“乖丫头,玩的一头汗。”
徐月楠听到父亲的话,骄傲地仰起小脸:“我将来可是要做女将军的!才不是玩!”
徐令身后跟着的几个文士闻言都笑了起来。
刘行德道:“二小姐不愧是城主之女,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自从徐令公开夸赞李小燕,这句话就经常被人用来夸赞女子了。
徐令笑而不语,擦去女儿额头的汗,月楠虽然年纪还小,可已经能看出聪明机灵的劲头。
顾迢等人从木楼中出来,看见徐令来了,眼睛一亮,忙招手让徐令过去:“阿令,你快来看看新的织布机。”
徐月楠要徐令将她放下,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地道:“爹爹,你快去陪娘亲吧,我要和昝叔叔一起玩。”
昝武跟着游道子习得武艺,经常在练武场跟人对打,徐月楠看在眼中,不知有多倾佩,她手中的木剑就是昝武从外边带回来的,亲自削好后送给她的。
小丫头有自己的主见,徐令也不拦着她,把她放下去,立马跑到昝武身边,“昝叔叔,你带我去骑真正的大马吧!”
昝武为难地挠挠头,看向徐令,他可不敢贸然带着孩子去骑马。
通州缺少好马,能拥有马匹的士兵不多,就连武将也难获得属于自己的马匹。
昝武因为抵青州来袭,立下军功,拥有一匹好马,徐月楠喜欢极了,总想着快快长大,也要去打仗掠来马匹。
徐令点点头,让昝武带着小丫头在府中溜达几圈。
昝武立马把徐月楠扛上肩头坐好,“二小姐,坐稳当些,咱们走咯!”
徐月楠咯咯笑着,抱住昝武的头,大声道:“昝叔叔,等我长大我要跟你一样去打仗!多多地抢来好马,一定送给你最好的!”
小丫头嘴甜,哄的昝武哈哈大笑,背后众人闻言,也都笑了起来。
胡迹轩对徐令道:“城主,二小姐天资聪颖,应该早些入学开蒙才是。”
徐令却道:“知识不止在书本之中,她生性好动,又是个倔种。一味地在这个年纪拘着她读书,只会适得其反。”
徐月楠犟的厉害,先前徐氏不许她穿马服,她才两三岁,就知道为自己争取权利,怎么做的呢,她绝食,说不吃就不吃,一天不吃饭,把大人急的不行。
最后还是徐氏跟她说好话,许她穿马服,骑小马,做女将军,她才肯吃饭。
徐月楠虽小,行事已经有了章法,徐令不想说现在就把压力全都放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只能看将来的命。
若她有帝王之资,能不能让她成王,就要看他这个当爹的有没有能力了。
徐令去到木楼,两位妇人重新演示。之前的织机都有一个问题,养蚕缫丝后,丝线是一团糟乱,每次纺织都要先找到线头引线,整个过程繁杂不已。
有时候找线头失败,可能丝团就只能用来做丝棉,而非丝绸了。
徐令看着织布机吱吱嘎嘎作响,随着女子们轻快地拨弄纺锤,那些丝线乖巧地顺着经纬的规律成了布匹,整个过程又快又好。
“这织布机可真是厉害,有了此物,必能减轻家庭生产压力啊!”
胡迹轩虽然是个读书人,可他不像别人那般一心只读圣贤书,他懂得工农之不容易,尤其是跟着徐令之后,被他抽丝剥茧地教育,更加了解百姓之辛苦。
有时候只是稍微改进一下工具,就能极大地减轻百姓生活压力。
不止是胡迹轩,其他人也看出眼前纺织机的门道,纷纷夸赞起来。
徐令心中暗笑,不要小看纺织机啊!
要知道前世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就是从一台纺织机开始的。
他还没搬出来珍妮纺织机,只是采用天工开物里的较为成熟分纺织机,一来呢,工业的步子不能跨太大,二来呢,这纺织机也不是通州留用,而是卖给其他地方的。
通州改桑种稻已经有两年时间,隔壁青州已然代替通州成为新的丝绸大城,养蚕织丝是青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青州百姓种植桑树,却怠于农耕,用养蚕赚来的钱去高价购买粮食,底层百姓都在忍饥挨饿,民心动荡。
更别说通州与青州相隔不远,通州百姓过得日子,青州人也都知道。
他们虽然不养蚕,没得大钱赚,可他们不饿肚子啊!
两州交界处,常有百姓通婚,自从通州成了除害会的贼窝,两地交界也就被管理起来。
可那些本就通婚的人家,想尽各种法子钻空子,尤其是青州改稻种桑,再加上连年极端天气,粮食收成不行,百姓听说通州粮食价格低廉,经常想偷渡到通州买粮运回。
青州那边呢,关于百姓偷跑去通州买粮的事情基本不管,不仅不管,若是哪里有百姓活不下去,要去乞食,他们还会特意放开管控,把这些流民驱赶到通州。
这两年来,徐令屡屡接收青州而来的流民,虽然这对他来说是好事,可他也不能只当个没脾气的好人啊。
是时候送给青州太守王祎瑞一份大礼了。
眼前这份大礼,不知道王祎瑞喜欢不喜欢。
这台老式纺织机织布速度快,需要人口手,但因为体积大,造价相应就高起来。
可如果把它卖去青州以外别的地方,他们为了争夺丝绸的高价利润,还是会争抢购买。
等青州经济崩溃,百姓大乱,再次出现农民起义,徐令压根不需动一兵一卒,就能把青州盘下来。
喜欢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请大家收藏:(m.wuwenshuwu.com)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伍文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